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1/10 23:00:36瀏覽80537|回應58|推薦165 | |
![]() 撰文.攝影╱程如晞
原本高醫師寫了一張短箋給我,介紹我去找這領域的權威醫師:台安醫院的劉寬鎔醫師、台大醫院的黃正賢、楊長豪或何子昌醫師。既然劉寬鎔醫師是高醫師的首選,我便屬意去看他。怎知劉醫師請假到元月9日才看診,若要排手術大約會排到二月以後。上網研究了三位台大醫師的門診掛號情形,近幾週也都是在額滿的狀態。想來想去,如能就近在長庚醫院找到視網膜權威醫師,對如晞來說是最方便的。 就在2010年的最後一天,「E」在Google搜尋引擎找到長庚醫院的視網膜科是亞洲最大視網膜醫學中心之一,主任賴旗俊醫師在這領域頗具權威。我也查到網友給他手術後的心得,提到手術過程並不會痛,唯一有痛的感覺是在付錢的時候(他的手術自費付了五萬多元)。就這樣,我又來到長庚醫院。去年在半年內挨兩刀後,樂觀地以為我的苦難「闊打」(Quata)都用完了!可惜天不從人願,不到半年又要再度挨刀。 手術住院的那幾天正好是寒流來襲,氣溫再降新低。由於原訂的住院時間沒有空病床,我在隔天中午才被緊急通知可以去辦理住院報到手續,而手術就排在當天下午,不然就得再等上一個禮拜。這委實令人措手不及,「E」公司早先排好的重要會議,熊熊無法更動。我想了又想,事不宜遲,就單槍匹馬上陣吧,反正從前單身時也就只能這樣。病痛時,真的不想勞煩至親好友陪著為我擔心啊。
平心而論,我不得不誇讚長庚醫院的醫療設備,比起署立新竹醫院實在好太多了!我在聖誕節那天遠赴新竹去給高啟祥醫師看,他是根據自己的醫學專業,花了好一會兒功夫才判斷出我是視網膜黃斑部的問題。但到了長庚醫院門診,只需經過幾台儀器的掃瞄和攝影,便確定我是黃斑皺褶(macular pucker)。不過高醫師有「視病猶親」的美譽,很詳細地用眼睛的模型向我說明病況,以及往後我可能會面對的問題;而長庚醫院的賴醫師病人好像也沒有比高醫師多,卻惜口如金。只輕描淡寫跟我說需要動手術,他會把手術的名稱打在我的住院通知,請我上網去查相關的資訊。 切除玻璃體手術,對賴醫師來說,八成是個小手術。門診時他跟我說這手術只需要三十分鐘,這也是我為什麼勇敢地一個人就跑去動手術,實則前前後後還是要花三小時,光麻醉就要半個多小時。手術單上麻醉醫師打的是賴醫師的名字,實際上是住院醫師作的。第一針麻藥打下去的時候,好像在眼睛周圍灌注鋼筋混泥土,再打第二針的時候,我的皮肉已沒什麼知覺。雖然我很清楚知道,住院醫師扎了好幾針,都扎不進肉裡,最後嫌針太鈍要求另換一支才完成麻醉程序。清醒地躺在手術檯上,滋味實在不太好受。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聽到賴旗俊醫師來到開刀房。從頭到尾他只對我說了幾句話,大約是:「程小姐,放輕鬆」以及「手術後要側睡或趴睡,不能平躺」。其他時間,都是開刀房裏的護理小姐與兩位醫師在聊天談笑或講電話,手術室裡還播放著一首首老歌,印象最深的是林慧萍的情難枕。矇矓中依稀聽到賴醫師說,法國有位醫生一天可以開二十個這樣的刀...。
住院三天,「E」覺得長庚醫院最值得「表揚」的是病房不提供網路(新竹醫院可以無線上網)。即使第二天轉到頭等病房也一樣不能上網,這讓如晞真正好好地休息了三天。還好如晞除了上網,還有另一項嗜好~聽廣播,所以閉目養神的這三天,耳朵還是很忙碌,沒有一刻感到無聊過。星期五早上剛好有自己和徐嬿事先預錄好的「部落格好心情」節目在漢聲電台播出,躺在病床上戴著耳機專心收聽自己的訪談,還蠻有趣的。 辦理出院手續後,我在醫院一樓遇到賴醫師,連忙偷偷地指給「E」看。要不然從門診到手術,以及住院的三天,「E」都沒有機會看到我的主治醫師長怎樣。不過我想賴醫師應該不會記得我是誰,為了避免自討沒趣,還是不要打招呼好了。 走出長庚醫院,一股寒風迎面襲來,呼~怎一個「冷」字了得! 後續發展,左眼又動了一個白內障手術詳參:黃斑部病變及白內障手術經驗談@花蓮慈濟醫院【附廣播】 ↓手術後燉了【清蒸枸杞鱸魚】補身體和眼睛 ↓開刀前如晞在華梵美容院花了200元剪了一個新髮型 ↓謝謝網友kalevala在相簿裡留言給予如晞自拍照的鼓勵 如晞的臉書:在此 2009年髮型初改版網誌: 新髮型讓我心情飛揚,才花150元 【延伸閱讀】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