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寧夏》水洞溝史前遺址與明代長城(2)
2014/09/11 21:01:25瀏覽853|回應1|推薦33



 寧夏》水洞溝史前遺址與明代長城(2)

【水洞溝史前遺址】

 第一次1923年法國學者德日進和桑志華發掘,水洞溝遺址
 物件,經過測定其年代約是三萬年前。其上部地層還發現
 了新石器時代遺物和環境變遷證據。水洞溝因此成為中國
 最早發掘兩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中國史前考古的發祥
 地。」



↓ 水洞溝遺址前後經過五次有系統的發掘,發掘地點有九處。
   出土了數以萬計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及新石器時代的石製品
   和大量動物化石。



 因出土石器有歐洲舊石器時代莫斯特文化和奧瑞納石石器
 特點,對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具有重要意義。1988年國務
 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才開放,豎立標誌牌以展示發掘地點,讓人們了解
 水洞溝遺址的文化內涵。

 遺址的大多數在邊溝的崖壁上發現。

 第一處舊石器發掘地點





 ↓岩壁有明顯三層不同結構及顏色,最上層是新石器時期,
   最下層是舊石器時期。





 水洞溝村有許多被挖掘出古物的坑洞





 ↓ 【張三小店】

 1923年法國學者德日進和桑志華,住進水洞溝村張梓經營
 的「張三小店」,開始了發掘考古的工作。

 「張三小店」原為張梓父親所開車馬店,據說當年水洞溝
 幾無人煙,「張三小店」是唯一人工建築。在這個小店裡,
 德日進和桑志華推翻了西方學者認為「中國沒舊石器時代
 文化」論斷。



 住戶樣貌 窑洞





 地洞





 後期住房






--------------------------------------------------

【明代長城】

 水洞溝遺址北方是東西向綿延的明代長城,有烽燧、藏兵洞、
 溝壑、墩台、城堡,等軍事防禦建築。

 中國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立體軍事防禦體系。

 用黃土夯築的長城像一條巨龍,從西方黃河東岸經水洞溝
 蜿蜒東去。

 長城以北是鄂爾多斯草原、毛烏素大沙漠,長城以南是
 水洞溝盆地。

 站在長城上面放眼四望,黃河、長城、沙漠、草原
 盡收眼底,令人嘆為觀止。

↓ 從這裡走向明長城



 沿著明長城而走,有時伴著明亮湖泊,有時伴著草原,
 有時是廣袤的黃土。

 在豔陽下走著走著,不知還要走多久,不知我將看到是
 什麼。

 後來才知走在「紅山堡大峽谷」中,去到難得一見的
「藏兵洞」和「紅山堡」













 長城墩台







 這一路上乘驢車 駱駝車 也乘船 這船建造像一棟房子







 









↓ 喘口氣,回頭看看我已走過的地方




  ***** ***** ***** *****
【藏兵洞】

 紅山堡大峽谷中,有多處土洞蜿蜒曲折於懸壁中,
 洞內分岔有如迷宮,裡面有糧倉、水井、廚曌灶、
 兵器室及陷阱等,這就是「藏兵洞」。















 洞內路徑





       
  ***** ***** ***** *****
【蒼勁紅山堡】

 水洞溝遺址東方約15公里台地上,坐落著一座古城堡,
 史稱「紅山堡」,是明長城屯兵之城。

 走在紅山堡大峽谷中,經過了「藏兵洞」。
 在烈日當空下還要走一段路,才到達「紅山堡」。
 最是艱苦。

 在歷史上肩負守衛長城重任。
 平時是內外各族商貿交易活動場所。

 現在的「紅山堡」,雖然歷經戰火摧殘和歲月剝蝕,
 但城牆依然完整高聳,宏偉城門依舊完好屹立在位。



 ↓ 紅山堡出城城門內面  





 ↓ 紅山堡出城城門外面 



↓ 遊客都從這洞口出來 而進入這紅山堡





↓ 紅山堡內有一座長城博物館 





 出了紅山堡城門,須再走一段路,再過這道長城之門,
 就是所謂的「塞外」了。



 回頭再看一眼左上角的長城之門,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


------------------------------------

 史前遺址、邊塞古堡、長城烽燧、藏兵洞窟,
 記錄了三萬年來人類活動的軌跡。

 這些歷史的沉積,讓我領略到大自然之不息、人類之渺小、
 生命之短暫。個人就微不足道了。



 延伸悅讀 寧夏》西夏王陵與文物(1)
   
  李娜演唱 黃土高坡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dekuo&aid=17113661

 回應文章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9/12 17:04

百代過客
萬物逆旅
置身這一片浩瀚及壯麗
人類真如滄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