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塵世默坐 我選擇不選擇-周夢蝶《化城再來人》紀錄片導演陳傳興專訪
2016/01/15 12:28:50瀏覽531|回應0|推薦0

ps~詩僧vs兩岸三地(現在可能是N岸M地了,TPP冬鞋~oh, no~東協)台商港商紅色紅頂商,言行舉止的反差極大。呵呵,詩僧(國寶)。


塵世默坐 我選擇不選擇-周夢蝶《化城再來人》紀錄片導演陳傳興專訪

2014-05-01

佛理入詩的死生修行

「誰是心裡藏著鏡子的人呢?誰肯赤著腳踏過他底一生呢?所有的眼都給眼蒙住了。誰能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在菩提樹下,一個只有半個面孔的人,抬眼向天,以嘆息回答,那欲自高處沉沉俯向他的蔚藍。」〜〈菩提樹下〉

「我開始讀佛經後,寫詩便有不同了。」周夢蝶不只一次說過這樣的話,也顯出佛學對於他人生和創作的重要性,陳傳興因此毫不猶豫地以佛理作為點提紀錄片的靈魂。籌備前製期間反覆深讀《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等佛教經典,陳傳興不僅取材典故經義作為多個片段的開場,更以《心經》文字浮雕、僧侶綁結哈達、佛寺山門等有形的佛教符號,牽引出詩人修佛後的心境轉折與領悟。陳傳興坦言此舉確實讓影片帶有難解的哲理奧義,但卻有其必要性,「我不想為了讓觀眾一目了然,就把佛學對於周夢蝶的影響力稀釋了。觀眾能否看懂,只能憑個人的領會能力。」


「我已經90歲了,過一天是一天,過一分是一分,要珍惜。現在看到落日就想到我的人生,落日就像人生的晚年,看著看著,就沒有了。」鏡頭裡周夢蝶說起死亡,竟是如此透澈釋然。看著影片最後一幕是偌大無際的直潭湖面上,獨留一舟一槳一人,緩慢卻毅然地划去,我忽然能夠理解陳傳興將片名取為《化城再來人》的原因了。俗世雖然繁華卻萬物皆有期,不過是一時幻化的城郭,實則一物也無,詩人當年默坐街頭後已然悟透此理,於是再來處世,一切便都能豁達無礙了。「我選擇最後一人成究竟覺,我選擇不選擇。」

「周夢蝶這樣的詩人,在大陸、香港都不會出現,只有在天造地設的武昌街才能存在。他的詩裡都有種遺憾的意味,覺得這世界並不完美,而他是如此寂寞,於是他藉著寫詩煉石補天。我常覺得他的世界充滿了矛盾、不滿足與嚮往,因此在現實生活裡感到孤獨,所以他轉到詩的世界尋找補償,在想像時空裡自在逍遙。」──余光中

「當年在武昌街擺書攤時,我常喃喃自語,要求自己不停地思索寫詩的靈感。但如果你想追求人世間的幸福與快樂,千萬別像我如此這樣,太苦了。每個人都嚮往自由快樂,但認真地講,真正的自由其實有限。」──周夢蝶

.

事 求 妥 貼 心葑 常 苦

王 偉 明 — 周夢蝶答客問 

.....

.....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am&aid=4363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