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打開大箱子
2011/02/14 12:13:25瀏覽1414|回應0|推薦0



一定有人在讀書的時候,遇到那種第一次讀完後,帶著模糊的感覺放下,直到第二次、第三次再拿起來後,才會漸漸的把那些模糊的感覺明朗化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妮‧莫里森和她兒子史萊德共同創作的《大箱子》對很多人來說,也是這樣的一本作品。

 故事是這麼開始的……

培蒂、米幾和里沙這三個小孩是很快樂的孩子,但是這些快樂讓周圍的人「緊張」,於是他們告訴了這三個孩子:「你是一個很棒的孩子……但是你得知道分寸,大人才會讚許你……我們全都同意……你無法把握自己的自由」。所以他們都被關進了「大箱子」……

 

如果你翻開書,可以在前扉頁看到散落一地的鞋子、紙飛機、糖果等,一定會想著這是那個不守規矩的人亂丟的。接著翻開到書名頁,你會看到烏鴉、兔子和河狸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活動著。兩個看似毫無相關的畫面,在讀完故事後回來看,就會發現那只是大人與孩子所認定的「不同的自由」。

再翻開故事第一頁,你會發現培蒂、米幾和里沙在大箱子裡生活著,他們三個人面無表情的望向讀者,就好像他們失去了生命一樣。這是大箱子裡和自然界中那種自由自在的生活全然不同的地方。這個大箱子具體來說可能是學校,可能是家,更是周圍的人所營造出來的環境和規則,但它更指的是周圍人給我們的關心。

 文字不斷敘述著「門上裝的是三個鎖,大大的。啊,箱子裡面美美的……但是,那門只能從外邊開。」那麼,門內的鎖,其實也是培蒂、米幾和里沙三個孩子對自己僅存的自由空間的捍衛,也會是他們將接收對外所給予的通路鎖上了。

 透過這本書,小編想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談論很多面向的問題。

→什麼是自由?

→如果影響到別人的生活還算自由嗎?

→我真的有能力可以控制自己,而且不影響別人嗎?

→怎樣的事情才較快樂?

→小孩和大人的看法為什麼有時候會不同?

陪伴孩子們成長的人也更需要重新去思考到底自己是用著什麼價值觀或態度在對待周圍的孩子。家長、老師常以「愛」為名所做的事情,其實孩子或多或少都能理解或知道,只是要孩子有分寸,更要花一些時間陪孩子體驗這個世界的生活,慢慢培養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試著陪孩子在有規則的世界中,也建置自己獨立的思考和想法。(dan)

更多書籍的資訊:http://store.pchome.com.tw/012bookstore/M06000219.htm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12book&aid=4882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