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文/淨空大師
2020/07/02 20:55:57瀏覽22|回應0|推薦0

改造命運、心想事成

 

  我們怎樣能夠得到佛法最殊勝的利益,這是我們非 常關心的事情。

一、珍惜學佛因緣

  學佛的因緣實在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一般社會大 眾對佛法有很深的誤會,包括我自己本人在內。年輕 的時候,我們很難接受佛法,總認為佛法是迷信。直 到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沒想到方老師跟我講的最 後一個單元竟是佛經哲學。我就非常訝異,佛經怎麼 是哲學?他告訴我,佛經不但是哲學,而且是世界上 最高的哲學,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因為方老師這 兩句話,我對佛教的觀念改變了。接觸之後才知道, 佛門裡面有許許多多真實智慧的教誨是一般人所不知 道的。我們很感嘆的,就是佛法是這麼好的東西,可 惜沒有人去學習,沒有人把它發揚光大,這非常遺 憾。

  學了一段時間之後,非常難得,我遇到章嘉大 師。我親近他老人家三年,一直到他圓寂。那時我幾

2

乎每天都看佛經,每個星期跟大師見一次面,跟他學 習兩個小時,有問題提出來,他給我解答。我出家這 件事就是章嘉大師替我選擇的。

  他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真正發心 學佛,發心續佛慧命,服務眾生,你的一切佛菩薩會 給你安排,你什麼心都不要操。我說這太好了!所以 這一生奉獻給佛菩薩,一生聽佛菩薩安排。

  方老師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章 嘉大師告訴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幾十年來 果然印證了。老師沒有欺騙我,沒有妄語,真正是好 老師!

二、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但要如理如法的求

  世間人無論是否學佛,也無論是否信仰宗教,沒有 一個人不希求世間的福報。現在我們講福報,一般人 很不容易體會,所以講什麼?講賺錢。哪個人不喜歡 賺錢?賺錢現在是第一!這在佛法裡面講是福報。沒 有人不想求智慧,沒有人不想求健康長壽。這三樁事 情,財富、智慧、健康長壽,是人人都希求的,但是 能不能求得到?章嘉大師告訴我們,求作佛,這是最

3

難最難的,都能夠求得到,世間這些福報都是小事, 哪有求不到的道理!求不到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我們 不懂得這裡面的道理、方法,所以才求不到;如果我 們懂得道理方法,如理如法的求,沒有一樣求不到。

  通過我這幾十年的學習和經歷,完全證實了佛在 經上講的絕對正確。確確實實,真正明白道理之後, 佛門當中如理如法的求,這就跟諸佛菩薩一樣,真是 心想事成,毫不費力。所以佛法的教學始終是智慧, 只有真實智慧,才能解決世出世間一切問題。

三、自性本具 故能求得

  佛法,我們要懂得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佛 法。佛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梵文稱「佛陀耶」 。我們中國人喜歡簡單,把尾音都省掉了,單單稱一 個「佛」,它的意義是智慧、是覺悟;智慧是體,覺 悟是用,有體有用。「法」是方法,所以佛法就是智 慧的方法、覺悟的方法。佛教導我們開智慧,教導我 們要覺悟。

  世間、出世間所有一切法統統包括在佛法裡面, 這是一門大學問,是一門究竟圓滿的學問,決定不迷

4

信。所以,說求什麼有什麼,這裡面有大道理在:不 是佛給我們的,是我們自己求得的。自己為什麼能求 得?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個「性」就 是真心,就是本性。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無量的智慧, 真的是宇宙人生、過去未來,經上常講「過去無始, 未來無終」,沒有我們不知道的,這是我們本有的智 慧。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無量的德能。我們今天講才 藝、技能,沒有一樣東西是我們不會的,自性裡頭本 來具足。自性裡面本自具足無量的相好。我們常常在 佛門聽到「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這個地球上的 人認為這是好相,貴相,其實這太小了。大乘經上告 訴我們,「佛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以無量的 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這些都是自性本具 的,不是佛給的,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四、迷而不覺 辛苦可憐

  現在我們的智慧、德能、相好為什麼統統沒有了, 變得這麼可憐、這樣辛苦?佛在《華嚴經》上說過,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平等的,跟一切 諸佛平等,「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 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是因為我們有妄想、分別、 執著。妄想是根本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

5

思煩惱,我們就是因為這些煩惱,把自性本具的光明 障蔽住了。

五、恢復本能 處處淨土

  只要恢愎自性,我們就跟佛一樣有無量的智慧, 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我們居住的環境就是極樂 世界、就是華藏世界。因此古來許多祖師大德說,「 淨土即此方,此方即淨土」,這話講的一點都不錯。

>>續載中 恭錄自淨空老和尚講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4098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