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麥克配95無鉛,不輸阿比ㄟ!
2011/11/22 15:17:12瀏覽645|回應1|推薦3

    約莫十來年前,我的朋友到廣東的一個鄉下地方,找了間理髮店,大概是看老闆娘風韻猶存才進去光顧的吧? 坐定了椅子,問了剃頭價錢: 十二塊人民幣!

    令人咋舌的低,才五十塊台幣,在台灣剪個學生頭都沒這個價。價錢講定,老闆娘喚了一個十來歲的女兒,身高不夠還拿了個箱子墊腳,替客人圍上布巾,洗了頭沖了水之後,老闆娘也沒出現,倒是這個女孩竟然拿起剪刀...

    嚇得我朋友急忙說不,洗頭就夠了!

    換了一個場景,我到孟買去出差的時候,出門在外,聽說麥當勞這類的速食店比較衛生,還沒找到之前,喝罐裝飲品總行了吧? 同行的當地總經理告訴我,南亞一帶有所謂的黑心可樂,嚇得我也不敢亂買!

    自從有了這些經歷後,近年來經濟學界流行的「大麥克指數」,我總是嗤之以鼻;跟雷根當年的發明,將通貨膨脹率+失業率,叫做「痛苦指數」,同樣掛一漏萬。

    想也知道,平平是上伸展台,林志玲跟馬志玲,哪個吸睛? 大麥克指數試圖把消費水準,化約成為同樣的單位換算,卻忽略了數量跟質量的差異性,當然不能等量齊觀;同樣的失業固然痛苦,通膨也痛苦,但像日本一樣陷入長期通縮的國家,難道通縮是快樂的指數?

    從這個大麥克指數,就可以延伸到「沃爾瑪效應」:

   沃爾瑪經濟描述的是人們懷疑在「天天低價」背後,可能隱藏了一些可怕的無形成本,我們遲早要為此付出代價。

    沃爾瑪效應——購物郊區化;各種商店為了和沃爾瑪競爭,把薪資水準往下壓;消費型商品公司為了和沃爾瑪的規模相抗衡,不斷地整併;由於對不必要的成本,不斷檢討,企業在薄利之下也能生存;一家大企業是以犧牲同業為代價的方式,打造自己的成功。

    因為人類的需求,就好比汽車每加一公升石油可以跑幾公里而量化,所以透過「大麥克指數」,我們可以把世界給「抹平」(藉由沃爾瑪效應);我們不用再去講究懷石料理的繁複、不會去浪費時間在塞納河畔啜飲一杯espresso、更不會想在上元節自己來滾元宵...

    時間都變成了換算幾個大麥克的累積,儘管說不定這人還是吃素的,他也得為了大麥克而努力不懈,這個跟金錢的起源「貝殼說」,到底有哪裡不同? 部分推崇此道的經濟學家會說:

    大麥克是吃的食物,可以把人類的「勞動力」量化!

     既然如此,那就跟機器人等量齊觀,只要有能源,那麼人力資源,就變成了單純的經濟工具,所以全球化就不斷的追逐「人口紅利」,從工業革命的歐洲、移轉到美利堅共和國、再轉給亞洲的雁行理論的日本跟四小龍、然後是東南亞到中印金磚四國...

   

    說穿了也沒什麼了不起,關鍵就在於越早興起的國家,雖然把生產外移之後,內部有沒有替代活動。截至目前為止,那些表現優異的國家,例如北歐的德國、執牛耳的美國、雁子頭的日本,都保留了可靠的一二級產業鏈,等而下之的後進者,則是擺脫不了代工的宿命,撿人吃剩的大麥克來當作主要經濟發展。

    更有甚者,這二十年來以沃爾瑪效應的抹平效果,更是將資本主義的資源管控最大化達到極致,不只已開發國家抽取開發中國家的剩餘價值,國家內部的資產分配更是鮮明,儘管德日偏向社會福利主義分配化;但美國的全球化效益透過金融手段影響更為全面化,這也是今日全球經濟走到一個集體泡沫炸彈的引信,短期難以化解的困境。

    這裡就不再多談全球化的濫觴所影響的層面,先把起因跟觀念再次的分析過後,我們將同時觀察偏社會主義的歐日體系&資本主義的美國兩個經濟概念的拉扯,從中找出一些台灣的發展契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btai&aid=5863102

 回應文章

cj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
2011/11/23 03:01
希臘要沉,國民資金全往外跑.日本要沉,國民資金全往回跑.
台灣還沒沉國民資金就全往外跑

演藝人員去國外賺錢,錢留在國外.外國演藝人員來國內賺錢,錢帶出國外.
企業帶國內資金去國外賺錢,錢留在國外.外國企業來國內賺錢,錢帶出國外.
....

談經濟發展,要先談國家民族向心力問題,否則做什麼都是空的.
ybtai(ybtai) 於 2011-11-24 13:57 回覆:

    希臘背著歐元,就像蒼蠅戴龍眼殼,大家自找罪受!

    日本人不愛花錢、把錢存給銀行、銀行借給政府、政府再發給人民... 形成自體循環!

    最近有個說法,說日債被減持後,日本會跟希臘一樣爆發債務危機;那是忽略了日本人的儲蓄率(參考大前研一的型塑生活大國,以後再來推文),跟日本人的向心力

    台灣因為產業空洞化,企業把錢往外搬是有點不得已,也是活該! 一味的只想往低勞動力方向跑,最後也是把自己的能力弱化,最近鴻海跟面板唉唉叫,不也是如此嗎?

    藝人啊! 以前人說戲子無義,婊子無情。現代社會是不這樣貶抑演藝圈了,但確實也有不少的藝人,跟古時候形容的差不多。

    說到向心力,以色列可為借鏡,猶太人流浪千年之後,那種向心力真是國家的最強大力量;現在高麗棒子也很有向心力;只是他們橫衝直撞的,還不到火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