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到晚年,假如老伴不在了,不妨主動依靠這三人
2022/09/13 11:39:06瀏覽9|回應0|推薦0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定律。

我們一出生的時候,就意味著要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意外什麼時候到來,我們能夠做的只是好好生活,善待自己和周邊人。

少年夫妻老來伴。 年輕的時候,或許意識不到伴侶的重要性,可是年老的時候才會意識到有個伴侶是多麼的重要。

這麼簡單的道理,有的人卻是在失去的時候才懂得珍惜。 所以年少的時候一定要懂得善待另一半,年老了才會有人陪伴,才不會後悔。

否則另一半早走了,也就剩下自己孤零零了。 子女有子女的生活,而且壓力也不小,能夠和自己聊聊心裡話的也就只剩下了老伴了。

若是有一天老伴走了,請不要獨自舔傷口,而是積極敞開自己,坦然接受自己的年老無助,願意向外救援。

人老了,老伴兒也不在了,很容易活在孤獨和悲傷里,可是繼續沉溺,無論對於精神還是身體都沒有好處。

人總是要學會跳出悲傷,坦然接受現狀,即便是老伴走了,也要活出自己,坦然面對生活,不妨主動依靠這三人。

子女

人老了就要服老,老伴去世之後,若是封閉自己,也不肯接受子女的照顧,不過是在逞強而已。

不妨放下面子,接受子女的照料,也為子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簡單照看一下孫子輩,在孫子輩身上看到希望,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老伴雖然不在了,可是子女是你們血脈的延續,生活還是要繼續的,雖然悲傷,可是依舊要往前走。

為了不讓子女擔憂,也給子女表孝心的機會,不妨主動依靠子女,享受其樂融融的天倫之樂,也好讓自己的精神有個寄託。

若是你太過於逞能,拒絕子女的照顧,而獨自一個人沉浸在失去老伴的痛苦裡,子女也會心不安,影響他們做事的心情,徒增他們的煩惱。

有些事情發生了就是發生了,就只能往前看,遺憾只能收藏在心底,主動依靠子女,也不會讓自己那麼孤獨無助。

比較親近的朋友

子女終究有子女的生活,而且現在的社會競爭壓力很大,不可能整天陪伴著你,大事上可以依靠子女,可是平時里的生活細節以及情緒上的疏解,真的只能靠自己了。

和子女間畢竟是兩代人,是有代溝的,說多了抱怨的話,只會惹子女厭煩,也是給子女帶來麻煩。

而和較親近的朋友之間,就不存在代溝,彼此的溝通和交流也比較順暢,也正是因為大家年紀相仿,也處在同樣的人生階段。

所以當老伴兒不在了,心裡的苦和怨,不妨和好朋友訴說,朋友之間彼此懂得,互相理解,也是一大安慰。

人老了最怕的就是孤獨,最怕的就是回憶過往,沉溺其中,不妨敞開心扉,有什麼煩惱和同齡的朋友說一說,一起去爬山運動,一起去四處走走看看,很多時候時光就這樣被消滅了。

人生的暮年,就學會放下吧,你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朋友是緩解孤獨的良藥,要學會主動依靠。

自己

你若是走不出,或者不願意走出失去伴侶的悲傷,誰也幫不了你,而你只會讓自己活在痛苦裡。

人老了之後的尊嚴和體面,真的是自己給的。

真的不要活成《都挺好》里的蘇大強一樣,老伴一走,就開始放飛自我,四處作,攪和的小輩雞犬不寧。

你只要和自己和解,坦然接受現狀,打開內心的結,放下怨氣,放下不解,才能重新開始一個人的晚年時光。

子女有子女的生活,不要過分打攪,更是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就是為子女減輕負擔了。

保重自己身體的同時,不要亂投資,管好自己的養老錢,這才是自己的底氣。

人老了,就不要作了,更不要做發財夢。

每一天安安靜靜地度過,已經是最好的養生了,放下妄想,放下貪婪,安靜享受自己的年老時光吧。

明天和意外,誰也不知道哪個先來。

若是有一天老伴走了,不過度沉溺悲傷,不抱怨,繼續向前過吧。

懂得示弱,願意接受子女的照顧,也有自己的自知之明,和朋友說說心裡話,而不對子女有過多的打攪。

更重要的是善待自己,保重好身體,管好錢袋子,才有底氣坐看雲卷雲舒,享受暮年的淡然生活。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15c9053&aid=17714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