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碧天千里映澄波 - (2019.12.04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展)
2019/12/04 22:18:46瀏覽579|回應0|推薦0

「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展覽

2019年11月22日起至2020年2月8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中山畫廊展出

藝術家陳澄波過世後留下不少收藏品,在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保存、修復後,如今將他收藏的書畫展出,呈現陳澄波與嘉義、東京、上海書畫家的互動。

在台灣美術史上,陳澄波具有無可忽視的地位。1924年他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6年以油畫作品「嘉義街外(一)」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為第一名台籍畫家入選此展。

1929年,陳澄波前往上海任教,與當地的畫壇名家多有交流互動。1933年回台後,除了組織畫會、推動在地美術教育,陳澄波融合歷練與體悟,盡情地發揮自我風格,留下大量以故鄉嘉義為主軸的畫作,留下時代的面容。

陳澄波過世後留下許多珍貴收藏,經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保存、修復後,得以展現世人面前。這些書畫作品不僅是陳澄波的藏品,同時也是濃縮著20世紀初期藝術家的交遊狀況,藉此可看見台灣美術發展的多元特質。

國立歷史博物館今年舉辦「線條到網絡—陳澄波與他的書畫收藏」,從「線條」出發,展出書畫作品及陳澄波作品共114件,將陳澄波所藏書畫為經,交遊為緯,藉由翰墨因緣,呈現陳澄波與嘉義、東京、上海3地書畫家的互動。

陳澄波以西畫聞名於世,但出身於書香世家,受到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的教育,讓他得以接觸書畫作品,從中觀察不同畫家處理線條的特色,轉應用在作品之中,以此作為處理肌理的手法,讓他的筆觸擁有強烈的線條。

為落實文化部推動「重建藝術史計畫」,史博館與國立國父紀念館攜手合作,並向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台灣文學館及多名藏家,出借114組件作品促成這項展覽。

展品以陳澄波生前與同好交流,所受贈的收藏為主;輔以陳澄波個人作品,以及他與家族成員的書法習作、手稿等。展覽有別於以往陳澄波作品展,透過其個人收藏的視野,提供觀眾對陳澄波所處的藝術氛圍與歷史網絡,一種嶄新的觀察與解讀。

 

陳澄波(1895年2月2日-1947年3月25日),嘉義人,台灣日治時期及戰後時期油畫家,決瀾社和藝苑繪畫研究所成員。1926年以一幅《嘉義の町はづれ》(現稱為《嘉義街外》)的作品,入選第七回日本「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簡稱「帝展」), 這是臺灣人首次以西畫跨進日本官展的門檻;其後又數度入選「帝展」和其他各項展覽。1947年,二二八事件期間作為談判代表,最終遭國民政府軍隊羅織罪名,槍決於嘉義火車站前,享年52歲。

 

澄波(陳澄波)作畫妙入神,名標帝展良有因

玉山(林玉山)下筆見天眞,匠心獨運巧調均

凌煙應許寫功臣,清蓮(徐清蓮)淡描含精勻

味同飲水不厭貧,芾亭(朱芾亭)潑墨求推陳

畢竟憂藝不憂貧,毋須設色稱奇珍

東令(林東令)思巧法且純,錯落瀟灑猶堪親

德和(張李德和)女史意出新,雅繪蓮蕙質彬彬

畫梅時與竹為鄰,一枝點綴十分春

秋禾(李秋禾)年少藝絕倫,海國汪洋獲錦鱗

雲友(盧雲生)寫景超凡塵,幽邃直欲闢荊榛

或花或鳥或山水,傳燈傳鉢與傳薪

此日大羅欣聚會,宛同鸞鳳並麒麟

佇看藝運蒸蒸上,後起錚錚代有人

 

林臥雲〈畫中八仙歌〉

林玉書(1881年-1964年),字臥雲,號香亭,又號六一山人,臺灣嘉義水上人。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返回家鄉行醫。而在家鄉行醫的同時,也參加嘉義各個詩社(茗香吟社、羅山吟社等)。著有《臥雲吟草》、《臥雲吟草續集》等書。此外他詩書畫俱佳,擅長畫松竹,也喜歡養蘭花、下圍棋。

 

和氣生祥所養者大,渾元無外與物為春

蘇孝德對聯

蘇孝德 (1878—1943)字朗晨,號櫻村,嘉義西堡美街(今成仁街)人。先世蘇半城於乾隆間自閩渡臺,墾荒興業。四傳而至孝德。日據後,畢業於國語傳習所。1904年補用為嘉義廳通譯,1907年任嘉義廳區長,兼攝山仔頂、臺鬥坑兩區長。1913年依願解職。孝德自少即受漢文教育,善行書,詩文燈謎俱工。嘗加入茗香吟社;1923年與賴雨若、林玉書等邀嘉義廳下羅山吟社、玉峰吟社、鷗社、菼社、鷇音吟社等十詩社,合為「嘉社」。不置會長,而設專務一人,常務三人,理事、評議員等若干名,被推舉為首任專務。翌年四月主持五州(時全臺政區劃分為臺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五州)詩人聯吟大會於嘉義市公會堂,集全臺六十七社詩人231人於一堂,並遊覽阿里山,分韻賦詩,極一時之盛。其詩多詠物及懷古寫景之作,惜未曾結集流傳。1943年卒,年六十六。

 

白鳥閒棲亭樹枝,綠樽仍對菊花籬。許詢本愛交禪侶,陳寔人傳有好兒。明月出雲秋館思,遠泉經雨夜窗知。門前長者無虛轍,一片寒光動水池 - 蘇孝德書楊巨源題賈巡官林亭

 

黃開元書

劍氣沖霄逼斗寒,為官容易讀書難

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中庸仔細看

黃開元

一盤盤上逐飛颷,摩托周旋未敢驕;舉首看山煙過眼,不知野菜是芭蕉

水社海襍詠之一    曹容  秋圃

「挽瀾室」曹秋圃題

澄波先生為吾臺西畫名家,曾執教於滬上。嘗慨藝術不振,於余有同感,故題此以名其室,冀挽狂瀾於萬一耳,歲乙亥重九日老嫌秋圃并識古諸羅寓邸

林玉山竹石習作

唐·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爲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我骨瘴江邊

陳澄波書

陳澄波書「鄭文公碑」

李種玉書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

李種玉(1856~1942),字稼農。清臺北三重埔人。光緒十七年(1891)參加臺北府試,取進縣學;二十年(1894)列選為優貢生。日本治臺後,於明治廿八年(1895)出任保良局幫辦事務囑託,明治卅年(1897)總督府佩授紳章,並被推舉為三重埔保良局局長。明治卅三年(1900)入國語學校擔任教務囑託,教授漢文、習字,提攜學子甚眾。曾與謝雪漁茂才代表臺灣儒士,赴日本參列湯島聖堂孔子大祭;又與林清敦等創設「鷺州吟社」。李氏精書善文,臺北寺廟楹聯,有不少出自其手 。以下詩作由林欽賜《瀛洲詩集》、賴子清《臺海詩珠》、鷹取田一郎《大雅唱和集》、住江敬義《江瀕軒唱和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輯錄編校。

 

陳澄波水墨枇杷

陳澄波之父陳守愚先生的手稿

乙亥(1935年)重陽節為曹秋圃先生惜別紀念照

前排左四曹秋圃先生;二排左四為陳澄波先生

「諸羅小扇」書扇互動說明

用清水寫毛筆字,掃描後上傳手機及展區大扇面上

我寫的「澄波 若淵」上傳到展區的大扇面上

澄波 若淵

放著晾乾,留待他人題寫

「畫屏倩影」AR拍照互動空間

「畫屏倩影」AR拍照互動說明

若淵的「畫屏倩影」

      

   首頁

( 休閒生活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nyiw&aid=13115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