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革命軍部史-第二十八軍
2017/11/17 00:07:50瀏覽218|回應0|推薦0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28軍。分別為川軍.豫軍和湘軍。

川軍軍長鄧錫侯

該軍前身是原屬北洋軍閥的川軍第30師。1926年12月,北伐軍進抵武昌後,川軍第30師師長鄧錫侯與劉湘等四川軍閥頭目相繼易幟,投靠國民革命軍。鄧錫侯所部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8軍,鄧錫侯任軍長,將所部編為5路:第1路,李家鈺任司令;第2路,黃隱任司令;第3路,陳鼎勳任司令;第4路,羅澤洲任司令;第5路,馬毓智任司令。1927年4月至6月,該軍參加了賴心輝為總指揮的川黔聯軍,參加了對瀘州起義軍的“圍剿”作戰。1928年10月,鄧錫侯部李家鈺領銜在遂寧成立了由楊森、賴心輝、郭汝棟、劉存厚等川系軍閥聯合討伐劉湘的“國民革命軍四川同盟各軍國民黨軍事委員會”,並率該軍參加了討伐劉湘的軍閥之戰。

1931年2月,李家鈺、羅澤洲由於不滿鄧錫侯的軍事領導,分別率第1、第4路叛鄧自立門戶,但被鄧擊敗。

1931年初,第二一軍以支援第20軍為名,進占了廣安、渠縣。3月,第二一軍第3師進占合川,驅走了第二八軍鄧錫侯部的陳書農師。

1932年初,鄧錫侯對該軍進行整理,將路改為師。下轄:第1、第2、第3、第4、第7和1個獨立旅。師長分別由楊秀春、黃隱、陳鼎勳、陳離擔任;謝無圻任獨立旅旅長。同年3月至7月,鄧錫侯聯合第24軍劉文輝向楊森、李家鈺、羅澤洲發起了後順慶之戰。此次作戰中,楊、李、羅失敗後暫投劉湘。不久,蔣介石將李家鈺部和羅澤洲部分別編為新編第6、第23師隸屬該軍,由鄧錫侯指揮。

1933年,鄧錫侯對所屬第28軍再次進行整編。此次整編後,該軍下轄:第1師、第2師、第3師、教導師、模範師、新編第6師、新編第23師等。上述師長依次由陳書農、黃隱、馬德齋、楊榮白、陳靜珊、李家鈺、羅澤洲擔任。此時,新編第6、第23師,因與鄧錫侯的矛盾激化,但因實力較弱,尚不能自立於四川軍閥之林,雖然仍接受鄧錫侯的指揮,實際上已成為半獨立的小軍閥部隊。同年10月至1933年9月,劉湘與劉文輝為爭奪對四川的統治權,“二劉”所屬軍事集團之間爆發了混戰,鄧錫侯率該軍協助劉湘攻打劉文輝,經過瀘州之戰、成都巷戰、榮(縣)威(遠)大戰和毗河之戰後,劉文輝所屬第24軍大敗。

四川軍閥混戰結束後,鄧錫侯對所屬部隊再次進行整編,在1933年至1934年間,先後將原轄部隊整編為:第1師、第2師、第3師、第4師、第5師、新編第6師、新編第23師,上述師長依次由陳鼎勳、黃隱、馬毓智、楊秀春、陳離、李家鈺、羅澤洲擔任。另外,編制有特科、警衛、憲兵3個司令部,依次由遊廣居、謝無圻、刁世傑擔任。在此期間,該軍奉命參加了對川陝蘇區的“六路圍攻”作戰。1934年6月至8月,該軍在進攻通江、小通河、萬源等地的作戰中,遭到紅軍第4方面軍的沉重打擊,率殘部退到廣元進行整頓。1935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該軍參加了嘉陵江防守戰役;同年10月上旬至1936年4月上旬,該軍參加了阻止紅4方面軍南下川康邊的作戰。1935年10月,蔣介石對川軍實施統一整編時,該軍番號為第45軍。

----------

12-4鎮嵩軍萬選才部組成的第12軍--

第十二軍前身是豫軍鎮嵩軍一部。1928年,鎮嵩軍萬選才旅在北伐戰爭中,被擴編組成為國民革命聯軍第二八軍,萬選才任軍長,下轄:第七十二師、第73師和補充旅,隸屬馮玉祥第二集團軍。1929年5月,第二八軍叛馮投蔣,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

---------

湘軍

該第28軍前身是湘系軍閥何鍵所屬第35軍一部。1930年9月,湘系軍閥何鍵所屬第35軍第19師,由於在“圍剿”中央蘇區的作戰中有功,蔣介石將第19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8軍,任命劉建緒為軍長,下轄:第15師,王東源任師長;第16師,彭位仁任師長;第19師,李覺任師長。該軍組建後,作為國民黨軍的主力部隊,多次與紅軍部隊作戰。從1930年11月至1934年10月期間,參加了對湘贛蘇區的第1至第4次“圍剿”作戰和對中央蘇區的南雄、水口戰役等多次作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後,該軍第15、第16師參加了“追剿”紅軍的湘江戰役。1936年初,該軍隸屬“追剿”軍第1縱隊時新增第62師,陶廣任師長。同年3月下旬,該軍參加了對湘鄂川黔邊區第2、第6軍團的“圍剿”等作戰。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進行編制調整時,該軍隸屬第10集團軍。此時,陶廣任軍長,郭持平任副軍長,彭松齡任參謀長。下轄:第16師,章亮基任師長;第62師,陶柳任師長。該軍原轄第15師改隸第73軍、第19師改隸第70軍。該軍整編後,參加了淞滬會戰,奉命在羅店以南、蘊藻浜、大場鎮、廣陳鎮等地區阻擊日軍。在此次會戰中,該軍傷亡慘重,後撤至浙江嘉興地區休整補充。在此期間,該軍新增編第192師,胡達任師長。1939年冬至1941年,該軍先後參加了1939年的冬季攻勢作戰和1941年的第2次長沙會戰。1942年初,該軍隸屬第23集團軍時,第25軍第52師改隸該軍。同年5月至9月底,該軍參加了浙贛路會戰,奉命在浙贛路以北新登、建德、壽昌一帶打擊日軍。此次會戰後,該軍駐守在安徽歙縣整訓。1945年9月,該軍第62師改隸第88軍,第70軍第80師改隸該軍。

1946年6月,國民黨軍實行整編,該軍改編為整編第28師,駐防江蘇徐州。李良榮任師長,尹欽明任參謀長。原轄第52、第80、第192師依次改編為整編第52、整編第80、整編第192旅。此次整編後,該師隸屬陸軍總司令部臨沂指揮部。不久,整編第52旅被改編為第1快速縱隊,脫離該師建制。同年7月至1948年7月,該師轄整編第80、整編第192旅,作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部隊,在蘇、魯、皖戰場上多次與人民解放軍作戰,先後參加了朝陽集戰役、兩淮進攻戰役、宿北戰役、鹽淮地區進攻戰、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進攻魯中解放區戰役、津浦路戰役、大別山 “清剿”戰役、宛東戰役、平漢路進攻戰等作戰。在此期間,李良榮陞任第9綏靖區司令官後。李勃繼任該師師長;第1快速縱隊於1948年初回歸該師整編第80旅;原轄整編第192旅改編為整編第52旅。1948年9月,整編第28師恢復第28軍番號,隸屬第14兵團。李勃任軍長,下轄整編第52旅恢復第52師的番號,朱豐任師長;整編第80旅恢復第80師的番號,李萬斌任師長。1949年4月,該軍隸屬南京衛戍總司令部。此時,暫編第7師改編為第195師,隸屬該軍建制。同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後,該軍配合在南京江北江浦、浦鎮地區,擔任屏障和掩護南京安全。長江防線被人民解放軍突破後,該軍逃至安徽廣德、郎溪地區被人民解放軍合圍,於4月29日被殲,軍參謀長黃疆強、第80師師長李開西被俘。6月,該軍殘部1個團在第195師副師長張少武率領下,於南京湯山宣布起義。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6331038&aid=10906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