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如何區分「孩子成績良好的父母」和「孩子成績不好的父母」?—閱讀,從分享開始,貼文拿好書
2010/12/03 15:19:34瀏覽5026|回應0|推薦0

§ 父母的習慣改變,孩子也會開始成長
     在討論孩子的習慣教育之前,我們先來說說「父母的習慣」。到目前為止,我曾遇過無數個孩子與父母親,我在這些親子關係之中,發現到很有趣的事。就像孩子養成習慣之後,會依照自己的習慣生活;父母親也是依照自己的習慣在過生活。有時候,在與父母見面之前,只要先看到孩子,多少都能想像父母的習慣。
    會不斷成長的孩子,他的父母也都有「讓孩子成長的習慣」;一直沒有成長的孩子,通常父母也已經「養成了一些對小孩不良的習慣」。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我們每天都費盡心思努力在教導他們,可是,有時候仍會覺得無力,正因為父母一直有這種習慣,這個小孩才沒辦法改變吧。
    我們身為指導者的人,或是父母、孩子等等,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到「養成對自己很好的習慣」,結果就能讓孩子有所成長。

§ 不用功的孩子,父母會大聲斥責「去給我唸書」
     要一直對孩子耳提面命說著「你去唸書」比較好,或者不要過度叮嚀比較好,這個問題一直處於爭議中。不過,從實際經驗來看,用功的孩子通常父母都不會斥責「你去唸書」這類的話。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是因為孩子成績已經很好了,所以父母不用叫他去唸書也可以啊」,其實並非如此。
     孩子若是每天都被父母追著嘮叨:「你!給我去唸書!」孩子而言,他們就會把「唸書」字聯想到「被罵」、「自己很可憐」、「討厭又麻煩的」的事等等,因此產生負面印象。如此一來,不斷被父母叨唸時,就會愈來愈討厭唸書了。
     相反的,成績很好的孩子,對「唸書」這個字不會有不好的印象。而且,不但不會讓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很多孩子還有「讀書」讓自己獲得稱讚」的錯覺。
與其用非常教條式的方式說教,父母帶來的言語「印象」影響力更大。對那些成天會把去「唸書」掛在嘴邊的父母而言,那是一種他們自身對孩子的期待。可是,我希望「若是父母真心希望孩子的成績能進步,從今天開始,在家裡請不要再對孩子大罵『你給我去唸書』!
     若是孩子對「唸書」這個字已經留有非常強烈的負面印象,在他面前,父母就要試著用比較有趣或好笑的方式說:「我們來練習吧!」、「現在是受訓的時間囉!」「今天是訓練日」,對孩子而言,「練習」、「受訓」、「訓練」= 好玩,要讓他們覺得很興奮,對學習產生錯覺。雖然實際上是要唸書,但製造出這種錯覺很重要。

§ 成績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能寫出一堆孩子的優點
     在23頁的「檢查表2」當中,若是父母能寫出十個以上孩子的優點,孩子進步的可能性也相對提高。寫不出三個優點的人,就值得擔心了。我們補習班在報名時,會要求家長寫下孩子的優缺點。成績好的孩子,父母總是能寫出許多優點;成績一直沒有進步的孩子,父母會把孩子缺點那一欄整個寫滿。請父母再仔細看看缺點這一欄吧。難道孩子都沒有優點或可取之處嗎?
     如果「靜不下來」是缺點,或許也可以當成優點,因為代表這孩子「很有精神」。還有,若是「好動成性」為缺點,也能說這孩子的優點是「朝氣蓬勃」。或許說來可怕,但孩子的確依照父母的印象而成長。孩子留有被父母否定的印象,代表他受到否定式的教育,若是孩子感覺得到父母認同自己的優點,這孩子就能發揮所長。父母是依照自己的言語方式來教育孩子的。
    因此,為了教出很有自信的孩子,首先父母必須要改變自己的觀點,先從把目光放在孩子的優點這件事開始。

§ 表現好的孩子,父母用守護的角度;表現不好的孩子,父母習慣監視
     有些家長非常重視教育,某些媽媽甚至對學校或補習班的考試範圍,了解到鉅細靡遺的程度。讓我驚訝的是,家長對老師使用的教材以及教學方式非常了解,還會向我提出:「老師,學校是採取那樣的方式教學,但是我不太放心,希望補習班能用這樣的方式教。」諸如此類的要求。
     這不僅表示他們對學校完全不能信任,也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若是家長過於鑽牛角尖,表現得十分神經質,孩子也無法靜下心唸書。
     有個叫做B的中學生曾對我說過:「我覺得我媽媽一直在監視我,害我都提不起勁做事。」這時候,有個叫做C的小學生聽到了,他很開朗的說:「我媽媽一直都在旁邊守護著我」,這件事讓我印象極為深刻。

§ 成績好的孩子,父母會覺得「考試不會有奇蹟發生」
     若是和考生家長聊過,二十人當中,會有十五、六人以上的家長習慣相信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會有奇蹟發生。八成左右的家長覺得考試也能有奇蹟出現。不過,發生在這八成孩子身上的奇蹟,就是任何奇蹟都沒發生。通常,考試不會發生奇蹟。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考出他們在模擬考成績落點的學校。的確,在四月時,有些孩子考上機率只有百分之五,但其中真的有人能夠考中很難考上的學校。在我的補習班當中,的確曾經出現過好幾個這樣的孩子。不過,大部分的例子是他們在一、二月的模擬考時,會考上的機率已經超過五成。若在一、二月考上機率還低於五成,這孩子要考中的機率微乎其微。一直到上考場之前,大概會舉辦七到八次的模擬考,若是一次都沒有考好過,要考上學校的機率還是不大。在這之前,家長懷抱著不可能出現的奇蹟,讓孩子過度期待,我總覺得這樣做孩子不是很可憐嗎?
     快要考試之前,有的媽媽會拜託我:「老師,我每天讓孩子去補習班,請你讓他的成績能夠進步」。一個月內要讓成績突飛猛進,根本是天方夜譚。為了中學考試,有人少則準備二十四個月,多則已經累積三十六個月的努力。對於如此努力準備的孩子而言,若家長認為光靠一個月的努力就能贏得勝利,不是未免完全不顧他人感受,太過一廂情願嗎?其他人在過去的三十六個月裡,不是以敷衍的態度在準備考試,而是非常拼命在唸書。如果真的常常出現奇蹟,對那些花上好幾年努力的孩子來說,豈不可憐?
     成績表現很好的孩子,他們的家長不會相信奇蹟這種事。他們能夠理解,唯有腳踏實地努力準備,才是考上學校的捷徑。


§ 表現不好的孩子,父母最喜歡扯孩子後腿
     遇到媽媽出門買菜時,要經過一兩個小時才會回來,一般會告訴小孩「你要乖乖唸書喔」之類的話。媽媽回來後,通常會習慣詢問孩子在家的狀況。
「你有乖乖念書嗎?」
「有啊!」
     到目前為止的家庭式對話,在成績好與不好的孩子之間沒有差別。可是,接下來的對話就有極大不同。對於不唸書的孩子,媽媽便開始扯他的後腿。
「你才沒有唸書吧。我看你剛剛應該都在玩吧。」
「哪有,我真的有唸書。」
「騙人,那為什麼電視機開著?」
「我念完書之後才看電視。」
「那你手上還握著遊戲機的遙控器?」
「我就說了嘛,我是念完書才玩的啊!」
    就這樣,媽媽不斷拆穿孩子的對話。對於孩子而言,他一定會死命證明自己的清白。至於媽媽,在買完東西的回程中,自己會忍不住想著「這孩子一定沒有乖乖念書」,心裡也會盤算等一下要怎麼罵他。所以不管孩子說什麼,肯定都會挨罵。這種媽媽也會想著,當這孩子反駁時,自己要如何回應。而孩子通常也會絞盡腦汁的想著,要如何騙過媽媽自己沒有唸書的事實。一旦這種劇碼常常上演,孩子的腦筋也會愈來愈靈活,拼命為自己找藉口。
    這種情形之下,孩子不唸書的可能性相當高。不過,重要的不是證明孩子沒有唸書這件事。家長應該要去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唸書」才對。不用去證明孩子沒唸書這件事,反而是要把心力放在如何讓孩子肯唸書。對於孩子而言,與其把腦筋放在找藉口這種事上,不如用在讀書上才正確。
    最後,親子雙方都把心力放在這些完全不重要的事情。如此一來,和會唸書的孩子相比,兩者之間的差距就更大了。因此,媽媽得先停止拆穿孩子的謊言,讓親子關係獲得改善。就先從這一個部分開始著手吧!



 ↑ 以上文章摘自 《父母習慣決定孩子成績》/大好書屋

 《父母習慣決定孩子成績》書封.jpg

延伸閱讀

  借鏡芬蘭,給孩子適才適性的教育

  雙親不能只考慮自己


★2010/12/3~12/14,來參加
udn部落格「閱讀,從分享開始」FB貼好文活動,
就有機會獲得 :
《圖解芬蘭教育成功的祕密》
《囧爸媽爆笑日記:兒童教養不簡單》
《父母習慣決定孩子成績》
《髒小弟(雙語繪本附CD&隨讀迷你小冊)》
《迷糊妹(雙語繪本附CD)》等好書喔!

~快點我看活動辦法~


 

閱讀從分享開始,快上fb分享好文,送你親子共讀好書喔!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liopolis2009&aid=4635289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3 19:03 【udn】 我還找到這個!父母 成績 決定 習慣 孩子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