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岸的朋友們,你們有酒嗎?
2020/07/14 11:39:20瀏覽601|回應0|推薦10

網路文摘這是一位大陸女網友寫的文章,很直白客觀,沒有政治八股與地域成見,純粹以一個中華民族子弟的地立場,訴說個人的由衷之言,希望能化解兩岸同胞的成見,消除誤會與仇恨,最後能融為一個中華民族大家庭!誠意感人,特為推薦!********************************************************

《兩岸一家人》對對岸的朋友們,你們有酒嗎? / 成都 徐艷微

    我出生在內陸的河北省,那裡有一望無際的華北大平原,自古被稱為燕趙,以慷慨悲壯而聞名。然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生活在農村的人們依然過著非古非今的貧窮生活,在我上小學之前,村裡才剛剛通了唯一的柏油馬路,即使如此,道路上負重而行的還是馬拉車居多,鮮有幾輛汽車路過時,小孩子便一擁而上,在後面瘋狂的追逐。

    第一次知道台灣,是在小學的課本上。那上面說,台灣的日月潭很美,玉山很高,阿里山裡面住著樸實的高山族同胞,樟腦丸產量是世界第一。然而,老師和周圍的大人,都會說「然而」,台灣還沒有回歸。講的時候,雖然看不出多麼的傷感,但語氣裡面的可惜之情,溢於言表。

    九十年代是大陸電視機大普及的年代,日本的動漫,港台的電視劇、流行歌曲一股腦的通過那黑白的方寸之地噴湧出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山區還是平原,無遠弗及。處於物質和精神雙重匱乏的國人措手不及,目瞪口呆之後,對於電視裡面反映出來的港台人們的生活的富足,經常會發出由衷的讚歎和羨慕。

    我還記得一個村裡面的大人說,無怪乎台灣人那麼富足,蔣介石逃往台灣的時候,帶走不止幾大船的金子,對於他的「分析」,我曾經深信不疑。

     一集不落的追隨

    千禧年後,我開始踏著自行車去縣城讀高中。那時候對於少男少女影響很大的小虎隊已經解散,電視劇《薰衣草》和《流星花園》在大陸方興未艾,《還珠格格》颳起的旋風也正讓人癡迷。我談了一場不成功的戀愛,王傑的歌曲成了我最大的安慰。

    讀大學已經是零幾年,互聯網時代已經悄然而至,只要一台聯通網路的電腦,世界便彷彿在股掌之間,令人驚詫。

    我記得隔壁宿舍有個同學癡迷吳宗憲的節目,因為圍觀的人多,經常傳來眾人哄笑的聲浪。我還記得,另一個宿舍則非常喜歡《康熙來了》,幾乎一集不落的追隨。周杰倫幾乎每一首新歌都會引起流行的騷動,我們宿舍有位同學對陶情有獨鍾,認為陶的歌曲遠勝過周,為此險些和別人釀成口角。

     影響了全世界

    說來奇怪,我的成長中雖然受過不少台灣的影響,但迄今為止並未去過台灣,連台灣的朋友也少的可憐,但是我關心台灣的信息,瞭解台灣的故事,台灣牽扯我的感情,甚至多過了我的故鄉。

    我瞭解基隆得名的由來可能跟原住民有關,台北凱達格蘭大道也與此有關,我知道雲門的舞蹈煞是有名,賴聲川的話劇不錯,金士傑尤其是我欣賞的演員。動力火車告訴我忠孝東路很熱鬧,袁哲生則述說著台南童年的鄉村的灰白。眷村曾經是五湖四海的人匯聚的地方,台灣歷史上曾經有個聖人叫做吳鳳。

當然台灣的文化又豈止這些。

    就說流行音樂,去掉情情愛愛的外殼,台灣的音樂裡深厚的人文底色,是香港所不及、大陸所欠缺的。無論是周杰倫歌詞(或者說方文山)裡面優美的中國元素,還是羅大佑早期的歌裡面強烈的悲憫情懷,亦或是鄭智化的現實批判以及黃舒駿的詩人表達等等,已經超出了流行之外,讓人覺得台灣的文化是厚重的,深沉的。

    文學亦然,余光中、白先勇、龍應台、李敖、三毛、瓊瑤、席慕蓉、鹿橋等等數不勝數的名字,哪一個不是影響了一代代兩岸的人,他們在島嶼寫作,卻影響了全世界。

    歷史更不得了,我所鍾愛的錢賓四、黃仁宇、許倬雲、余英時的背後,離不開台灣的土壤,在大陸特殊年代,可以說斯文掃地的時候,這些人在台灣的著書立說,砥礪鑽研,對於中華文化的延續,不可不謂意義殊勝。

    我有段時間喜歡瞭解佛學,去找市面上講佛的書,哦,原來大陸暢銷的,在信眾中流傳甚廣的又有不少是來自台灣的,譬如星雲法師、聖嚴法師等人的著作。

    這樣說來,我沒有什麼台灣的朋友,但卻認識不少台灣的人,雖然這裡面不少人已經故去,「江山人物,眷焉若失」,但我相信他們的精神,會在這個島嶼上繼續傳承。

    去過台灣回來的人,只要沒有什麼偏見,都盛讚台灣人的溫良恭儉讓,有古人之風,良有以也!

     複雜難言的情緒

    進而我又懂了,幾百上千年裡面台灣備受外來的勢力攪動,人們的恨意和委屈。你方唱罷我登場,幾番易手,勝利者喜悅而彈冠相慶,誰在乎台灣的一片狼藉和台灣人複雜難言的情緒。

    歷史只不過是冰冷的描述,看過鮮活的電影如《賽德克巴萊》、《海角七號》、《悲情城市》、《雲水謠》,便不難想像歷史轉角處尋常人所面臨的悲歡離合,愛恨交織。

    於是層層迭迭的苦難,在歷史的倒影中越堆越多。舊的仇恨尚未消除,新的對立和隔閡又在生長,只要檢視台灣的歷史便不難理解「亞細亞的孤兒」的稱呼其來有自。

    然而大陸就一帆風順嗎?晚近以來,萬方多難,內戰與抗戰並行,天災和人禍肆虐,直到上個世紀末才漸漸平息,抗戰和內戰動不動就是幾十上百萬的將士傷亡,文革和自然災害影響的人數以億計,歷史的迷霧即使今天都沒有散去,官方出於統治的需要,至今還對過去歷史曲直閃爍其詞,不能做到公正客觀。

   「好死不如賴活著」是我父祖輩們常掛在口頭的話,這何曾不是生逢一個不幸的時代的無奈呢?在教育匱乏生活貧困的年代,對老百姓來說,比起衣食飽暖,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人格只是奢談。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中罵我們的文化就像一個醬缸,我卻要鳴冤叫屈,歷史上中國人何曾有機會能選擇跳出這個醬缸呢?

    時間走到今天,新的世代新的文化不斷的冒出來,這文化的主旨是:忘記昨天,享受現在,然而我們即使飛天遁地,卻不得不面對心如飄蓬似的自己,年輕人在巨大的物質世界裡面,對人生越來越混沌不安。中國人好不容易邁向了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新時代,卻又面臨物質時代衝擊導致精神混亂的新挑戰。

    這挑戰不僅在台灣,在大陸都是如此,不僅在韓國日本,在西方也都如此。我覺得尋回內心平靜的藥方還是在於文化,其中中華傳統文化其實大有可為,這正是台灣的強項。

    先賢們給我們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他們在物質不豐沛的年代尚且能孜孜於精神的享受,安貧樂道。何況我輩現在具備的條件如此優渥,不過怎樣在繼承中去其糟粕,在發揚中又不墨守成規,正需要兩岸新一代青年的攜手努力。

     多去大陸看看

    如果有機會對你們──台灣人提建議的話,我希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年輕人要多去大陸看看,媒體出於政治色彩或撰稿人的個人好惡,很難完全的公正客觀去報導大陸,如果只看網上的信息,很容易造成片面的瞭解。

    要知道大陸具有超過13億人、56個民族、30多個省級行政區的超大體量,數不盡的河流、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沙漠組成這廣闊的九百多萬平方公里,無數先人代代繁衍、生長歌哭於斯,如果不到很多地方實地瞭解,沒有辦法瞭解她的真面貌。

    即便是我們自己身在其中,有時候尚且不免感歎:不識廬山真面目,更不要說遠在對岸隔岸觀火的你們。

    同樣,我會建議大陸的同胞,別總把台灣僅僅當成未收復的土地,或者僅僅看作具有戰略價值的島嶼,台灣不是肥美可餐戰利品,亦不是待宰的沉默羔羊。請多關注她的土地上兩千多萬人的所思所想,多去感受她的歷史和今天,甚至不要只體味她豐富多彩的飲食和多元的文化,而是去領略她藏在內心裡面的風景和憂傷。

    台灣的現在蘊藏著我們共同的過去,台灣的現在預示著我們的未來,他們和我們同文同種,是我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真正同胞。

    在蜚語流言氾濫的網路時代,偏見甚至比過去還要多,打破偏見,也更不容易。辜鴻銘曾經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裡的辮子卻是無形的」,言猶在耳。

    但是兩岸的同胞只要心向著對方多邁一步,偏見便少一點空間,這樣想來,去除偏見又是容易的。只不過它需要我們兩岸同胞的一起努力,一隻巴掌拍不響。

    希望你不再憂傷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杜甫的詩如此,我的期望也是如此,年輕人本該無拘無束,開闊天空。

如果你曾經感覺島嶼像個孤兒,那麼這裡有十幾億人願意溫暖你,希望你不再憂傷。

    我真希望,有一天我們相逢,對酒當歌歡如平生,一起銘記我們的鄉愁,而你忘記你的身世飄零。觥籌交錯,一片狼藉,不分你我,不知東方既白。

    來!來!來!我有長江水、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對岸的朋友們,你們有酒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0257&aid=7069953 


出處: 對岸的朋友們,你們有酒嗎? - 中華振興同心會 - udn城市 https://city.udn.com/50257/7069953#ixzz6S8Y1SJ3i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tokei&aid=143055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