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夏訪莫斯科 看俄國古今 /文、圖/卜一
2018/07/13 14:26:20瀏覽190|回應0|推薦1

夏訪莫斯科

看俄國古今

文、圖/卜一 2018年07月12日 06:01
聖瓦西里大教堂。
彼得大帝紀念碑。

今年仲夏,全世界最受矚目的城市無可否認的乃是莫斯科。 因為2018年的世界盃足球賽在那裡隆重舉行。 電視節目裡除了轉播各場精采的球賽之外,還不斷顯示盧日尼基(Luzhniki)體育場、紅場、克里姆林宮、莫斯科河以及美麗的聖瓦西里教堂等等市容。令人感覺到莫斯科的確是一個多采多姿,充滿文化、藝術、歷史與戰爭之都。

前往莫斯科

幾十年前老妻與我曾去莫斯科遊覽,2017年橫跨西伯利亞之旅中的最後一程是由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Ekaterinburg)去莫斯科。這一段已出了西伯利亞,也出了亞洲。沿途雖猶是白樺、松林,但城鎮漸多,房舍較現代化;連車廂都是嶄新,廁所乾淨。車行20多小時後抵達莫斯科。

莫斯科現有人口1200萬,新舊建築美麗莊嚴,地鐵四通八達,搭地鐵幾乎可到達城市的任何地方。地鐵站的內部也布置得十分豪華,有許多美麗的壁畫。我們多次搭乘地鐵前往各處旅遊景點;我們住的旅館距紅場不遠,步行只要十多分鐘,十分方便。

紅場

幾十年前我們來莫斯科,當時還是共產黨當政的蘇聯時期,紅場是「聖地」,廣場上沒有「雜物」。清早大家排長龍去瞻仰列寧遺容,我發現當時他們把列寧打扮得英俊瀟灑,衣著整齊,和我在歷史書上見到樸實的列寧差别很大。這次舊地重遊,紅場已大不相同,排隊看列寧屍軆的人少了,卻正在搭台子,準備熱門音樂演唱,這真是個進步。

這次我們就沒有再排隊去看英俊瀟灑的列寧了,連克里姆林宮也沒進去參觀,只是在四周看看,見到無名英雄碑前的守衛換班。倒是又見到史達林埋葬之處,史達林死後原本被供奉得與列寧無二致。但沒幾年,赫魯雪夫帶頭批判史達林,就把史拉下馬了,如今猶葬在紅場,但沒有顯著的碑誌,已被大家遺忘。

紅場附近的商場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四周花卉遍地,旅客晝夜不斷,其中有許多中國人。

紅場四周建築美輪美奐,我們參觀了歷史博物館,裡面陳列了俄國的舊事遺物。1812年戰爭紀念館是展覽當年擊敗拿破崙的光輝戰事,其中最令我驚奇的就是一個黑色的雪托車。這是拿破崙在風雪敗退中,拋棄眾軍,獨自逃脫時乘坐的雪托車。可見拿破崙一世英名,窮兵黷武,卻落得可憐、窩囊,令人深省。另外乃是一個頗大的馬車廚房,是當年進攻俄國時特製的活動廚房。那時幾十萬大軍,幾十萬張嘴,每天都要吃飯,不是件容易的事。《孫子兵法》有云:「帶甲十萬,千里饋糧」,拿破崙光靠那些馬車廚房,怎能不慘敗?

聖瓦西里大教堂

紅場上,也可以說全莫斯科最醒目的建築乃是聖瓦西里大教堂(Cathedral of the Intercession、St. Basil the Blessed)。這座教堂是1555-1561年伊凡四世(Ivan IV、Ivan The Terrible)當政時,為了紀念俄國擊敗Kazan Khanate,最後擺脫了蒙古欽察汗國的統治而建。它有中東的風味,由多柱洋蔥形的高塔組成,其中有十個教堂。 設計奇特、多姿,引人遐思。

教堂正前方有一座銅像,紀念1612年Dmitry Pozharsky和Kuzma Minin王子召集、領導全俄國自願軍擊敗波蘭國王Sigismund III帶領的The 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大軍,保衛了莫斯科,同時結束了俄國的內亂時期 (Time of Troubles)。

我們的導遊是一個中年婦女,她帶我們在市中心走了幾小時。她的見聞豐富,口齒伶俐,令我們對俄國增加了不少認識。她特別帶我們去看KGB大樓,有好幾棟很大的黃色樓房。從列寧時期開始,蘇聯建立KGB特務系統用於監視官員、人民,鎮壓「反革命」分子。史達林變本加厲,將KGB變成其個人清除異己、殘殺人民的工具。特別是在1934至1938年的大整肅期間,據估計有2000萬俄國人因之喪生,大批流放西伯利亞。這些KGB大樓至今令人猶有餘悸。

美食與藝術

莫斯科餐館的烤肉非常地好吃,這也許與他們的祖先是森林中的漁獵民族有關。我在紅場旁邊見到許多人排隊買火雞腿,遂站隊良久,買了很大的一個火雞腿。回到旅館與老妻分享,十分可口,與美國人硬邦邦的烤火雞腿有天壤之別。另外我們在步行街附近去了一家My My餐館,是一個大眾化的飯店,裡面擠滿了人,他們的烤肉也做得很好!

俄國的芭蕾舞舉世聞名,我們到Bolshoi劇場看了一場天鵝湖的芭蕾舞,事實上幾十年前我們在聖彼德堡就看過一場天鵝湖。但這個芭蕾舞的舞蹈、布局的確盡善盡美,百看不厭。

莫斯科河是伏爾加河(Volga)支流奧卡(Oka)河的支流,由莫斯科市中心穿流而過,克里姆林宮沿河邊高崗而建。這是一條寬闊、美麗的河,沿岸高樓林立,綠野芬芳,河上遊艇不斷。我們沿岸走了很遠,參觀了彼得大帝紀念碑。彼得大帝是俄國走向西方、迅速擴土的著名君主。紀念碑雕塑彼得高立於諸多艦艇之上,一手把舵、一手高舉計畫,眺望著遠方,積極擴土。

我們去參觀了位於莫斯科河南面的State Tretyakov Gallery。這所藝術館舉世聞名,原為一位富商——Pavel Tretyakov的私人收藏,於1881年公諸大眾。藝術館內收藏了10萬件從12世紀至今的繪畫、雕刻。我們在藝術館內看了約三小時,大多是寫實派的繪畫,表達了俄國人的深思遠慮、領略自然、崇尚宗教、堅忍不拔與強悍霸道。

2018世足賽場

導遊帶我們去紅場之東的一條步行街,據說那裡本是一條流向莫斯科河的小溪,現填平作為暗溝。步行街非常熱鬧,遊客絡繹不絕,商店、飯館、旅社滿街。在此也領略到幾許俄國人享受生活的情趣。

每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賽是全球最引人矚目的運動集會,比奧林匹克猶有過之。2018年的世足賽在俄國舉行,總共有32隊晉級參加,64場比賽分別在莫斯科、聖彼德堡、葉卡捷琳堡等11個城市、12座球場進行。而其開幕、閉幕式及決賽則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Luzhniki)體育場。這個球場曾舉辦過1980年的第2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當時稱為中央列寧體育場。如今改建,可容納8萬4745名觀眾。該球場坐落在莫斯科市區的莫斯科河畔,距彼得大帝紀念碑不遠,我們在遠處河畔遙望,感到的確莊嚴宏偉。

俄國起源

俄國人原是由北歐南下的瓦倫吉安人(Varangians、Norman)與原住的斯拉夫人融合,被稱之為「羅斯」(Rus、Russian)的民族。 西元862年,原瓦倫吉安的一個酋長——羅瑞克(Rurik)在Novgorod組成王朝,號稱為「公」 ( Prince),並向四處發展。羅瑞克去世後,其後人於882年遷都到基輔(Kiev),從此被稱為基輔大公國(Киевское княжество)。基輔位於農業、畜牧興盛的烏克蘭平原,交通發達,商旅雲集,基輔大公國不斷發展,統治範圍擴展到西至多瑙河套,東至窩瓦三角洲,北至Novgorod,南至黑海北岸的廣大斯拉夫各部落。

988年,基輔大公頒定來自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希臘正教)為基輔大公國國教,促進了俄國的文化發展,但也與西歐羅馬教廷隔絕,成為歐洲中獨立的一環。基輔大公國延續了370年,直到1240年蒙古西征,基輔被成吉思汗長孫拔都攻陷,並予屠城。拔都建立欽察汗國,俄羅斯人大部在其管制之下。

莫斯科位於莫斯科河畔,原為森林覆蓋區,早期居民以漁獵為生。一直到1147年,才以如今克里姆林宮為中心建立城堡,以後逐漸向外擴大。1261年,亞歷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受蒙古欽察汗國冊封為「莫斯科大公」(Grand Prince),開始在蒙古人附翼下逐漸發展,當1453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正教(Orthodox Church)的中心從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遷到莫斯科,使得此地宗教、政治、法律、藝術、文字和世界觀的發展日益蓬勃;領土也在伊凡一世(Ivan I)、伊凡三世(Ivan III)和瓦西里三世(Васили III Иванович)經略之下不斷擴大。1480年,莫斯科公國終止與欽察汗國的從屬關係。

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改用沙皇(Tsar)稱號。伊凡四世積極擴充領土,並開始向西伯利亞發展。到了1689年,彼得大帝(Peter I、Peter the Great)親政,正式稱皇帝,俄國成為「俄羅斯帝國」;進行西化,在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教育、社會諸多方面進行了大力的改革,使俄國由中古進入現代化。18世紀晚期,凱薩琳大帝(Catherine II、Catherine the Great)實行「開明專制」,續彼得大帝後全力擴張領土,占領了大部的西伯利亞及中亞地區,並進行兩次俄土戰爭,取得克里米亞及黑海北岸,進入地中海。

1812年,亞歷山大一世(Alexander I)擊潰拿破崙的侵俄大軍,一躍而為歐洲的霸主。 其後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進行南侵,在1853到1856年間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土、薩丁尼亞聯軍擊敗,減緩了俄國向地中海的擴張。俄國轉而向東強占了中國西北及東北大片土地,並將控制有限的阿拉斯加轉賣給美國,取得重金以開發從中國掠奪的遠東地區,並圖謀中國東北。1904年為了爭奪中國東北的權益,與日本交戰,失敗後暫緩了俄國在遠東的發展。

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當政後,俄國內部農奴、經濟問題重重,加之對日戰爭失敗,激發社會動盪。1917年,俄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中節節失利,引發了二月革命及十月革命,最後列寧領導的共產黨取得政權。繼列寧之後的史達林進行了殘酷的整肅、恐怖高壓,雖在二戰中擊潰德國的侵略,但軍士、人民死難3000萬,經濟破損慘重。 二戰後與美國領導的西方國家冷戰多年,實則內部民生凋敝,已成「空心老倌」之勢。

今日俄國

蘇聯於1990年代解體,原控制的中亞各民族紛紛獨立,俄羅斯政體走向多黨制,但數十年來經濟未能有長足的發展。俄國自古以來對外貿易遠遜於西歐諸國以及中國,蘇聯時期大力發展軍工,但民生工業落後,這種遺風至今仍存在。

俄國人講求紀律,堅韌不拔,但也十分霸道,歷史以來四處侵凌鄰國,中國人吃夠他們的苦頭。當今俄國依然保持舊習,我看將來還是中國的憂患。

我們參觀了勝利紀念廣場(Victory Memorial)。這個廣場占地遼闊、布局莊嚴,有許多高聳、精緻的雕塑、紀念碑。最使我震撼而感嘆的乃是其中的1941至1945戰爭博物館(衛國戰爭中央博物館)。無可否認,這是一個陳列豐富、檔次極高的博物館。其中高度謳歌蘇聯抵抗納粹侵略,反法西斯的「正義之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史達林在1934至1938年排除異己、整肅殘殺,將士、百姓死難者高達2000萬,蘇聯守土之士為之一空;1939年起他配合希特勒四處掠奪、施虐,使得各國怨聲載道。1941年個人心理失常,誤判納粹意圖,結果導致戰爭初期潰敗,大片國土淪亡,數百萬將士犧牲、被俘,數千萬人民流離失所;納粹的先頭坦克部隊已攻到距克里姆林宮僅14英里的西姆基。其後蘇軍只得用焦土、人海、巷戰、冰雪以為戰,動則數百萬兵士搏殺,數百萬被困圍城百姓慘遭餓凍而死。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廝殺基本上是希特勒、史達林兩個狂夫、獨裁者以百姓為芻狗,残民以逞;可憐千千萬萬的將士、人民犧牲殆盡。戰爭是殘酷、荒謬的!

莫斯科建築美麗莊嚴,地鐵四通八達,是一個具有豐富文化、藝術、歷史、戰爭的城市。但在這裡也留下人類歷史上規模最龐大、慘烈的烽火,以及最血腥、殘酷的獨裁統治。莫斯科給予我兩項重要的省思:人類文化的輝煌,以及專制獨裁的恐怖!而當今俄國貧富不均問題嚴重,一般人民生活並不富裕,社會問題重重。

二戰勝利紀念廣場。
克里姆林宮與莫斯科河。 
紅場前的歷史博物館。
紅場四周花卉遍地。
Bolshoi劇場。
紅場附近旅客晝夜不斷。
無名英雄碑前的守衛換班。
2018世足賽的主要賽場—盧日尼基體育場。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aulhsu333&aid=11326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