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民革命軍部史-新編第一軍
2017/10/12 20:47:11瀏覽711|回應0|推薦0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簡稱新一軍,曾有兩支。有「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之稱。

先前組建

1927年,何應欽將福建民軍改編為新編第一軍(第一支),轄:

  • 第一師:師長呂渭生
  • 第二師:師長郭鳳鳴
  • 第一獨立師:師長盧興邦

及獨立旅、團等部。該軍編成後隸屬東路軍,留駐福建。是年10月,蔣光鼐、蔡廷鍇率第十一軍入閩,將該軍重新收編整理。

中國近代史上提到新編第一軍,大多是以1942年整建第二支為主。

----------------

抗戰

第二次啟用「新編第一軍」的番號是在1942年八年抗戰時期,而較為大眾所知的新一軍也是在形容此時的單位。原為財政部部長宋子文轄屬海關查稅緝私之稅警總團,後來改編為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在仁安羌擊敗日軍第三十三師團解英軍之圍(仁安羌之戰)。孫立人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蔣介石頒發「四等雲麾勳章」以表彰孫立人戰績。美國總統羅斯福亦授予他豐功勳章英語Legion of Merit,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英帝國司令勳章。英國在緬甸兵力過少,因此在仰光之戰後決定棄守緬甸,一路敗退撤往印度,新編第三十八師在這種狀況下只好獨立硬戰掩護盟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往印度。由於英軍潰退,導致中國遠征軍陷入日軍包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官杜聿明決定執行蔣介石令他將遠征軍北上撤回雲南的命令,將軍隊撤回雲南。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則認為野人山屬瘴癘之區,縱橫千里,難以穿越,當機立斷率新編第三十八師向西撤往印度。被軍統局認為是抗命。由於日軍被杜聿明率領北上大部隊所吸引,新編第三十八師在撤退途中較順利打垮日軍阻擊。部隊裝備不但沒有損失,還收容數以千計難民和英印聯盟落隊散兵。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軍與第六軍因遭到日軍圍殲,加上穿越原始叢林時裝備與給養不足,因此突圍部隊有半數以上因病死或是缺乏醫藥而死亡葬送在野人山中。當中新編第二十二師因所在位置並未跟隨第五軍歸國,亦撤往印度。

5月底,孫立人率新編第三十八師到達印度邊境。英駐印邊防軍要求中國軍隊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孫立人拒絕解除武裝。

恰巧,為新編第三十八師在仁安羌解救過的英聯軍第一師師長正於當地醫院療傷,聞知孫立人部情況後,即前往調解。

第二天,新編第三十八師開進印度,英軍儀仗隊列隊奏樂,鳴炮十響以表歡迎,英雄式入城。

在美國的XY計劃中,駐印軍稱為X部隊,由美籍顧問進行全面性的整訓。撤入印度的新編第三十八師與新編第二十二師在1942年接受重組改變番號為新編第一軍,軍長鄭洞國,副軍長孫立人。

1943年底,在印度完成整訓的新編第一軍在軍長鄭洞國率領下與英國及美國游擊部隊反攻緬北,並從日軍18師團的防線正面突破,打敗日軍。在緬北之戰告一段落時,1944年8月孫立人接任新編第一軍軍長,隨後繼續進行緬北掃蕩作戰。

      第五十師

1929年湘軍譚延闓部第2軍一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50師,先後被編入第9路軍、第22軍、第54軍;1940年2月楊文瑔接任師長,楊文瑔在第五十師任職四年,擔任副師長(1938年)一年多,擔任師長近三年,在他的調教訓練下,該師成為國軍中最為精銳彪悍師之一,1942年11月鄭挺鋒接任師長,後不久姚國俊任師長,1943年8月鄭挺鋒又接任師長,1944年4月潘裕昆接任師長,同時該師由滇西調住緬北;1944年5月以第十四師,五十師和新編第二十二師合編組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六軍(廖耀湘任軍長,該部為中國駐印軍)。1945年1月,所屬第50師留緬歸新編第1軍指揮。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

民國卅四年(1945年)1月,新編第六軍第50師留緬歸新編第1軍指揮。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5月,孫立人率新編第一軍返廣西南寧,準備進軍廣州。同月,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8月15日,侵華日軍投降。9月7日,新編第一軍奉命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並建造新編第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嗣後,新編第一軍進行休整

抗戰後

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1946年3月下旬,新編第一軍乘美艦在秦皇島登陸,同時孫立人被派往美國參加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會議,由於東北戰事受阻,蔣介石急電孫立人返國指揮新編第一軍。

1946年4月,新編第一軍在孫立人將軍指揮下,向四平進攻,瓦解了杜聿明五個月來與東北民主聯軍林彪對峙僵局,林彪執行毛澤東「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命令退到公主嶺,孫立人一路前進,親率新五十師強渡遼河,攻擊公主嶺,林彪又北撤,五日內攻陷長春,隨後取回農安、德惠等戰略要地,進展順利。但在救援海城問題上,孫立人與杜聿明發生矛盾,孫立人沒有聽從長官杜聿明的命令。

6月4日,孫立人親率新五十師渡過松花江,隔日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做好撤退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中原戰場在馬歇爾以美國援華五億貸款為要挾調停下,國軍被迫退兵。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一書中寫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中國共產黨日子將更難過。」

新1軍駐防長春、吉林情況:

  • 新編第30師:師部駐長春。
    • 88團:駐長春
    • 89團:團長曾琦。在上河灣、沐石河、朝陽屯、岔路口和城子街各要點視情況流動防禦。1947年2月21日在「二下江南」作戰中被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在九台縣的城子街全殲。
    • 90團:駐九台縣城。1947年2月21日在「二下江南」作戰中面臨東北民主聯軍一縱進逼九台縣城時被迫棄城收縮回長春。
  • 新編第38師:師部駐吉林市。1947年8月調防長春市。
    • 第112團:駐吉林市烏拉街。1947年5月,駐守老爺嶺的112團在撤回吉林市途中遭到伏擊被全殲,團長張之傑陣亡。
    • 第113團,駐九台縣城。團長王東籬。其第1營及輜重連、工兵排駐其塔木。1947年1月8日在「一下江南」作戰中被東北民主聯軍一縱在九台縣的張麻子溝、其塔木兩處全殲。
    • 第114團,駐。團長彭克立。
  • 第50師:師長潘裕昆,副師長楊溫、參謀長羅錫疇。師部駐德惠縣城,與北滿的東北民主聯軍隔松花江對峙的第一線。師直屬部隊的炮兵團、通訊營、騎兵營(即搜索營)、重機槍營、工兵營、特務連、諜報隊均駐德惠縣城。師野戰醫院設於長春市區。另德惠縣地方保安部隊2000人。
    • 第148團:駐農安縣,1947年2月初收縮回德惠縣城。
    • 第149團駐德惠縣城北達家溝,其中以一個連駐松花江站,一個排駐江北橋頭堡,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陶賴昭橋頭堡;另以一個營駐縣城東部大房身。
    • 150團駐德惠縣城。團長譚榮謙,副團長周雲。1947年1月8日在「一下江南」作戰中被東北民主聯軍一縱在九台縣的焦家嶺全殲。

1947年,孫立人陸續瓦解林彪五度下松花江的攻勢,德惠之役後,新一軍扼守松花江南岸的一個連及堅守德惠的五十師一四九團,獲蔣介石賜名「中正連」、「中正團」。此時,林彪部隊流傳「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但隨後,杜聿明屢次發電向蔣介石批評孫立人,加上美國參、眾兩院提出的《美國軍事援華法案》受到毛澤東等強烈反對而作罷,1947年4月蔣介石將他升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長官虛職,暫時解除兵權,其新編第一軍軍長之職由黃埔出身的第50師師長潘裕昆接任。

1947年7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此消息一傳到哈爾濱後,毛澤東開慶祝會道:「我們唯一的敵人被杜聿明趕走了,東北將是我們的天下了。」 陳誠赴東北,拆散新編第一軍組成新編第一軍、新編第七軍,並把新編第一軍原有主要武器移交其他黃埔系將領。並且將原本已編入地方保安,接受日本精良訓練的原滿軍裁撤。使許多滿軍因頓時失去生活來源而紛紛加入共產黨軍隊,大大增加了共產黨在東北的實力。孫立人離開東北時,東北局勢雖已被動但尚未惡化至不可為地步,是國軍在東北唯一全身而退的主要將領。

孫立人離開後,潘裕昆任軍長。1947年11月,把在長春市的新1軍和歸新1軍指揮的三個暫編師擴為兩個軍:以50師、新30師、暫53師和新1軍直屬部隊編為新1軍。新38師、暫56師、暫61師編為新7軍。1947年底新一軍由長春調瀋陽。

新六軍、新一軍則在1948年先後在東北遼瀋戰役中被包圍殲滅,新六軍軍長廖耀湘被俘。

培育訓新兵

1947年7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後轉往臺灣。孫立人從新一軍調度幾百名他在稅警總團和在緬甸作戰時期的幹部,一同前往訓練新兵。陸軍訓練司令部改編為臺灣南部防衛軍團。

部份官兵又轉回稅警

保安警察第三總隊前身為鹽務警察總隊,大清帝國戶部鹽稅水師巡營,對日抗戰以前為財政部稅警總團,有光榮歷史與優良傳統。

1937年,抗日軍與稅警參加「八一三」上海保衛戰,而後參加剿匪與對日抗戰,規模較大者列後:

  • 兩淮:(江蘇)上海戰役、連雲港戰役、宿遷之役、新安鎮之役等。
  • 山東:突擊日軍占據煙台市威海衛豹虎山之役等。

遠征緬甸:1941年,稅警總團因作戰需要改編為暫編三十八師、青年軍新編第一軍,隨遠征軍入緬抗日,與英軍並肩作戰。滇緬戰役勝利後,部份官兵轉回財政部稅務緝私署。

1941年7月,財政部將部份緝私署官兵 移撥改編為場警,歸鹽務機關管轄指揮,專責緝私、保產、護稅、警衛等,於同年10月16日鹽務總局成立場警管理處,迄1945年緝私署裁撤,場警更名「鹽警」。

1950年1月,臺灣鹽務管理局暫行劃歸臺灣省政府管轄。同年7月1日,臺灣省警察統一指揮,成立「臺灣省鹽務稅警總隊」,分駐鹽場。1957年,改稱「臺灣省鹽務警察總隊」,於民國1972年7月18日奉令支援海關兼負稅警緝私勤務。

改制保三總隊,專任財政部機關警衛及協助海關勤務,1976年9月17日,蔣經國行政院長任內,在立法院宣布1977年7月起停徵鹽稅,以減少私鹽查緝人員,移充加強海關緝私工作,為了因應這項新任務,即協調有關機關研擬各措施,並奉令於1982年9月16日將鹽場勤務及駐鹽場一個中隊員警移撥保二總隊接管,本總隊專負財政部稅警及海關警衛,並協助查緝走私之責。

政府解嚴,1987年7月15日零時起,政府宣布解嚴,本總隊奉令接掌口進貨櫃安全檢查工作,肩承海關緝私及各港口貨櫃安全檢查任重責。

總隊改隸,精省後,1990年1月1日層奉行政院核准依「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組織通則」規定,改隸內政部警政署為「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三總隊」。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36331038&aid=108769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