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與諸神對話》1
2017/12/29 16:51:57瀏覽290|回應0|推薦0

作者:凡夫
目前在科技大學擔任教職,1963 年出生於台灣。
踏入社會後隨波流轉,心思愈趨複雜,身體越來越差,
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上身,這才發現人生如朝露、
如螻蟻那樣的短暫而脆弱。為恢復健康而學拉筋拍打,
而引發自發功,程度逐漸加深,在某次強力練功之後,
竟然連上〈耶穌基督〉通靈,過程千迴百轉難以盡述。

自問這是真的嗎?是否精神錯亂?還是潛意識搞的鬼?
為了釐清真相準備一支錄音筆,錄下每次的通靈談話,
心想如果是來胡亂搗蛋,就用錄音方式抓祂的小辮子,
不知不覺錄了年餘,愈覺得這些都是溫暖智慧的語言,
本書是根據謄錄文稿一年多編輯而成,未來就隨緣吧。

祂們說:
這世界將有根本性的轉變,從內在產生,
要靠許多人內在自我覺醒的狀態而達成。

──約書亞
我是約書亞,今天要講〈宇宙的奧秘〉。
宇宙是無窮盡的時間、無窮盡的空間,
從物質界的身體來看,我們會發現,
你把時間往回找、往後找,都找不到盡頭。

你們的科學會說:宇宙可能有一個起點,
之後有一個大爆炸,再形成現在的宇宙。
但是這個爆炸其實不存在,這是個假想。

你們說,時間會往前一直延續到無窮遠的過去,
空間會不停向外擴張。所以你們就有一個問題:
空間到底向哪裡擴張?向虛空擴張會碰到另一個問題,
除了這個已知的物質宇宙之外,還有其他物質宇宙嗎?
除了這個物質宇宙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非物質宇宙?
答案都是有。可是從你們手上掌握、現有的技術來說,
基本上你們不知道,比如說,到底我約書亞在哪裡呢?
你們的技術偵測不到,至少目前偵測不到。

只要你透過某些練習,即使這樣子凝重、稠密的身體,
還是可以很順利達成聯繫,不需要靠其他高科技設備,
這也是許多科學家不能理解,為什麼僅僅是透過練習?
也許是你們的〈通靈〉之類。物理學、化學發展了這麼久,
卻無法達成到同等的效能,挺怪的,可是也不要覺得奇怪,
以前可能需要經過許多艱苦、困難的訓練,才能具備天眼─
第三眼的功能。但現在可以直接透過鏡頭、透過攝影設備,
來看到氣場,這就是一種進步。以前以為是神話、是胡說、
是妄想,現在都可被證實確實存在。即使是你能看到氣場,
看到〈氣〉,也只是邁向非物質世界的第一步旅程而已。
後面還有需要更進一步的發展,所有一切都可以瞭解的,
但是依你們目前的發展,是不夠的。

有人說地球要經歷一個轉變,這是真的!在你們眼裡看來,
地球是物質構成的,內部有鐵核等等,萬物在表層地殼上,
可是地球本身也具備意識,像太陽具備意識一樣。
人類命名做蓋婭,大地之母—地球的母親。

地球意識就是所有的生物、礦物、海洋、河流的集體意識,
叫地球意識。祂本身也需要進修、進化,也有自己的進度。
這轉變會在適當的時機到來,祂也要從一年級變到二年級、
二年級變到三年級…在星球演化過程,這是必然的。

有更大更大的存有意識不停進化。為什麼要進化?
這是原始的覺察叫〈太初或渾沌〉靜止毫無進展,
很久很久沒變化,本身小小集中,依測不準原理,
使這個太初集中形成單獨的意識,像碎形一樣,
原始靈魂從祂的母體剝離開來,就是這樣過程。

太初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無從追究,
有一天因為真空的漲落,使某些東西剝離了,
你可以把祂當成一個新生命誕生了。
這個靈體誕生了就離開母體,好像小孩離開家,
他一面想離家、一面又離不開,因為家很溫馨、
很溫暖,但小孩長大嚮往向外探索,使他離家。

然後當我投生在岩石裡、水裡,要去體驗體會,
體驗新世界的酸甜苦辣,就是最最原始的渴望。
我約書亞體驗過很久很久了,算比較早很多的。

我體驗各式各樣的狀況後又重新找到我之所來、
我之所源,找到天父,回到原來已跟最初不同,
好像小孩離家去工作、冒險、探索到四五十歲,
探索夠了就回家,帶回很多很多跟之前不同了。

這就是靈魂來體會各樣的經驗,濃縮提煉經驗,
再回饋到你真正的本體,探究到最後你會發現,
所有的不同個體、靈魂其實都來自同一個源初,
最初的太初—不一樣了,因經驗影響太初本身,
這是祂允許一個個的靈,從祂身上剝離的原因。

祂本身就要去經歷,但是這個太初能量太大了,
不管祂灌注哪裡都沒有存在能承受太大的能量,
所以祂只能一點、一點,一小點、一小點學習,
我,約書亞所承受的基督能量,以地球人來說,
這能量還是太大了,即使祂沒全部灌在我身上。

絕大部分修練有成的人,承受愈大靈的力量,
他的生命愈短,所以想要活得愈久就愈困難,
比如釋迦牟尼佛悉達多在地球上活了80幾年,
無法承受那麼大能量,不得不拋棄他的肉體,
反之肉體必須極強壯才可承受那麼強的能量。

你要進行星際旅行,不可能靠你們的太空飛船,
因你脫離不了物質的限制,不是向外看的方式,
而是一種向內看的方式,簡單、直接又有效。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race127&aid=10977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