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堅定不移的媽祖信仰【介紹《老二媽回娘家》】
2011/08/05 16:20:29瀏覽3931|回應0|推薦2

堅定不移的媽祖信仰【介紹《老二媽回娘家》】

                                                                                                        文/曹俊彥

台灣囝仔應該知道的台灣媽祖

臺灣四面環海,與海洋生活相關的信仰,是自然而必要的。對鄉土的感情,建立在對鄉土事物的瞭解,和參與鄉土活動,以及互動的過程。臺灣各地都有香火鼎盛的媽祖廟,有趣的是各地的媽祖廟也有個別差異,各自流傳不同的傳說故事。這些鄉土的事物就發生在兒童生活的周遭,應該讓兒童瞭解。「繞境遊行」更是地方上的大事,孩子們不可能視而不見。

邊走邊看,邊讀老二媽的故事

老二媽是誰?她跟萬和宮有什麼關係?又有什麼好玩的故事?為什麼要在萬和宮前舞獅?封面圖文的關係,頗能引起讀者的好奇。看著封面,如果有一種「啊!是熟悉的顏色和回家的感覺。」,那你一定和我年紀差不多!因為這種「磚紅色」本來是台灣早期建築的特色之一,後來卻幾乎全被水泥的灰色所取代,目前似乎只有少數的古厝和廟宇保留了這個令人懷念的色彩。

這本書談的是萬和宮媽祖的故事,畫家很巧妙的以磚紅色和廟宇屋頂琉璃瓦的橙色,搭配成為整本書的主要色調,呈現的是溫馨而熱鬧的氣氛。打開書本,仔細觀察一些隱藏在圖畫中的牽引力量吧!

(上圖選自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書封)

黑白圖畫的迎神鼓吹陣和鞭炮,畫家好像要把這個熱鬧的場面的聲音,由遠處漸漸拉近,替這場老二媽回家的故事拉開序幕。

(上圖為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內頁圖)

在鞭炮聲之間似乎還聽到負責指揮的人吹哨子的聲音。隨著鼓吹陣前進,翻開書名頁,圓形的彩色圖畫,讓讀者感覺到「迎神的行列對著我們過來了」,看一看前導的人,正扭著身體,很認真的在舞弄導引旗幟的竹竿。

畫面斜切分割出遊行隊伍和路邊祭拜的民眾,很有「路過」的感覺。 走到繞境隊伍的前面,可以看到兩尊大仙 尪 仔,一個紅臉,一個青臉,寬寬的肩,使祂走起路來,雙手擺動的動作更大,祂們是千里眼和順風耳。祂們的出現,代表這個遊行隊伍,一定是迓媽祖或是媽祖繞境的隊伍。

(上圖選自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P4 P5)

在「鑽轎下」的畫面中,以雕工精細的神轎,突顯了媽祖的莊嚴;一位老人家由家人攙扶著由轎下走出,老人虔誠的表情,和青年貼心的動作都很感人。

(上圖出自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P6和P7)

畫家如何呈現神轎不願入宮的畫面,因為那是一種畫不出來的力量,是最難表現的。畫家以抬轎的信徒們身體重心向後來表示還不夠,還以掌著燈籠和華蓋的人向前傾的姿勢來表現進與退的矛盾。大家臉上更是喜悅和無奈混合的表情。

故事情節以象徵性的表現方法帶過,留下想像的空間,但是對現代小朋友較不熟悉的部分,則充分運用了圖畫的表達功能。如「什細仔」是什麼樣的角色,在「故事」的第一幅圖明白的告訴讀者,就是挑著擔子和有許多抽屜的小木櫃,到處去賣針線、鈕釦等小東西的「走販仔」。有人叫他「賣什細的」,也有人叫他「賣搖鼓的」,因為他會一邊走,一邊搖著手上的波浪鼓,以鼓聲告訴附近的婦女顧客,他來了。

(上圖出自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P10和P11)

在繞境活動到了廟埕時,常可以看到在廣場上有各種歌仔戲或布袋戲表演,通常也是大家休息的時間,台灣的人情味在這時候就發揮出來了。這種免費提供飯食的攤子,有人稱為「吃飯攤」,大家量力而為的以各種不同形式服務遊行的信眾。畫家在這個熱鬧的圖畫上,畫出祥和敬老和亂中有序的和諧氣氛,相當成功。

(上圖出自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 P18和P19)

故事到了尾聲,又回到淡淡遠去的遊行隊伍,暗示著熱鬧過去了,大家也該回到工作的崗位,安心盡自己本分的涵義。封底畫上媽祖在天上看顧著台灣善良百姓的畫面,也有祝福大家平安的深意。

兒童的好奇心是心智成長的驅動力;好奇心在父母長輩的對話中,可以得到零星片段的瞭解。如果能夠透過故事的敘述,在瞭解之外,更可激發兒童無窮的聯想,享受想像的樂趣。

由朱秀芳撰文、官月淑繪圖的《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透過圖畫表達的故事,更同時傳遞了在地文化的圖像與內涵。將在地的文化生活故事,以圖畫書的形式,呈獻給孩子是文化的深耕,更是值得一讀再讀,作為參與鄉土活動認識的開始。

想要擁有萬和宮老二媽的故事》,快上pchome商店街愛閱家,預購活動。即可以79折購買。

延伸閱讀:

1.台灣繪本系列之大墩(台中)之旅A系列

 

2.台灣繪本系列之大墩(台中)之旅B系列

 

3.台灣繪本系列之南瀛(台南)之旅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12book&aid=55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