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主奴之別的中國文化
2022/01/29 04:02:56瀏覽965|回應0|推薦19

蔡正元面對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挫敗,給了說法:"國民黨是親信當家的分裂政黨;民進黨是派系分贓的團結性政黨".這種解讀,將中國和西方國家的政體說得很正確.中國不能實施民主制度的根本理由,就是中國自古至今都是君主專制的政體,這種政體就是主奴的社會,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社會的普遍現象.

即使是杜甫劉禹錫,也只是得不到重用,發發牢騷而已.如果他們得到重用,那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時還有"路有凍死骨"的悲嘆嘛!會做的就是:將那些低端人口趕到農村去,中國一片繁榮富庶

一.中國的專制政治

中國的歷史很好讀,每個朝代如果能撐較長的時間,那就是:先有治世,接著:外戚亂政權臣亂政宦官亂政籓鎮割據,最後中國長期大亂,分崩離析,再被新的朝代統一,歷史再循環一遍.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就是"親信當家".所有得到政權的開國君主,首先都會廣納天下豪俊之士幫他奪天下,等到拿到政權,除了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外,其他都是"狡兔死,走狗烹.",將天下豪俊之士斬草除根,留下為其效命的蕭何,曹參,幫其治理國家.

蔣介石就被批評:只會用黃埔系的庸才,和國民黨幹部的奴才.中國大陸丟了,到了台灣,人死茶涼,泛國民黨徒眾還是失去政權,同時淪為中國共產黨台灣支部,甘願成為走狗

在國民黨統治台灣時,台灣是國民黨的.誰夠資格"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自然是掌權者和其親信.而那些從中國大陸跟隨來的難民,就是喝湯的分.同時還要感恩戴德,銘記一生;至於台灣人,那是草民,只配和中國難民,一起供養主子,當個奴隸

只可惜近代中國貧窮落後,從清末的推翻滿清開始,所有逐鹿中原的霸主,都仰賴境外勢力的支援扶持.國民黨為何會失去中國的政權?就是本身腐敗,再加上美國斷絕軍和經援

到了台灣,韓戰後,美國再度和經援臺灣,但也扶持接受西方民主思潮的中國人和台灣人,和國民黨競爭,最後讓國民黨失去政權.同時讓泛國民黨系的政黨,逐漸在台灣日趨式微.

泛國民黨系的這些後蔣時代的群雄,和他們的親信,及群眾來說,他們無法忍受:不再是"台灣是國民黨的"的政治環境.所以他們一方面懷念兩蔣時代,一方面藉"反台獨",投向中共.

可能是 3 個人和文字的圖像

他們還在懷念過去的美好時光,不能接受那些都是在兩蔣專制獨裁時代,保護下的抄襲模仿罷了!

當時代走到今天,四海一家時,你會發現全世界各地都是人才濟濟,就是在台灣也是新人換舊人.

這就是方芳和眷村兄弟們在中國春晚表演的節目

這些中國台灣人讓人不屑的就是:在中國"跪共",批評台灣的一切;但是絕不敢放棄台灣的國籍,戶籍,和醫療保險,...,等福利.

二.西方的民主政治

當蔡正元說"民進黨是派系分贓的團結性政黨"時,他該看看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哪個國家的政黨政治,不是"派系分贓"?當西方國家政府希望切斷中國的紅色供應鏈時,他們本國的資本家,企業家,和政府同心嗎?所以每個國家裡都有從左至右的政黨,和不同的聲音.這時"得民心得天下".

你觀察台灣的選舉文化,你會發現:

幾乎民進黨執政的地區,國民黨很難拿回來;同時當民進黨地方選舉分裂投票時,他的支持群眾會分散支持各自的派系.民進黨群眾的特色,就是不會支持背離民進黨理念的政治人物

所以一個以中國文化當基礎思考的人,習慣說"前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事實上,這些人已經被他們的選民唾棄了.這些人如果再"東山再起",要勝選,只有掌握泛國民黨系的票了.

當你看到蔡正元的這種哀嘆,只能替這些兩蔣帶來台灣的難民感到悲哀.這些人和今天的中國人一樣,靠"歌頌主子的榮華富貴生活",和"嘲笑世界各國都是貧窮落後",來自抬身價,自我安慰.他們靠無知活下去

對台灣的了解

1.國民黨從中國帶來的黃金建設台灣.

奇怪的是,這些人怎麼沒想到:國民黨擁有龐大的黃金,他不會拿去買武器,和當軍餉養軍人,和中共逐鹿中原嗎?

2.台灣人都是學醫和農的,如今台灣科技產業的成功,都是中國人的貢獻,和台灣無關.

這些人,該去將台灣的產業查一遍,看看是否真是如此?恐怕真相是比例問題罷了!

這些人完全不知道

台灣是清朝自強運動時最成功的省份,到了日治時代,是日本天皇直接管理的殖民地.

對日本來說,他對殖民地的理念,就是要併入版圖,和歐美列強不同.所以日治時代,台灣已經進入工商業社會,不要說別的,台灣當時的流行歌曲,是廣受閩南及世界各地閩南華僑的喜愛;

*1933年,因《月夜愁》流行成名的周添旺,以24歲年紀,進入哥倫比亞唱片會社,擔任企劃製作,但是仍持續詞曲創作。因為時值日治時期,為符合社會需求,《河邊春夢》除了製作台語版外,也以日文版面世。而名為《新夜花》的日語版與台語版的河邊春夢皆由日籍歌手松原·靜韻演唱。

等到韓戰後,美國援助日本,南韓,台灣.台灣在原來的輕工業基礎上,發展重化工業,進而到資訊產業,造就了今天的榮景.

( 時事評論政治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ulian2021&aid=17135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