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醫學
2010/12/22 12:51:57瀏覽976|回應0|推薦9

中醫學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按照中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的名詞,中醫學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生命活動中健康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和保健的綜合性科學[1]。而中醫,是「起源與形成於中國,具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特點的醫學」[1]。中醫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同時中醫也指「中醫藥學科的專業職業隊伍」,即中醫師[1]

廣義的中醫,指的是中國境內所有的民族醫學和宗教醫學。如漢醫、藏醫、蒙醫、苗醫等,佛醫、道醫等等。

狹義的中醫,指的則是漢醫。1949年之前,漢醫一詞比較普遍。清後民國,也用國醫來稱呼。漢醫,一是來自日本之稱,一是來自清代的稱呼。[2]

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稱的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在現今世界的醫療體系中,中醫學被歸類為替代醫學中的一支。

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中醫治療的積極面在於希望可以協助恢復人體的陰陽平衡,而消極面則是希望當必須使用藥物來減緩疾病的惡化時,還能兼顧生命與生活的品質[3]。此外,中醫學的最終目標並不僅止於治病,更進一步是幫助人類達到如同在《黃帝內經》中所提出的四種典範人物,即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的境界[4]

傳統的中醫學思維模式與源於歐洲的現代科學並不相容,然而,當今之科學期刊已多有論文研究之,並試圖用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中醫中的部分現象和治療機理[5]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定義「完整醫藥體系」這個概念時提到中醫學:「NCCAM(美國國家補充與另類醫學中心)把完整醫藥體系描述為涉及『完整醫藥體系是與對抗療法(常規)醫學獨立地或平行地演變的完整的理論和實踐體系』。這些可能反映了獨特的文化體系,比如中醫學和印度阿輸吠陀醫學。完整醫藥體系都有一些共同的元素,相信機體有自愈的能力,這種自愈可能涉及到了應用情緒身體精神的治療方法。」[6]

歷史

古代(經典)中醫史

中國中醫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並嘗試草藥神農炎帝更是嘗盡百草,並且用解毒。相傳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黃帝祝由科》,後世人在這部醫藥著作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世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由祝由科里將純粹的醫藥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

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藥庫)、史(管記錄)、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醫學分科。醫師總管醫藥行政,並在年終對醫生進行考核;《周禮》記載「歲冬則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說,醫生每年都要通過年終考核增減俸祿。 當時的患者已經分科治療,而且建立病歷。「死終則各書其所以,而入於醫師」,規定在死者病歷上要寫明死因,然後送交醫師存檔,以便總結醫療經驗,提高醫療技術。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歷制度。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齊國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藥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後世則尊稱他為神醫扁鵲。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 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秦代的《封診式》對法醫鑒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較為詳細的記載。在人命案件中,鑒定檢驗的主要內容有屍體的位置、創傷的部位、數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檢驗完成之後,必須提交書面報告,稱為「爰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鑒定現場勘察報告。秦代還在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傳染病醫院——「癘遷所」,並制定了最早的治療傳染病的隔離制度。據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出土秦簡中記載:當時規定,凡經醫生在給病人檢查後發現有鼻樑塌陷、手上無汗毛、聲音沙啞、刺激鼻腔不打噴嚏等癥狀者,一律送至癘遷所隔離治療。這說明中國古代對傳染性疾病的治療措施,很早就已經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于意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華佗。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並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張仲景採用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在《傷寒論》中歸結為「八綱辨證」和「六經論治」,經由這兩種方法辨證論治後,再採用「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治療疾病。「八綱辨證」是書中貫徹辨證論治的具體原則,所謂「八綱」(陰、陽、表、里、寒、熱、虛、實)是運用「四診」(望、聞、問、切)分析和檢查疾病的部位、性質而歸納出來,「六經論治」是整個臟腑經絡學說在臨床醫學上的具體運用。東漢末年,華佗則以精通外科手術和麻醉名聞天下,華佗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麻醉術進行手術的人,他發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藥物,還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體操「五禽戲」。可惜華佗所著醫書的《青囊書》最後被付之一炬。在漢代,大量的醫藥和歷算等書籍傳入西藏(《西藏王統記》記載)。在漢代還出現了專門性的婦科醫院,西漢時的「乳舍」,是世界上最早的婦產醫院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 問世了世界上最早的兩本兒科專著,即王末鈔的《小兒用藥本草》和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醫學院。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並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藥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藥、醫師、藥園師、 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人之多。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孫思邈總結前人的理論並總結經驗,收集藥方多達5000多個,出版了《大醫精誠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三本醫學著作,後世尊稱他為藥王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突厥高句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

到了在唐末宋初,兒科專著《顱囟經》問世流行,而世界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公元1032-1113年)則受此書啟發,撰寫了著名的兒科巨著《小兒藥證直訣》,後人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北宋時期(960年-1127年),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即太醫局,醫學分科已經非常完備,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穴位,出版《圖經》。北宋宋慈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著作《洗冤集錄》。

明朝(1368年-1644),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這本書不僅是藥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另一方面,李時珍是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大腦負責精神感覺、又發現膽結石病、利用冰敷替高熱病人降溫以及發明消毒技術的醫學家。此外還有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蘇敬的《新修本草》 、王燾的《外台秘要》、元丹貢布的《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等大量醫學典籍問世。自明朝中醫發展已經達到了頂峰,出現了諸多的醫學流派。同時在朝鮮研究中醫的所謂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例如許浚撰寫了《東醫寶鑑》。

自清朝末年,現代醫學(西醫)開始湧入中國,嚴重衝擊了中醫發展。開始出現中西醫並存的局面。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編輯] 現代中醫史

近代,中國開始研究中西醫結合,並且重新認識到了中醫的精妙之處。在國際上,中醫針灸在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世界衛生組織的觀點認為,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齒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7]WHO認為很多針灸和一些草藥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學雙盲研究的較強支持,但是對於其它的傳統療法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視未經研究的傳統療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險性等問題[8]。WHO在2002年5月26日發表「2002-2005年傳統醫藥研究全球策略」,邀請全球180餘國將替代醫學納入該國的醫療政策。

文章引用自:

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8%AD%E9%86%AB%E5%AD%B8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80&aid=472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