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發現黑冠麻鷺食蚯蚓、蜥蜴及築巢育雛
2022/05/24 04:11:36瀏覽2640|回應1|推薦20

到台北都會幾座公園散步閒逛的人,應該常常會看到黑冠麻鷺這種大鳥佇立在水草、灌木叢邊及綠地上的覓食身影。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棵大榕樹下就發現了大片鳥糞,依線索「按圖索驥」,果然發現了頭頂的高枝上,黑冠麻鷺用細枝築成的窩巢,還看到巢中已育成的三隻雛鳥。

上,黑冠麻鷺與喜鵲同在草坪覓食;下,黑冠麻鷺在大榕樹上築巢育雛。

到台北都會幾座公園散步閒逛的人,應該常常會看到黑冠麻鷺這種大鳥佇立在水草、灌木叢邊及綠地上的覓食身影。園區裡人來人往,牠們雖然不像鴿子已習慣走入人群中討食的無所畏懼,但也似乎也不像其他鳥雀對人類顯得那麼「大驚小怪」,過度驚慌,只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牠們相當老神在在,專注於覓食。看來,已逐漸適應了都會公園的生活環境了。

圖上及下,黑冠麻鷺亞成鳥、夜鷺幼鳥均羽色混雜。

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英名:Malaysian Night Heron;鸛形目(Ciconiformes)鷺科(Aredeidae),以蚯蚓及昆蟲為食。因夜鷺的幼鳥,毛色棕、白混雜,初期賞鳥者或易混淆;夜鷺成鳥羽色為藍白兩色,就十分容易區分了。

上,黑冠麻鷺成鳥與栗小鷺同是棕色羽,但喙基及冠羽與下,栗小鷺有別。

早期,我不明所以,經查相關鳥誌比對,還一度把牠當成為同是鷺科別名田車仔、紅雞仔的栗小鷺。因為體色相近,不同的是,黑冠麻鷺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是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

上,黑冠麻鷺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且面積較大。雌鳥相對色澤較偏棕色且不明顥。

而黑冠麻鷺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頭頂、枕部的羽毛有延長的黑色飾羽;但雌鳥眼睛的周圍色塊小且偏棕色;成鳥整體羽色為棕色,與栗小鷺(無冠羽)同是棕色,很難區分。後來,還是經過請教賞鳥界前輩,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園方貼的告示,指出有黑冠麻鷺在園內樹上築巢。

很早之前就在榮星公園靠五常街的入口處的矮牆上,看到園方貼的告示,指出有黑冠麻鷺在園內樹上築巢,屬於稀有受保護鳥類,請遊園人勿驚擾。

常有機會去園區走走;夜裡,散步在公園的小徑間,更時常也會聽到樹木的枝葉間傳來低沉的咕~咕叫聲,但在夜色裡眺望,什麼也看不到。心裡總保留了一份想一窺究竟的好奇。

「按圖索驥」,果然發現了黑冠麻鷺在一棵大榕樹上的巢。

因為之前有了都市「燕」遇的經驗,當你發現某一樹下有許多鳥兒糞便的痕跡時,就代表有跡可循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一棵大榕樹下就發現了一大片的鳥糞,依線索「按圖索驥」,果然發現了頭頂的高枝上,黑冠麻鷺用細枝築成的窩巢,還看到巢中已育成的三隻雛鳥。總算有一種印證發現的喜悅吧。

在榮星公園發現黑冠麻鷺的巢及育雛活動。

初期,對一個在都會生活周遭觀鳥的新鮮人而言,很興奮有了這樣的一個發現,也算是滿足了許多日子以來心中一直不知鳥巢在何處的一份疑惑吧。

但我並没有許多賞鳥迷們要長時間觀察鳥兒動態的執著,也没有記錄鳥兒一舉一動的企圖和餘裕。很珍惜這次大自然巧遇的安排,正如園方的立牌所標示的,可以觀察、攝影。但為了避免引起更多人的注目,造成野生鳥類不必要的困擾和驚嚇,我不便久留守望,只期待下次有空再經過的時候,能過來適度的探望吧。

確實,後來幾次刻意經過發現,幼鳥已漸茁壯,能離巢活動了。

在新生公園及植物園均發現黑冠麻鷺的巢及育雛活動。

有了初次觀察黑冠麻鷺鳥巢的經驗,後來,因經常在都會公園走動,在大安森林公園、台北植物園、中正紀念堂及新生公園,陸續多次發現黑冠麻鷺的巢,還正巧看到親鳥回巢換班及育雛,並及時拍攝留下抓住了親鳥育雛的紀錄。

捕捉黑冠麻鷺啄食蚯蚓、蜥蜴的剎那。

許多人在台北都會公園,已習見到黑冠麻鷺這種大鳥佇立在草坪綠地及灌木叢邊覓食身影。但要巧遇看見牠們啄食蚯蚓、蜥蜴的剎那,仍是要機緣巧合吧。當然,通常會有些距離,你也得準備好適當的相機鏡頭,才能及時把握留下畫面吧。

黑冠麻鷺在圓山公園有台灣藍鵲標誌牆邊的草地覓食。以蚯蚓及昆蟲為食。

附錄-黑冠麻鷺基本資料

黑冠麻鷺(學名:Gorsachius melanolophus),英名:Malaysian Night Heron;鸛形目(Ciconiformes)鷺科(Aredeidae),以蚯蚓及昆蟲為食。又名黑冠鳽或黑冠虎斑鳽,亦有地瓜鳥和大笨鳥(因其平時行走速度緩慢略顯笨拙)的別稱。中等大小,分佈在亞洲南部、東部和東南亞,在印度、中國、台灣和菲律賓等一帶繁殖。

黑冠麻鷺亞成鳥頭部為黑色且有白斑,羽色為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

成鳥有黑冠、面孔和脖子為紅棕色,背部為黑暗的紅棕色,腹部有細條紋,翼黑。亞成鳥頭部為黑色且有白斑,羽色為灰棕色有黑和白色斑點,並且下部有斑紋。

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母鳥眼睛四周至鳥喙基部為淡黃色偏淺咖啡

黑冠麻鷺雄鳥眼睛的周圍及喙基部為藍色,雌鳥則為淡黃色偏淺咖啡。

黑冠麻鷺曾是台灣稀有鳥類(經保育漸普及)。站立時大約47公分高。棲習於森林裡並常夜間活動,遇警時會伸長脖子擬態,在繁殖期入夜後會站在樹枝上向四方大聲鳴叫。

(資料取材自賞鳥相關網站)

(本文圖原曾在天空部落格發表,因天空部落公告關閉,重新整理轉移UDN再發表)

延伸閱讀

<都會賞鳥>大安公園蒼鷹、五色鳥為生態保育聚焦(向生態尖兵李建興致敬)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922918

<旅遊花樹記事>大安公園島榕果熟邀鳥 綠鳩討喜 松鼠串場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4520557

<都會賞鳥>木棉花邀鳥的盛宴外一章-白鷺蒼鷺閒雲野鶴篇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384825

<都會賞鳥>水鳥映波光—大、小白鷺、蒼鷺及高蹺鴴(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系統要停擺......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954131

<心靈觀想>漂泊的候鳥一顆不安定的靈魂(附詩作-鳥蹤)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1242520

<都會賞鳥>閒話鶇鳥 橙頭地鶇、台灣紫嘯鶇、鉛色水鶇、赤腹鶇、白腹鶇、烏鶇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5348280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ong2020&aid=174460687

 回應文章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5/24 09:55

中子(東籬居士)(jong2020) 於 2023-11-03 15:46 回覆:
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