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1.萬點落英 : 黃河第一橋 (1)
2009/02/16 15:49:56瀏覽318|回應0|推薦0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19/11/2004 10:32
黄河第一桥

(兰州中山桥从历史角度,堪称黄河第一桥,
今与学友乘坐快艇在黄河上疾驰还是第一次。)
 
降龙锁蛟第一桥,车水马龙人如潮。
白塔山际悬索道,红水浊流浪滔滔。
快艇飞驰逆流上,黄河母亲一望遥。
船工劝上情人岛,归心似箭逐浪高。
                    
                       2002-8  兰州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10:35

黃河第一橋


蘭州中山橋從歷史角度,堪稱黃河第一橋,

今與學友乘坐快艇在黃河上疾馳還是第一次。)

 

降龍鎖蛟第一橋,車水馬龍人如潮。
白塔山際懸索道,紅水濁流浪滔滔。

快艇飛馳逆流上,黃河母親一望遙。

船工勸上情人島,歸心似箭逐浪高。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10:44
黄河铁桥
  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在甘肃兰州市白塔山下。为黄河第一桥。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兰州府志》记载,黄河经皋兰城北,距城西八十步架浮桥梁以渡河,河北有关(指金城关),在白塔山下,以二十四只大船贯连,浮于河面,称镇远桥。冬拆春设。
   古代这里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西汉以后,严冬黄河结冰,厚数尺,车马通行其上,俗称冰桥。史称陕西之路可通甘凉者,惟兰州浮桥;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通。夏秋河水暴涨,桥常冲毁,冬春之际,冰凌冲撞,亦常摧桥。《兰州古今注》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桥改建为铁桥,长七十丈,宽二丈二尺四寸,桥下设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河南第二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尺。共花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工程由德商泰来洋行承修,但物资运输和施工全为我国承担,各地人民以骆驼、大轱辘车,远涉千里,东自天津等地运输架桥材料,终于在黄河上架起第一座铁桥。铁桥曾于1954年进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钢架拱梁,结构美观,气势更见雄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10:48

黃河鐵橋

  黃河鐵橋舊名鎮遠橋。在甘肅蘭州市白塔山下。爲黃河第一橋。建於明洪武年間。清道光《蘭州府志》記載,黃河經臯蘭城北,距城西八十步架浮橋梁以渡河,河北有關(指金城關),在白塔山下,以二十四隻大船貫連,浮於河面,稱鎮遠橋。冬拆春設。

 

   古代這裏是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寧夏的交通要衝,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西漢以後,嚴冬黃河結冰,厚數尺,車馬通行其上,俗稱冰橋。史稱陝西之路可通甘涼者,惟蘭州浮橋;敵若據此橋,則河西隔絕,餉援難通。夏秋河水暴漲,橋常沖毀,冬春之際,冰淩衝撞,亦常摧橋。《蘭州古今注》記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把浮橋改建爲鐵橋,長七十丈,寬二丈二尺四寸,橋下設四墩,下用水泥鐵柱,上用石塊,河南第二墩最深,墩底至水面一丈七尺。共花白銀三十萬六千餘兩。工程由德商泰來洋行承修,但物資運輸和施工全爲我國承擔,各地人民以駱駝、大軲轆車,遠涉千里,東自天津等地運輸架橋材料,終於在黃河上架起第一座鐵橋。鐵橋曾於1954年進行加固工程,上架弧形鋼架拱梁,結構美觀,氣勢更見雄偉。


回覆
推薦  留言 5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Every福瓶傳送時間: 19/11/2004 13:12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1/11/2004 11:53
白塔山公园


  

白塔山公园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

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位西藏萨迪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山上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镇山三宝”,树高林密,曲径通幽,是兰州的旅游胜地。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21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1/11/2004 11:59

  

座落在兰州黄河岸边的“黄河母亲”雕塑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65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