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春纖的古怪和秘密
2019/04/16 10:06:36瀏覽638|回應0|推薦10

春纖到底有什麼古怪和秘密?

作者: 隨風飛舞瀟灑人生

最後,再說一說黛玉的那個丫鬟春纖。春纖在前80回中,就只出現了兩次。並且都是在本個九回章節之中出現的。第一次,是在第二十九回中,賈府眾人到清虛觀打醮,春纖就夾雜在隨去的眾丫鬟當中。第二次,就是上面所引用的那段原文,晴雯送帕去到黛玉處,看到春纖正在晾手帕。
  其實如果大家稍微仔細看一下這兩段情節,就會發現,這兩處都是透著奇怪的。作者顯然又在玩弄他一貫的手段,通過古怪的情節來引入注意,然後暗含深層含義。那麼春纖到底有什麼古怪和秘密呢?下一回再分析。

書接上回。上一篇,我們說到了黛玉身邊的丫頭春纖。這個春纖為什麼引起了我的注意呢?我們先來看看春纖是怎麼出現的。大家來看第二十九回,賈府一家人一起去清虛觀打醮:
  少時,賈母等出來。賈母坐一乘八人大轎,李氏、鳳姐兒、薛姨媽每人一乘四人轎,寶釵、黛玉二人共坐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輛朱輪華蓋車。然後賈母的丫頭鴛鴦、鸚鵡、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頭紫鵑、雪雁、春纖,寶釵的丫頭鶯兒、文杏,迎春的丫頭司棋、繡桔,探春的丫頭侍書、翠墨,惜春的丫頭入畫、彩屏,薛姨媽的丫頭同喜、同貴,外帶著香菱,香菱的丫頭臻兒,李氏的丫頭素雲、碧月,鳳姐兒的丫頭平兒、豐兒、小紅,並王夫人兩個丫頭也要跟了鳳姐兒去的金釧、彩雲,奶子抱著大姐兒帶著巧姐兒另在一車,還有兩個丫頭,一共又連上各房的老嬤嬤奶娘並跟出門的家人媳婦子,烏壓壓的占了一街的車。
  請大家認真去數一數各人的隨身丫頭。賈母是最多的,有4個,這個是當然的,沒什麼好說。然後鳳姐是三個,這也很合理。因為鳳姐是總管,要照顧著方方面面,當然得多帶使喚丫頭。
  然後就是除黛玉之外的其他小姐,包括薛姨媽、李紈等,就都是只帶兩個丫頭。可是唯獨黛玉,偏偏帶著三個丫頭。紫鵑和雪雁一直都是黛玉的隨身丫頭,她們跟著黛玉很正常。但這裡卻非常突兀地多出來了這個春纖,前文一點都沒有交代,就突然出現了。而且,這段文字裡面出現的有名有姓的丫頭,都是各個夫人小姐的隨身大丫頭。那麼春纖自然也是隨身大丫頭級別的了。
  春纖以這樣子的方式,沒有任何交代地突然出現,真的是非常奇怪。那麼很顯然,她的身上又是有著不一般的影射含義了。
  那是什麼呢?我們接著來看看春纖的第二次出場:
  晴雯聽了,只得拿了帕子往瀟湘館來。只見春纖正在欄杆上晾手帕子,見他進來,忙擺手兒,說:“睡下了。”晴雯走進來,滿屋魆黑。並未點燈。黛玉已睡在床上,問是誰。
  大家看,晴雯送帕子來,剛好看見春纖在晾帕子,這真的太巧了。從書中表面上的情節來說,這是因為黛玉哭得很厲害嘛,自然手帕用得快,所以要連夜洗晾。可是為啥偏偏是春纖而不是紫鵑或雪雁?按道理來說,隨便哪個丫頭都可做這種事,為什麼就是要非常突兀地編出一個春纖來?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要寫“晾手帕”。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時候崇禎就算是正式登基了。那麼崇禎登基後,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麼呢?還不是打擊魏黨,而是整頓以“書帕”為名的公賄行為。
  原來明朝初期規定,地方官員進京晉見京官,必須送禮,“具一書一帕”,即送一本書,一個手帕,故名“書帕”。書帕規定最初的本意只不過是一種象徵性的禮節而已,但是隨著明朝官場的日益腐敗,書帕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公賄”行動。萬曆以後,明代的官場更加腐敗,地方官員晉見京官所送之禮早已由原來的一書一帕變成了金銀珠寶,只是還繼續沿用著“書帕”的名稱罷了。
  崇禎上任後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頓這種行為。他多次向群臣發出了“文官不愛錢”的號召。然而,明代官場的腐敗早已根深蒂固,積重難返,崇禎皇帝整頓書帕的行動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強烈反對。
  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是上任才兩個多月的戶科給事中、澄城人韓一良。崇禎剛登基三個月,也即崇禎元年十一月,韓一良在給崇禎皇帝的上疏中寫道:
  如今社會何處不是用錢之地?哪位官員不是愛錢之人?……有數的那點薪水,上司要打點,來往的客人要招待,晉級考核、上京朝覲的費用,總要數千兩銀子。這銀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從地裡冒出來,想要郡守縣令們廉潔,辦得到麼?我任戶科給事中,短短兩個月時間裡就辭卻了別人送我的書帕五百兩銀子。我平時同別人交往較少,尚且辭卻了這麼多銀子,其餘的人就可想而知了。
  當然,韓一良在最後也沒忘記順著皇帝說一句話:“伏請陛下嚴加懲處,逮捕處治那些做得過分的傢伙。
  崇禎皇帝讀罷韓一良的上疏,非常高興。他召見群臣,讓韓一良當眾念那篇文章。並說:“一良忠誠鯁直,可以當都御史。”
  哪知這時吏部尚書王永光卻開口說道:“敢問韓大人,究竟是誰給你送的書帕,請你當眾說出他的姓名來。”
  崇禎聽罷,也連聲說道:“對,說出他的姓名來。”
  哪知韓一良卻知道得罪不起給他送書帕的人,故哼哼唧唧,半天說不出一個字來。崇禎知道韓一良不好當眾告發別人,於是讓韓一良退朝後寫一封密奏直接送給他手裡。
  結果,一連等了五天,韓一良誰也沒有告發,只舉了兩件舊事為例,話裡話外還發洩對攪了他好事並讓他當眾難堪的王永光幾句私憤。
  無奈崇禎再次把韓一良、王永光和一些廷臣召來。他再次追問韓一良:“那五百兩銀子到底是誰送你的?”
  韓一良固守防線,寧可叫皇帝撤掉自己的官職,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甚至頂著崇禎皇帝發怒將他治死罪的風險,硬是不肯告發那些向他送書帕的人。崇禎很不高興,拉著臉對大學士劉鴻訓說:“都御史的烏紗帽難道可以輕授嗎?”隨後,崇禎皇帝又當眾斥責韓一良說話前後矛盾,並下令撤了韓一良戶給事中一職。
  就這樣,韓一良的一封上疏非但沒有使他一步登天,反而連那個剛剛戴到頭上的給事中的烏紗帽也給丟了。而隨著韓一良被撤職,崇禎皇帝企圖整頓公賄書帕的行動也隨之以失敗而告終。
  好了,我們看很顯然,春纖“晾帕子”所影射的,就是韓一良直愣愣地把“送書帕”這種潛規則給“晾”了出來的這件事情。大家注意,春纖晾帕子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黛玉都熄燈睡覺了。這時候晾手帕,哪裡是時候?手帕恐怕不止不乾,還會沾上露水。
  所以,這也暗示著整個大明朝已經是一片黑暗,韓一良的行為只是在做無用功。崇禎治理“書帕”腐敗行為也是不會有效果的。
  那麼,我們不妨再細思一下,作者為什麼要拿韓一良這件事情做文章?又為什麼特意安排春纖來做這個事?或者說,“春纖”這個名字有什麼更深的含義?下一篇接著分析。

接著上回繼續分析。作者為什麼要給春纖起這樣一個名字呢?
  春纖這個詞,表面上的意思,就是指女子的手指,形容其纖細。作者當然是要取個女孩子的名字嘛。但是僅從表面的這個意思上來理解的話,就很難跟韓一良的事件扯得上關係。
  因此,我們就必須要從另外的角度來分析了。我們先看“春”字。這個字在《紅樓夢》裡面,含義不言而喻。春天是屬於黛玉的,是影射崇禎,影射明朝,影射漢人。因為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花”通“華”。而崇禎恰恰就是死於農曆三月十九,死於暮春。春天過後,大明朝就亡國了。到了入夏就是“開到荼靡花事了”,改朝換代。所以“春”字很容易理解,無需多說。
  那麼,重點就在“纖”字了。纖的本意是指細小。而再引申開來,就會組成纖細、纖秀、纖塵、纖人…等詞。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後的“纖人”這個詞,好陌生,什麼意思啊?沒錯,就是下面要分析的關鍵。
  這是個很不常用的詞。我們來看看這個詞的含義和出處:
  1、指氣質柔弱的人。隋朝王通《中說•事君》:“謝莊、 王融,古之纖人也,其文碎。”
  2、指小人。與君子相對。《新唐書•鄭畋王鐸等傳贊》:“唐之季,嗣君暗庸,天穢其德久矣。纖人柄朝,靡謀不乖。”《資治通鑒•唐文宗開成三年》:“陳夷行曰:‘宗閔向以朋黨亂政,陛下何愛此纖人?’”
  大家重點來看第二個意思。原來“纖人”,指的是小人。更重要的是,這個意思,是出自《資治通鑒》中唐文宗時期的敘述,專指當時皇帝身邊朋黨亂政的官員。“宗閔”就是李宗閔,唐文宗時期牛李黨爭的牛黨的領頭人物。
  說到朋黨亂政,大家是不是很有既視感?因為明朝末年也存在很嚴重的朋黨之爭,可以說這也是明朝滅亡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這樣一來,春纖的“纖”,指的是纖人,這個方向應該是對了。
  然後我們繼續看看這個唐文宗,再跟崇禎對比一下。簡直太有意思了:
  唐文宗十八歲登基,在位十四年。他是唐朝第十五個,也即倒數第七個皇帝。他執政時已經是唐朝晚期了。
  唐文宗在位期間的行為舉止,與其父親唐敬宗相比,簡直是有天壤之別。與敬宗每月上朝二三次不同,文宗每逢單日就上朝,每次上朝時間都很長。凡軍國大事,從朝廷用人到國庫儲藏,從各地災情到水利興修,他無所不問。從大政方針到具體措施,他都詳細地與宰相大臣討論研究。他要求把各種節假日或者輟朝的時間儘量安排在雙日,以便不影響單日的上朝。
  唐文宗不僅宣導節儉,革除奢靡之風,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即位之初,就下令出放宮女,減削教坊樂工,停止各地額外進獻和上貢奇珍異物,停廢五坊的鷂鷹玩物和遊獵之事。
  文宗執政期間,朝臣朋黨相互傾軋,官員調動頻繁,牛李黨爭達到高潮。另外,宦官專權,文宗的前幾任皇帝的廢立生殺,就均掌握在宦官手中。文宗當政後,起用李訓、鄭注等人,意欲剷除宦官,但是“甘露之變”失敗。後被太監囚禁,不久憂鬱成病,死在大明宮中的太和殿。
  歷史對唐文宗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評價: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
  好了,不知大家看完這段唐文宗的簡介,有什麼感覺沒有?反正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靠!崇禎難不成是唐文宗轉世的吧?!”
  這兩個皇帝、兩個朝代,實在是太像了!
  崇禎十六歲登基,在位十七年。唐文宗十八歲登基,在位十四年。兩者差不多。崇禎死時34歲,唐文宗32歲,才差兩歲;
  崇禎是明朝第十六個皇帝,唐文宗是唐朝第十五個皇帝,也差不多;
  兩個人都是一改其前任的懶政,都非常勤政;
  兩人都即位之初,就企圖改變前朝的風氣,提倡節儉。;
  兩個朝代期間都是黨爭激烈,達到高潮;
  兩人都企圖打擊宦官勢力。唯一不同的,是一個失敗,一個成功;
  最後,那句對唐文宗的評價: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才。這完全適用於崇禎嘛!
  中國的歷史總是充滿了這樣令人驚歎的巧合。除了這個,大家肯定還能衝口而出其他的一些例子。比如陳後主、南唐後主和宋徽宗的巧合,等等。而更有甚之的,是從整個中國歷史的進程來看,更是呈現一個極其詭異的前後對稱關係。我感覺那都不能用巧合來形容了,已經是屬於詭異和超自然的範疇了。關於這點我就不多說,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找找這方面的資料看一下。
  接回之前的分析。下面讓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兩個朝代的朋黨之爭。
  唐文宗時期的牛李黨爭,是唐代統治後期以牛僧孺、李宗閔等為領袖的牛黨與李德裕、鄭覃等為領袖的李黨之間的爭鬥。鬥爭從唐憲宗時期開始,到唐宣宗時期才結束,持續時間將近40年,而唐文宗時期因為兩黨同時在朝當政,所以爭鬥最劇烈。最終在唐宣宗時以牛黨獲勝結束。以致唐文宗有“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之歎。
  而崇禎朝時期的黨爭,就是東林黨和三(浙齊楚)黨之爭。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相信大家也應該很瞭解。
  中國的黨爭現象,應該說在歷朝歷代,肯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是從規模和影響上來說,最劇烈的就首數上面說到這兩個。
  雖然另外還有一個是宋神宗時期的王安石變法,導致新黨和舊黨之爭。但這個一來規模及造成的影響沒有上述的兩個大,二來這個裡面並沒有宦官集團涉及在內,僅是文官集團內部爭鬥。
  而前兩個,就都呈現的是文官集團的不同派別,以及宦官集團之間的錯綜複雜的多勢力爭鬥,並且影響極大,都導致了一個朝代的滅亡。
  因此,分析到這裡,相信大家也應該明白了。作者之所以用“春纖”這個名字,顯然就是暗示崇禎皇帝和唐文宗一樣,身邊大都是拉幫結派的“纖人”,別說韓一良了,連崇禎自己也早在登基之初就無力與結成一張大網的朋黨作對。就如同唐文宗說的,“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春纖為什麼會在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時突然出現?因為這整個九回章節的主題都是影射崇禎的登基,崇禎一登基,他就處身於黨爭的環境中。因此對於黛玉來說,一進入這個九回章節,她身邊就出現了春纖,也就是“春天的纖人”了。
  搞明白了春纖,書中後面的那句也接著明白了。首先,歐陽修在《朋黨論》裡面說,、“朋”,是指君子之間的結交;而“黨”,才是指小人之間的結派。所以準確來說,唐文宗、崇禎朝中的是“黨”而非“朋”。
  我們來看看這個“黨”字,繁體寫法是“黨”。下面是個“黑”字,因此黨字的本義,是晦暗不明的意思。當然現代已經不是這個意思了。
  好了,那麼我們看,書中春纖晾手帕那句的後面,為什麼要特意描寫黛玉已經睡下了,“滿屋魆黑。並未點燈”?這時屋裡除送帕的晴雯,就沒其他人了,否則也輪不到黛玉親自出聲問是誰。也就是說,晴雯進屋之前,黛玉是獨自一人處在一個滿屋漆黑的房間。這當然就是暗示崇禎獨自一人處於滿朝廷都是“黨”爭的環境呀。
  再進一步,描寫晦暗的詞語有很多,為什麼作者又偏偏要用“魆黑”這個詞呢?
  “魆”,又同“魖”,泛指鬼。最有代表性的出處(不確定是否最早的出處)就是唐李商隱的《賦三怪物》:“其一物曰:‘臣姓猾狐氏,帝名臣曰巧彰,字臣曰九規,而官臣為佞魖焉。佞魖之狀,領佩水漩,手貫風輪。其能以烏為鶴,以鼠為虎,以蚩尤為誠臣,以共工為賢主”。
  大家看,鬼怪被封為大臣,就叫“佞魖”。這些佞魖善於“以烏為鶴,以鼠為虎,以蚩尤為誠臣,以共工為賢主”,也就是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這篇賦是李商隱寫的。而李商隱是什麼時代的人呀?恰恰就是唐文宗時期的人!他一生深陷牛李黨爭,時運不濟,被對手黨派打壓,除詩詞藝術外,一生沒什麼其他成就,鬱鬱不得志。因此他寫的這篇《賦三怪物》,就是表達他對當朝黨爭之害的憤懣和不滿,把朝廷之上的奸佞小人比喻為“佞魖”。這樣的比喻很顯然也被《紅樓夢》的作者借用了。
  分析到這裡,我們已經基本上就把“春纖”的整體影射含義說清楚了。並且,我們似乎還順帶解決了《紅樓夢》中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黛玉最不喜歡李商隱的詩?
  李商隱身處的時代與崇禎朝如此之相似,他寫的詩的情調也大多反應了這兩個時代共有的特點,即都是由盛而衰的末世時代。所以李商隱的詩,被清初的錢謙益評為“綺靡濃豔,傷春悲秋,至於‘春蠶到死’、‘蠟炬成灰’,深情罕譬,可以涸愛河而乾欲火。”
  大家看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東風無力百花殘”,這些傷春悲秋的句子,如果套用成影射明朝成灰、日落、百花殘這樣的含義,黛玉又怎麼可能喜歡?
  那麼黛玉為什麼唯獨喜歡“留得枯荷聽雨聲”這一句呢?這句的整聯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意思是秋天的霜降來得比較晚,因此枯了的荷葉還能保留的時間長一些,還能聽到雨水打在荷葉上的聲音。
  而荷花的別稱就是水芙蓉呀。因此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 時事評論人物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dicchi169&aid=12562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