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慢慢讀、慢慢浸泡在大尖山裡……
2015/05/29 15:32:04瀏覽148|回應0|推薦0


慢慢讀、慢慢浸泡在大尖山裡……

文/楊茂秀

日本著名作家岩村和朗他的人和書,台灣讀繪本的人其實都耳熟能詳。現在他的【大尖山的大冒險】來台灣了,正好碰到台灣慢慢來的時代與簡約時代交替的時候,可以說是來「共襄盛舉」的。


這是一個要求用一句話說完經濟學的時代,聽過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下到處都是白吃的午餐」。

有些雜誌或報紙,運用簡約而明白的字句,幾句話又介紹一本厚厚的小說;用燈光打在廣告牆上,介紹一個場景,幾個字加上一個圖。細節呢?誰在乎,這是一個無人在乎細節的時代,物極必反,不是嗎?

我相信,慢慢來的時代,慢慢來到了台灣,許多書、許多出版品,頁數不必多,開本不必大,卻能要人費不少時間才讀得懂、才讀得透、才讀得通,他們建議閱讀者、欣賞者,要細嚼慢嚥,要從頭到胃到腸子都徐而不及,讓食物被充分消化、慢慢吸收、慢慢被用;快速的時代,編輯與作者都只期望閱讀者隨意翻翻就算了,慢慢讀的時代,作者與編者自己做得慢、寫得慢、畫得慢,也期待閱讀者慢慢欣賞。

岩村和朗的創作似乎每一部都經過長長久久的研究,他的研究與創作在我看來,預設了現象學無本質的哲學態度:眾生平等,而且生生自主又自在;自主自在是幽默的觀念,遊戲和語言遊戲的根本,除了自在與幽默之外,他的作品總是讓人不能快讀,快讀就會味同嚼蠟,或者覺得可惜。

最近我桌子上擺著最近青林出版社推出的【大尖山的大冒險】,一共八本。一開始當我快快讀過第一冊〈風的草原」與第二冊〈黃昏的暴雨森林〉時,我覺得我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的有看不下去的感覺,我勉強著自己看完了,我告訴自己「沒辦法寫這篇推薦文」。


青林的編輯琇珊建議我改變我閱讀的預設,要慢慢讀完第三冊《月夜的蘑菇》,回頭再重讀第二冊,再決定要不要寫這篇推薦文,我也訪問了前總編輯林朱琦,她說這本書確實是不應該快讀,它是一個讓人精讀、慢讀、可以一輩子受用的好書。



沒想到我慢慢讀完第三冊,就忍不住一本一本讀下去,先是耐著心,漸漸變成無需耐心就自然慢了下來,讀完《飛天的烏魯魯》、《烏魯魯的祕密》、《那個傢伙的鈴鐺》……,這才發現岩村和朗的作品,每一部都是一片雜木林,而且是他探索過、記錄過、研究過的雜木林,研究的過程中,他經歷了各種樣子的迷途與非常或再平常不過的想像,刻意要求讀者,閱讀的時候深刻地分享到他的研究與想像。



我想,岩村和朗每一部創作,努力要達成的都是想為人──不管是成人或兒童──提供探索的劇場平台,他要讀者進入他創造的平台,所以不能不演出,讀者變成演出者的時候,就是創作者了。

岩村和朗在這個時候帶著【大尖山的大冒險】來到台灣,這八部書是文字很多、圖只是插圖而已的故事書,他花了八年的時間才完成,幾乎是三千多個日子。這種長期用靈與身共同努力浸泡出來的文學,正好,碰到我們慢慢閱讀的時代正在開始的當下,其實是對我們的閱讀文化做了一個建議與測試,那就是:閱讀本身不是一種工具箱而已,而是一種文化、氛圍的養成;如果他受到大眾的歡迎,那麼我們的閱讀世界就會是太陽的世界、月亮的世界、與地球的世界,而不是紙張的世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12book&aid=2371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