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和諧世界 從心開始    文/淨空大師
2020/09/15 20:18:21瀏覽58|回應0|推薦0

和諧世界 從心開始   

 

這幾年來,大家看到整個世界的人充滿了瞋恚、怨 恨、惱怒,這些在佛法裡面講是地獄的業因,貪婪、 欲望、嫉妒是餓鬼的業因,忘恩負義、寡廉鮮恥、愚 頑不化是畜生的業因。尤其是現前的社會,國際上的 衝突事件一年一年上升,災害一次比一次嚴重。要怎 樣改善?所謂「心淨則國土淨,心安則眾生安,心平 則天下平」,但是我們的心要如何才能夠淨、能夠 安、能夠平,這是一個大問題。 一、恢復世界本來的和平   今天社會最嚴重的問題,如何化解衝突,幫助社 會恢復安定。我們不說促進安定和平,說恢復,為什 麼?社會本來是安定的,世界本來是和平的,我們要 恢復,不是促進。病根在什麼地方?不在外面,在家 庭。家庭是社會最基層的組織,像一個人的身體,如 果細胞病了,人就不會健康,嚴重可能導致死亡。所 以家庭是根本,如果家庭失和,夫妻之間衝突、父子 之間衝突、兄弟之間衝突,社會哪有不衝突的道理! 2   還有比這個更深一層的因素,是什麼?是發生在 我們自己的本身,佛法裡面講的本性跟習性的衝突, 簡單說就是自利跟利他的衝突。利害擺在面前,你是 想到自己,還是想到別人?一般人一定都想到我自己 的利益。如果每個人都從這個角度出發,人人都是自 私自利,損人利己,這個世界會太平嗎?把利看得太 重,不是一樁好事情,就是孟子說的,「上下交征 利,而國危矣!」可是利能不能爭得到?如果真爭得 到,我相信孔子也出來爭,釋迦牟尼佛也出來爭。實 在講,爭不到!你用任何方法,搶也好、偷也好,用 種種非法手段得來的財富都是你命裡該有的,你說你 冤不冤枉!俗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 求」,爭是爭不來的。所以化解衝突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必須從自己內心化解和一切人事物的衝突,不可 以有對立的念頭,對立是所有衝突的根源。那要如何 化解衝突?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學習聖賢之道。 二、本性本善,習性可轉  

 佛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為什 麼現在變成不善?不善不是本性,是習性,所謂習 氣,我們的習氣很重,執著這個身是我,為這個身造 3 作種種的業,隨著造業在六道流轉,卻不曉得這個 身不是我!什麼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是自性、是 真佛,真佛才是真正的我。明心見性就把真我找到 了,找到真我就叫做成佛。千萬不要有我執,我執裡 頭四大煩惱,我見、我愛、我痴、我慢,就是貪瞋痴 慢,這是俱生煩惱,一定要知道把它淡化。貪瞋痴從 哪裡斷?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每天從早到晚所接 觸的,有順境逆境、有善緣惡緣,從這裡面去觀照自 己,時時提起警覺。善財童子能夠一生圓滿成佛,就 是得力於他會學,通過五十三參,不斷提升自己。我 們要向他學習,看待一切人事物都是我的老師,都是 來幫助我、成就我的。逆境裡面斷瞋恚,順境裡面斷 貪欲,兩方面合起來,對於境緣清清楚楚、明明瞭 瞭,沒有一絲毫的愚痴。   

決定要從自己做起,改變我們的習氣,轉化我們的 內心,才能夠影響身邊的人。大家都能斷惡向善、積 功累德,社會就愈來愈和諧美好。老祖宗教導我們,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能把這四句話做到,用宗教的話說,自己得度,而 後才能普度眾生。自性裡面有萬德萬能,純淨純善, 所有一切不善全是習性,貪瞋痴慢疑、邪見,全是習 性。習性不是真的,《起信論》上講得好,「本覺本 4 有,不覺本無」。本有,絕對不會變質,絕對不會丟 掉;本來沒有的,你決定可以斷掉,決定可以把它放 下。首先要放下執著、放下對立,真正學佛人心目當 中沒有對立,遇到什麼事都心平氣和。生活中、工作 中遇到障礙,對方沒有過失,過失一定在自己,問題 就能夠化解。今天的問題在哪裡?每個人都不承認自 己有過失,認為過失都是別人的,這個事情麻煩!  

 《楞嚴經》佛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你 能轉,問題就解決。這個時候,我有沒有定力?有沒 有智慧?有定力,能忍受;有智慧,清清楚楚、明明 瞭瞭。等到他心平氣和的時候再來討論問題,他氣很 盛的時候不可以說話,這要學!如果能夠感激斥責我 的人,他助長我的定慧;感激絆倒我的人,強化我的 能力;感激遺棄我的人,他教我要自立;感激鞭打我 的人,來消我的業障;感激欺騙我的人,增長我的見 識;感激傷害我的人,磨鍊我的心志,我們一生都活 在感恩的世界,由衷的感激,我們會很幸福,我們才 能成就。 三、宗教團結,回歸教育   什麼方法能夠落實化解衝突,恢復世界安定和平? 5 把四樁事情做好了,天下太平。第一個,國家與國家 之間要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第二個,派系跟派系之 間,不要為自己派系的利益,要為國家的利益、全世 界人民的福祉。第三個是族群與族群之間,第四個是 宗教與宗教之間。這四樁事情都很難辦,但從宗教下 手比較容易。宗教能夠團結,肯定能夠影響政治、影 響派系、影響族群。   

因為宗教教育是建立在大愛的基礎上,能夠讓我們 回復自性。所以佛法終極的目標是明心見性,見到自 性就成佛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是搞教育,不是宗 教,這個要認識清楚。他老人家三十歲示現開悟之後 就從事於教學工作,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 講經就是辦班,大大小小的班辦了三百多次,從事教 學工作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中斷。從現代這個角度來 看釋迦牟尼佛,可以說他是一位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 者;他教學不收學費,不分國籍、不分族群,也不分 宗教,所以他是一位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家。   

宗教怎麼團結?四攝法,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公 共關係法,也就是交際法。這個方法如果用在家庭, 一家和睦;用在夫妻,夫妻百年好合。所以從家庭推 廣到整個世界,跟所有眾生往來就是用四攝法。第一 6 個是「布施」,就是多請客、多送禮;第二個是「愛 語」,從內心裡頭真誠的關心、愛護;第三個是「利 行」,我們所作所為決定對人有利益,沒有傷害;第 四個是「同事」。   

對於世界的安定和平,我們保持樂觀。為什麼? 人跟人相處,希不希望和睦相處?每個人答覆,都希 望和睦相處。怎麼做法?不要求別人,要求別人,這 個事情一定失敗;要求自己,從自己本身做起。 四、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三字經》是一本兒童啟蒙的教科書,前面八句話 非常重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我們的本性都一樣,佛法講完全是平等,可是習性不 一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為有習性, 教育就是從這個地方興起來的,所謂「苟不教,性乃 遷」,假使沒有好好的教導他,他慢慢就學壞了。然 後是「教之道,貴以專」,教育一定要專精。這八句 二十四個字是中國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教導。   教育從哪裡教起?從嬰兒教起。我們中國人在全 世界是最懂得教育的,中國是教育起家的,一直綿延 7 了五千多年。世界上四大古文明,三個都沒有了,為 什麼中國還存在?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係。中國 教育之興有文字記載,就是堯舜,堯舜距離我們現在 有四千五百多年;沒有記載之前,至少可以往上再推 五百年,真的是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所以中國人懂 得教育,《禮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中 國人懂得教育的方法,真的人民是教得好的,每個人 都懂禮、都明義,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是禮義之邦。孔 子的學說可以用一個字做代表,「仁」,孟子則代表 「義」。仁者愛人,什麼人?《弟子規》上說的「凡 是人,皆須愛」,這是我們教育的中心點。   

人活在這個世間,有三樁事情是沒有辦法離開的。 第一個,人與人怎麼相處。人跟人要和睦相處,最重 要的就是你要有定慧。定,忍辱是定的前方便。菩薩 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頭一個要學能忍。《金剛經》上佛告訴我們,「一切 法得成於忍」,忍太重要了!第二個,人與自然環境 怎麼相處。人不可以違背自然規律,違背就不義。義 是循理,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原理原則,遵守大自然 運作的秩序,這叫義。第三個,怎樣提升自己的境 界,用我們宗教更深一層來說,提升自己的靈性,這 才重要。 8  

 自心自性是真佛,方向目標告訴你了,從哪裡下 手?放下。修須自修,別人不能代替,一定要你自 己去修;行須實行,實是真實,你真實的去幹。「修 行」這兩個字的意思我們要搞清楚,行是行為,行為 錯誤了,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思想錯誤、見解錯 誤,首先要知過,知過才能改過。知道錯誤,這叫看 破;過失改正之後,才能把過失放下。首先放下的是 十惡業,第一個不殺生。殺生的業比什麼都重,你殺 牠,將來牠殺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頭一個 你要把殺生的念頭放下,不再殺生。引申的意思,決 定不能有傷害眾生的想法和行為,培養我們的慈悲 心。第二個放下偷盜,第三放下邪淫,淫為萬惡首, 孝為百善先,這要放下。再放下妄語,妄語是言語不 真實,有欺騙對方的念頭;再放下兩舌,兩舌是挑撥 是非;放下惡口,說話粗魯,叫人聽到心裡不舒服; 再放下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眾生;再放下貪 欲、放下瞋恚、放下愚痴。這十條,十種惡業。放下 十惡,十惡的反面就是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 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 瞋、不痴。具足十善業,這是佛稱讚的「善男子、善 女人」。先把十善做到,你心清淨了,決定不墮三惡 道。然後再去八邪,去掉邪見、邪思、邪語、邪業、 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這些事理我們明白了, 9 認真努力向著目標去做,慢慢能夠提升自己的境界。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必須知道從我們自己 本身做起,從我家做起,從我社區做起,從我們這個 都市做起,然後才能夠影響到其他的國家地區,乃至 於全世界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50688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