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38.佚名〈陌上桑〉析譯
2009/11/12 22:09:44瀏覽31124|回應2|推薦25

    佚名〈陌上桑〉 析譯  2009/11/12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未足, 十五頗有餘

日出東南隅,照我氏樓,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鬍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耕,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頗有餘。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鬚;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吟唱:文苑老師 http://blog.udn.com/yuan6116/1331376

            王更生教授  http://cls.hs.yzu.edu.tw/shenhg/w37.htm

主旨:敘述在「林間小路上採桑」之女子秦羅敷,熱愛勞動,又年輕美麗、勤勞聰穎、純潔堅貞,嚴辭拒絕太守調戲,表現女性不慕富貴虛榮的高貴情操,歌頌女主角的機智幽默和反抗精神。採用喜劇手法來揭露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塑造一個美麗堅貞、機智勇敢的女子形象。

作者:未標作者之名,是貞節婦女在桑野拒絕誘惑的故事基型。

文體:代樂府民歌,是一篇立意嚴肅、筆調詼諧、富有喜劇色彩的著名民間敘事詩。這詩在《書.樂志》中,題名《艷歌羅敷行》,在《玉台新詠》中,題為《日出東南隅行》。而最早在崔豹的《古今注》中,題為《陌上桑》,郭茂倩《樂府詩集》沿用了《古今注》的題名,以後便成為習慣。

                    「陌上桑」,意即大路邊的桑林,也就是故事發生的場所。因女主角在路邊採桑,才引起一連串的戲劇性情節。古代分工,男耕女織,女織包括採桑養蠶。桑林在野外,活動較自由;桑葉茂盛,又容易隱避,所以在男女之大限不嚴時代,桑林是理想的幽會場所,發生不少浪漫故事?桑林就不斷出現於愛情詩篇中。例如:〈汾沮洳〉寫一女子在採桑時愛上一男子:「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異乎公行!」〈桑中〉寫男女之幽會:「云誰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乎上官,送我乎上矣!」在《詩經》的時代,桑林已有特殊象徵意味,已經有了文學的「桑林」。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禮法制度日益嚴格,原先桑林中那種自由自在的愛情遭到否定。桑林成了女子拒絕男子愛情的場所。所以「羅敷」的形象成了美和情感的因素,和那個時代所要求的德行相吻合。

分段大意及結構分析:

首段:羅敷住所之美:以說書人口吻敘述羅敷的出身。

是歌者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對聽眾的開場白,以引起下文。這首詩大概是用講唱的方式表現出來。秦羅敷是民謠中慣用的美女姓名。

次段:鋪敘羅敷採桑的用具和她裝束打扮的鮮艷奪目:以映現襯托她的美貌、心地品格的高潔古人以身上佩戴來表示自己的心地。

三段:側寫路上行人及田間的耕作者,貪看羅敷採桑的美妙姿態,而渾忘所以的癡呆情狀:烘托秦羅敷的光艷照人,並襯下文的內在美描述。

         寫勞動人民羅敷的健康感情後文使君的不懷好意形成對照。

四段:描繪太守級人物覬覦羅敷的容姿,冒失地派人搭訕,圖以富貴誘人

            暴露使君骯髒的靈魂,寫使君的語言行為步步深入。

五段:女方以「羅敷有夫」婉拒使君,揭示羅敷品格情感之堅貞;盛誇其夫婿的輝煌經歷及顯赫地位,斥其愚蠢。

這顯然有明顯的針對性。因為調戲她的是位懷有特殊優越感的太守,羅敷說自己丈夫尊貴,則使其優越感變得可笑;又因為太守看中她的是美色,說自己丈夫美好,實際上是說只有丈夫才可以與自己相配。羅敷句句誇夫,而客觀上又句句奚落太守,這正是全詩側面寫法的又一次運用。詩歌的喜劇效果主要也是從這裡得到體現的。

太陽從東南方(角落)升起(我國在北半球,夏至以後日漸偏南升起)照到我們家的樓房(「我」就是「我們」,是歌者用第一人稱的口吻對聽眾的開場白,我們是非常喜歡羅敷的,是站在她的一邊的,所以她是我們的人,太陽是照在我們的氏的樓上)家有位善良而美麗的女子,她自稱為羅敷(古美人名,漢代之美麗女子多喜用羅敷為名,這很時髦。「羅」和「麗」,是一聲之轉,「敷」和「華」在古代是同音羅敷就是“麗華”。正因她很美麗,所以自稱為麗華。)

羅敷很會養蠶和採桑(表現出她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有一天,來到了城南採桑(介紹羅敷的身份和她的活動)。用青絲做籃子上的繩絡,用桂樹枝做籃子上的提柄(側寫羅敷品格的高潔。採桑工具很高雅、很講究。古人以身上佩戴來表示其心地。桂,肉桂,樟科香木,葉、枝、根都很香。羅敷拿的桑籠籃把是用肉桂做的)。頭上梳著倭墮髻(可見羅敷是位少婦,這是東時已婚女子梳的一種時髦髮式。盛裝打扮。其形像雲堆疊,歪在頭部的一側。髻是實心的,鬟是空心的;已婚的女子梳成髻,未成年的女子梳成鬟),耳朵上戴的是以明月珠做成的耳環;杏黃(淺黃)色有花紋的絲綢做成下裙,紫色的綢緞做成上身短襖(服飾打扮用鮮艷的對比,襯托出她的美麗)

路上行人看到了羅敷,就放下擔子撫鬚凝視,假裝歇息;少年人看見了羅敷,就脫下帽子,只戴著紗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頭巾把髮束好,然後戴帽)。在桑林旁耕種的人忘記了自己在犁地勞作,鋤草的人忘記了自己在鋤草(男性旁觀者為羅敷深深吸引,看得出神,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想取悅羅敷的種種舉止神態);歸來(「來歸」亦作「來婦」)後相互抱怨(耽誤了勞作),只因為觀看羅敷

使君代稱太守、刺史)乘車從南方過來,拉車的五匹馬停下了腳步,徘徊不前(暗中映顯出羅敷美貌麗態的魅力。五馬本身有靈性,在那?猶豫不行,似乎連馬都被羅敷的美麗吸引住)。使君派遣他其下屬過去,請問是誰家美麗的女子(見羅敷很美,就自以為優秀,所以敢於穿越防線去冒犯)。下屬問完回報說:「是家的美女,本名叫羅敷。」太守又問:「羅敷年齡多大?」下屬回報說:「二十歲還不到,十五歲略微有多一點。」(約十六、七歲。口齒伶俐,而又暗帶調皮,「頗」字尤見口角語態之妙。)太守請問羅敷:「你可願意同我共乘一車而去(跟隨我回家)?」

羅敷上前回答:「太守怎麼這麼傻!你太守有自己的妻子,我羅敷有自己的丈夫(你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在東方(夫婿當官之地),隨從人馬一千多,我的夫婿就在最在前列(地位高,受人尊重)。用何標記來識別我的丈夫呢?騎在白馬上的就是,後面跟了一匹小黑馬。羅敷誇耀其丈夫比太守還顯赫。以千餘騎和五馬駕一車對比,說明夫婿在排場上比太守高一層,壓住使君的氣焰)。馬尾上繫著青絲繩,馬頭上戴著金黃色的籠頭漢唐時講究把馬打扮得很漂亮,騎在馬上也就更是氣昂昂);腰中掛著一把鹿盧寶劍(劍把用絲絛纏繞起來,像轆轤),可值千萬餘(極力描寫夫婿的氣派,從夫婿的佩戴?說明他的武藝超群)。十五歲做了太守府的小官(《漢書》:太學?要考核年輕的童生,如能識得九千字,就讓他做小史。她的夫婿從小是個天才,十五歲時就認識萬把字),二十歲入朝廷做大夫(高等文官),三十官拜皇上侍中郎(出入宮禁的侍衛官,是皇帝的親信),四十歲封侯,做了能夠獨擅一方的太守(夫婿文武兼備,外貌英俊)。他有潔白的皮膚,臉上略長一些髭鬚(白面有鬚,是古時候美男子的標準);儀態端莊美好地踱著方步,緩步從容地出入官府。在座的有幾千人,個個都稱讚夫婿才貌出眾,與眾不同(聚會時,他是集會的主角)。(與詩首總述羅敷美好「遙對」。)

 

羅敷採桑圖

邯鄲石龍景區羅敷雕塑像

邯鄲石龍景區〈陌上桑〉石刻

羅敷亭,很長,曲折有致

羅敷女 採桑綠水邊

羅敷潭,也叫黑龍潭,傳說羅敷在此浣衣

相關文章:女人不要你負責,誰忍得住?http://blog.udn.com/ROCgood/3495889

〈陌上桑〉樂府的由來

請參閱網站http://baike.baidu.com/view/898965.htm

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出氏女子。邯鄲人,有女名羅敷,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後為王家令。羅敷出採桑於陌上,王登臺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羅敷巧彈箏,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王乃止。

據載,秦羅敷是東漢光武帝時,今河北邯鄲地方的人。「羅敷」是代女子常用的名字,猶如代男子喜歡用「延年」是一樣的,同樣是一種時尚而已。她那美麗、賢惠的形象就是通過一曲《陌上桑》而傳頌千古的。因為這一首詩,羅敷一舉跨入中國古代一流美女的行列,更引發了後世人無數的想像與謳歌。 

 關於《陌上桑》的故事,據流傳的一個版本,故事是發生在東時期:

光武帝劉秀之叔父劉良封為王,駐地在邯鄲代設有郡國,分封宗室子弟為王,下轄太守及縣鄉若干,各郡國有丞相、中尉、御史大夫、九卿及博士等官,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王國;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改郡國為公國,職權及範圍均較西為小,建武十九年宗室各公復爵為王,劉良就是其中的一個,所轄僅一縣之地而已,不能與西時期的郡國相比,更無法與戰國時代的諸侯國相提並論。

秦羅敷邯鄲城裡人盡皆知的大美人,她天生麗質,在梳妝打扮與服裝飾物上,極盡華麗及時髦之能事,使得見過她的人,莫不傾心仰慕,意亂情迷,甚而至於目瞪口呆,渾然忘我,失魂落魄。這樣的一個大美人,也有她喜歡的情郎,是當地有名的才子王仁王仁長得身材修長而白皙,文武兼備,在王府中擔任千乘的職務,

十八歲嫁給當地的王仁經人撮合,羅敷在她十八歲時嫁給了王仁為妻。這樣的兩個人結婚,轟動了整座邯鄲城。夫唱婦隨,情愛彌篤。王仁早出晚歸,為公務奔忙,秦羅敷則忙著採桑養蠶,織絹刺繡,閒時便以彈箏唱歌自娛,鄰里都說她是一個漂亮而又能幹的女人。

  婚後第二年,正值春暖花開季節,邯鄲城外踏青遊人往來如織,嫩柳如絲,萬紫千紅,王高車駟馬經過一帶桑林,遙見無數少女在綠蔭深處,手挽柔枝採桑葉,不啻是萬頃荷葉中點點盛開的花朵,不覺為之心醉,久久不忍移開視線。

  劉良趁著幾分酒意,渾然忘我,停下了車騎,遊目騁懷,個個地仔細打量,突然眼睛一亮,彷彿在大海之中,發現了一顆璀璨明珠,不遠處的桑蔭中有一個麗人,姿態曼妙,秀艷動人,宛如見到一枝紅杏,怦然心動不能自恃,移近調笑,麗人不為所動,經隨從人員打聽才知是千乘王仁之妻。

  東漢光武帝表彰氣節,崇尚節儉,講求謙讓。上行下效,蔚然成風,競以名節自勵,使得社會風氣日趨淳美;王是光武帝的叔父,自然不願授人口實,擔上調戲部屬之妻的惡名,於是收拾起蕩漾的心情,不甘心情願地踏上歸途。回到宮中,方才桑林邊驚艷的一幕,仍然清晰地印在腦中。經過一番理智與情感的交戰,終於決一個較緩和而又不傷禮教的辦法──打算選擇一個日期辦一場酒會,邀請秦羅敷前來赴宴,再相機行事。若她是一個守貞不貳、性情剛烈的女子,自然不能相強,以免鬧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如果她是一個虛榮而又開放的女人,未嘗不可以許以金帛,施以甜言蜜語,而達到目的。

  主意既定,王於是命人大張筵席,柬邀秦羅敷前來赴宴,秦羅敷如約而來,王以禮相待,酒過三巡,菜經五味,王開懷暢飲,已有五分酒意,逐漸話語有些模模糊糊。就在王語涉不莊之際,秦羅敷不慌不忙地說要為他彈唱一曲以助酒興,在王的首肯下,秦羅敷以纖纖玉手拔動箏弦,輕啟朱唇,一曲著名的《陌上桑》就這樣產生。

  劉良知道秦羅敷的丈夫就是王仁,那裡是什麼年逾四旬的侍中郎,也那裡有專城可居;然而他也瞭解這不過是一種「文學式」的幻化手段,故意誇張夫婿的地位與聲望,暗示她對目前婚姻生活是十分滿足而幸福的,根本不可能有紅杏出牆之念,想打她主意的人,也可以死了這條心。畢竟王劉良不敢違背朝庭大力提倡的氣節與禮法觀念,不能明目張膽地強取豪奪,眼看無法打動美人的芳心,只好悵然作罷,秦羅敷的一曲《陌上桑》從此也流傳開來。 

  古時王侯將相有權有勢,如果一旦看上了那一家的美艷女子。不論是待字閨中,或者是出嫁而為人婦,總會千方百計,軟硬兼施地攫為己有;而秦羅敷以美制情,拒絕了富貴榮華的誘惑,難能可貴地使劉良知難而退,收斂他的荒淫心志,使這段畸形的愛戀故事,獲得一個非常突出的結局。從此「羅敷有夫」便成了已婚婦女有力的擋箭牌,從而也保全了不少婦女的名節。

羅敷:

「羅敷」是代女子常用的名字,猶如代男子喜歡用「延年」是一樣的;正如同今日女士們愛用「瑪利」,男士們愛用「俊雄」為名字,同樣是一種時尚而已。詩中提到的「倭墮髻」是東京城一帶最流行的髮型,是「盤桓髻」的改進,髮髻偏墜一旁,猶如騎士的墜馬一般,更顯佻巧和嫵媚。

  我國婦女以帶耳環為美,而耳環作為婦女的裝飾品是從東開始的,羅敷以明珠作耳環,湘綺及紫綺為衣裳.都是東時期的時髦妝扮。

也有人說《陌上桑》的秦羅敷歷史上並無其人。中國古代,以男耕女織為分工。「女織」從廣義上說,也包括了採桑養蠶。桑林在野外,活動比較自由,桑葉茂盛,又容易隱避,所以在男女之大限還不很嚴厲的時代,桑林實是極好的幽會場所。在這裡,誰知道發生過多少浪漫的故事?自然而然,桑林便不斷出現於愛情詩篇中。可以說,在《詩經》的時代,桑林已經有了特殊的象徵意味。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先桑林中那種自由自在的愛情遭到了否定。桑林成了女子拒絕男子愛情的場所。所以「羅敷」的形象成了美和情感的因素,同時代所要求的德性的結合。

《陌上桑》的母題淵源與發展:

中國古代的北方盛產桑樹,養蠶業也相當發達,每當春天來臨,婦女便紛紛採摘桑葉,《詩經‧魏風》的《十畝之間》,對其情景有生動的表現。由於采桑之處女子很多,所以,其地也往往成為男女戀愛的場所,《詩經》中所吟詠的「桑間上」之地,便是如此。由此,也產生了許多有關採桑女的傳說故事,其中的一個主要母題,就是一過路男子向一採桑女子求愛。上古的大塗山女傳說,春秋的解居父傳說,國的秋胡妻傳說等等,都是具有這種母題的故事。《陌上桑》則是這一母題在代的變奏(辛延年的《羽林郎》其實也是這一母題的變奏)。不過,和前此的具有這一母題的傳說故事相比,《陌上桑》更富於浪漫性和詼諧性,體現了漢代文學的長足進步。

據《烈女傳》和《西京雜劇》所說:秋胡新婚方三月,即辭家游宦。三年後錦衣還鄉,路上遇一採桑女,見而悅之,進行調戲,遭拒絕。回到家裡,方知剛才那位女子原來是自己妻子。其妻也明白了真相,對丈夫的不良品性十分怨恨,於是氏赴水而死。

《陌上桑》五言樂府詩,在短短的265字篇幅?,通過完整情節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長期以來為人們傳誦。其內容與「秋胡戲妻」的記載有某種相似。與秋胡故事相比,《陌上桑》內容有兩處顯著不同,一是羅敷樂觀、機智的性格,二是作品故事喜劇式的結局,因此,儘管它與秋胡戲妻故事有一定聯繫,但它又完全是一首獨創的作品。這篇作品既滿足一般人喜愛美麗女子和浪漫故事的心理,又不在這方面過分展開,以順合社會的正統道德觀;同時,在以夫妻關係的倫理愛否定邂逅的浪漫愛時,又避免了枯燥無趣的道德說教,和破壞和諧氣氛的嚴重結果(如「秋胡戲妻」故事中秋胡妻的憤而自殺)。它以浪漫性的描寫開始,以詼諧性的喜劇結束,所以得到人們普遍的欣賞。

《陌上桑》一名《艷歌羅敷行》,又名《日出東南隅》,是一篇喜劇性的敘事詩。秦羅敷是〈陌上桑〉與〈孔雀東南飛〉其中都出現了的人物,發生在末至三國時期。《上桑》與《孔雀東南飛》是樂府民歌中的最優秀的作品,也是敘事詩的代表作。如果說《陌上桑》是樂府民歌中虛構性敘事詩的代表作,那麼《孔雀東南飛》就是樂府民歌中紀實性敘事詩的代表作。後人把《孔雀東南飛》與朝的《木蘭詩》及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

《陌上桑》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很大的影響,後世大詩人包括曹植陸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至少有二十幾位都寫過《陌上桑》這一類的主題。李白在其〈子夜歌‧春歌〉中也提到過羅敷:「羅敷女,採桑綠水邊。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蠶饑妾欲去,五馬莫留連。」曹植《美女篇》及杜甫《麗人行》最為突出。杜甫的《麗人行》在描寫手法上全學《陌上桑》。後來的京劇、地方戲,都演了以《陌上桑》的情節為基本內容的一些劇目,不過這些戲的名字都不叫《陌上桑》。

有《秋胡變文》。劇中主角羅梅英剛結婚三天,丈夫秋胡就被勾去當兵。梅英在家堅貞自守,歷盡了千辛萬苦。十年後秋胡得官回家,在桑園偶然相會,夫妻已不相識,秋胡竟「倚強凌弱」,把她當人家的妻子調戲。當梅英知道這就是自己盼望多年的丈夫時,她氣憤極了,堅決要討休書,最後婆婆以自殺脅迫,她才認了丈夫。全劇充滿喜劇色調,但又寫出了婦女的不幸遭遇,謳歌了她們的反抗精神。語言本色,成就較高,今仍在舞台演出。

中國元代雜劇君寶著〈大夫秋胡戲妻〉是典型的以家居附近作為試煉人性的場所,描寫春秋秋胡國任光祿大夫,二十餘年後,返里省親。其妻羅敷自秋胡離家,立志堅守,與婆婆靠農桑度日。秋胡路過其妻,因相別日久,不便貿然相認,遂以帶書人為名戲之。氏不識,憤而逃歸。秋胡至家,羅敷始知為己夫,羞憤自縊,秋胡母子急救。母責,使賠禮,夫妻和好。

京劇、劇等很多劇種均有此劇目。〈武家坡〉的薛平貴之戲妻、〈梅龍鎮〉中的戲鳳,都是環繞著有權力者的戲弄行為發揮的。京戲的〈桑園會〉就大大的不同,秋胡返家在桑園遇其妻,不敢冒然相認。他唱道: 「見一位大嫂手攀桑,前影好似氏女,後影好似我妻房。本當下馬將妻認,錯認民妻錯非常。」秋胡是在已知其妻的大前提之下,調戲其妻。加強了喜劇效果,所以秋胡在確認其妻身份後,仍云: 「想我秋胡,離家二十餘載,不知他貞節如何,看這桑田,四下無人,我不免調戲他一番,就是這個主意。」調戲中有試煉的意味,而秋胡妻嚴詞拒絕之後。秋胡復云「哎呀且住,調戲了他半日,並無半點春心。這便怎麼。有了,不免取出馬蹄金一錠,倒要試試她的貞節。」一而再,再而三的試煉,與其說是對其妻的不信任,不如說是延展「戲弄」的時間,使秋胡戲妻的「戲」字的意味更為濃厚。觀眾與秋胡都是同處於全知的觀點,只有秋胡妻一直處於不知的狀態。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100227459&aid=3491918

 回應文章

SherriHylton
2021/12/20 15:26
Absolutely fantastic posting! Lots of useful information and inspiration, both of which we all need!Relay appreciate your work. taweez for attraction (sherrihylton@tutanota.com)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中華文化
2009/12/23 14:30
中華文化不只溫柔敦厚,也浪漫天真。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0-01-21 01:31 回覆:

感謝您的回應!

這位說書人的代言角色,扮演得非常成功。

葉慶賢 岳飛詞〈滿江紅‧寫懷〉(m100227459) 於 2012-12-21 20:39 回覆:

 從〈陌上桑〉到〈薇閣〉──拿權利當春藥的後果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這一段文字是深植於中華民族文學土壤的情感基因的圖譜之一。羅敷的美貌,在作者神妙的筆下表現得動人心魄,令人神往。

羅敷朝時邯鄲五龍崗羅敷氏之女,能歌善舞。嫁邑人王仁王家令。敷出採桑於陌上,王登台見而悅之,因置酒欲奪焉。敷善彈箏,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王乃止。她是平民女性美的化身。擁有著異乎尋常的外在美,卻不恃羅敷喜蠶桑,勤勞而貴;面對擋不住的誘惑,堅持「我志巍然不動」的心性與人格。〈陌上桑〉,羅敷機智,美而不亂的品性展示到了極至,至今,羅敷的形象依然熠熠生輝

全詩刻意透過文字表現羅敷之美,整首詩的重點不全然在羅敷婉拒使君之貞行上,對羅敷美色的描繪使全詩帶著美的律動。對話像在開玩笑,有來有去地調侃著,簡直可以看到滿不在乎而又暗藏凜然的風情。調情時代有一大特色,即「只溶在口,不融在心」,倘若有誰真的把它當成一回事,乃至鬱結心中,耿耿於懷,也就不要奇怪「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我自己」了。

羅敷像一個現代女性,將自己「武裝到牙齒」之後,去地廣人稠處等待觀眾。是觀眾就得有個距離,只可遠觀不許靠近,所以首先登場的行者、少年、耕者、鋤者、來婦,都必須立於一道無形的防線之外,受到誘惑耽誤了工作,也只能互相怨怒。羅敷反而安然自在,因為觀眾中沒有令她可以芳心暗許的,構不成「不安定因素」。

一個有分量的觀眾出現了。「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何等的氣派;「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何等的膽魄。自以為優秀之男子之所以敢於穿越防線而不怕冒犯女人,因為他主觀地認為:那是女人的期待(男人的評價決定著女人的價值取向與標準)。以為:不管怎樣出色的女人,她的價值仍要男人的愛情來成全。權利似乎是最好的春藥,有了春藥就當然要色。使君似乎以為:他就是成功的男人,散發強烈費落蒙的雄性魅力,會讓女人心中升起被擁入懷的渴望。

可是,女人對於男人的愛情卻只會削弱她的價值,甚至陷入沒頂之災。不論如何堅強有力的女人,一旦進入愛情格局,就只能處於劣勢、被動,只能期待而不易有所作為。何況使君原本有婦,本不是堅貞之輩,假如羅敷答允了他,結果只會是片刻的歡娛,終身的落寞。兩難之中,羅敷福至心靈,描述起其夫婿來,言其夫婿殊,以此方法武裝、保護自己。

今日社會婚外情的主角不論是男方或女方,下場似乎都不好。若有「女人」喊出「不要你負責」,有那位「使君」忍得住?政治人物一旦鬧出婚外情之緋聞,與與女性友人前往汽車旅館,固然硬拗者有之;但是顧念仕途者則儘量保持低調,鞠躬道歉,坦承他因餐敘時「一時衝動迷失,理智昏亂,意亂情迷」,晚餐後「前往不該去的地方」,做了不該做的事,深感愧疚。要閉關自省數天,希望能夠給家人一點修補的空間,也要向家人、選民、社會致歉。衡之古代之使君,難免令其有生不逢辰之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