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71.萬點落英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镇江北固山)
2009/02/16 14:27:12瀏覽932|回應0|推薦0

回覆
推薦此留言的會員數 0 則推薦  留言 1 / 13 的問題討論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18/11/2004 21:41
這個留言己被張貼者刪除。

回覆
推薦此留言的會員數 0 則推薦  留言 2 / 13 的問題討論 
傳送時間: 18/11/2004 21:43
這個留言己被張貼者刪除

回覆
推薦  留言 3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黃色小晶麟傳送時間: 18/11/2004 21:49
又見棕櫚....安安..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2 推薦)刪除    留言 4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8/11/2004 21:54

<o:p></o:p>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2 推薦)刪除    留言 5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8/11/2004 21:59
這是《稼軒詞》中突出的愛國篇章之一。它的思想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寫作者抗敵救國的雄圖大志。二、寫作者對恢復大業的深謀遠慮和爲國效勞的忠心。

宋甯宗嘉泰三年(1203),辛棄疾六十四歲時,被召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這以前,辛棄疾被迫退居江西鄉間已有十多年了。起用他的是執掌大權的韓侂胄。因爲那時蒙古已經崛起在金政權的後方,金政權日益衰敗,並且起了內亂。韓侂胄要立一場伐金的大功,以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起用了辛棄疾作爲號召北伐的旗幟。第二年(1204),任他作鎮江知府。鎮江在那時瀕臨抗戰前線。辛棄疾初到鎮江,努力作北伐的準備。他明確斷言金政權必亂必亡。他又認爲:南宋要取得對金作戰的勝利,必須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他曾對宋甯宗和韓侂胄提出了這些意見,並建議應把對金用兵這件大事委託給元老重臣。這無疑是包括辛棄疾在內的。可是韓侂胄一夥人不但不能採納,反而有所疑忌不滿,他們藉口一件小事故,給他一個降官的處分。開禧元年(1205)索性把他調離鎮江,不許他參加北伐大計。辛棄疾二十三歲從山東起義南來,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在南方呆了四十三年,開始遭到投降派的排擠,現在又遭到韓侂胄一夥人的打擊,他那施展雄才大略來爲恢復大業出力的願望又落空了。這就是辛棄疾寫這首詞的時代背景。

這首詞題爲京口北固亭懷古,所以一開頭就從鎮江的歷史人物──孫權和劉裕說起。孫權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他在南京建立吳國的首都,並且能夠打垮來自北方的侵犯者曹操的軍隊,保衛了國家。辛棄疾登上京口北固亭懷古,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在三國時期的英雄人物孫仲謀(即孫權),只是現在已無處可尋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謂孫仲謀英雄事業的風流餘韻,現已無存。寄奴,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小字。劉裕在京口起兵討伐桓玄,平定叛亂。想當年三句,頌劉裕率領兵強馬壯的北伐軍,馳騁中原,氣吞胡虜。作者借這些京口當地的歷史人物的英雄業績,隱約地表達自己的抗敵救國的心情。

下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幾句也是用歷史事實。元嘉是南朝宋文帝的年號。宋文帝劉義隆是劉裕的兒子。他不能繼承父業,好大喜功,聽信王玄謨的北伐之策,打無準備之仗,結果一敗塗地。封狼居胥是用漢朝霍去病戰勝匈奴,在狼居胥山(今屬內蒙古自治區)舉行祭天大禮的故事。宋文帝聽了王玄謨的大話,對臣下說:聞王玄謨陳說,使人有封狼居胥意。辛棄疾用宋文帝草草(草率的意思)北伐終於慘敗的歷史事實,來作爲對當時伐金須做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從事的深切鑒戒。倉皇北顧,是看到北方追來的敵人張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戰敗時有北顧涕交流的詩句。韓侂胄於開禧二年北伐戰敗,次年被誅,正中了辛棄疾的贏得倉皇北顧的預言。

四十三年三句,由今憶昔,有屈賦的美人遲暮的感慨。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率衆南歸,至開禧元年在京口任上寫這首《永遇樂》詞,正好是四十三年。望中猶記兩句,是說在京口北固亭北望,記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戰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地區參加抗金鬥爭。(是宋朝的行政區域名,揚州屬淮南東路。)後來渡淮南歸,原想憑藉國力,恢復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聵無能,使他英雄無用武之地。如今過了四十三年,自己已成了老人,而壯志依然難酬。辛棄疾追思往事,不勝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從上文緬懷往事回到眼前現實,使辛棄疾感到驚心,長江北岸瓜步山上有個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留下的歷史遺迹。拓跋燾小字佛狸,屬鮮卑族。他擊敗王玄謨的軍隊後,率追兵直達長江北岸的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宮,這就是後來的佛狸祠。當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賽會,神鴉是吃祭品的烏鴉,社鼓是祭神的鼓聲。辛棄疾寫佛狸祠下三句,表示自己的隱憂:如今江北各地淪陷已久,不迅速謀求恢復的話,民俗安於異族的統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這正和陸遊的《北望》詩所謂:中原墮胡塵,北望但榛莽。耆年死已盡,童稚日夜長。羊裘左其衽,寧複記疇曩。彼此意思相同。

辛棄疾這首詞最後用廉頗事作結,是作者到老而愛國之心不衰的明證。廉頗雖老,還想爲趙王所用。他在趙王使者面前一頓飯就吃了一鬥米作的飯、十斤肉、又披甲上馬,表示自己尚有餘勇。辛棄疾在這詞末了以廉頗自比,也正表示自己不服老、還希望能爲國效力的耿耿忠心。

辛棄疾詞的創作方法,有一點和他以前的詞人有明顯的不同,就是多用典故。如這首詞就用了這許多歷史故事。有人因此說他的詞缺點是好掉書袋。岳飛的孫子岳珂著《桯史》,就說用事多是這首詞的毛病,這是不確當的批評。我們應該作具體的分析:辛棄疾原有許多詞是不免過度貪用典故的,但這首詞卻並不如此。它所用的故事,除末了廉頗一事以外,都是有關鎮江的史實,眼前風光,是京口懷古這個題目應有的內容,和一般辭章家用典故不同。況且他用這些故事,都和這詞的思想感情緊密相聯,就藝術手法論,環繞作品的思想內容而使用許多史事,以加強作品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宋詞裏是不多見的,這正是這首詞的長處。楊慎《詞品》謂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爲第一。這是一句頗有見地的評語。


回覆
推薦  留言 6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Every福瓶傳送時間: 18/11/2004 23:30
感謝萬大師的解說

回覆
推薦  留言 7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逍遙風逍遙遊♡傳送時間: 19/11/2004 1:15
回覆
推薦此留言的會員數 0 則推薦  留言 2 / 6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又見棕櫚傳送時間: 2004/11/18 上午 08:43
這個留言己被張貼者刪除。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19:33

北固山风景区


    北固山以险峻著称,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主峰滨临大江,山势险固。 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特色。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甘露寺在北固山后峰上。相传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废。唐李德裕守镇江时,在山上建寺,不久又毁;镇海节度使又重建甘露寺于山下。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甘露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以后屡建,但都建在山上。甘露寺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 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这与《三国演义》中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据说从正门东侧鲁肃、太史慈墓边上的民居处上山可以免费登上北固山。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19:36
镇江寻古 

    以前对镇江知之甚少,感觉名字很威风,却未必能有什么美景。听了purply兄的意见,才明白并非是人家没有名声,而是自己太孤陋,竟不知还有"镇江三山"。其中的焦山确实从未听过,而金山和北固山则是只闻其名不知所处,原来就落在了这镇江地面。仔细想想,《白蛇传》中分明提过金山寺的位置,怎奈我看戏也不过是稀松马虎,不求甚解,这些细节往往就忽略过去了;况且"水斗"后面紧接着"断桥",我就总是错以为金山寺在杭州,起码离西湖不远,不然怎么许仙三步两步就在那里赶上了白娘子呢,不料忘了一样,最快的莫过于"舞台上演员的腿"。

 

    想象中的金山,是滚滚大江中一个突兀的小岛,寺依山建,仿佛浮在波涛中一般。大江两岸悬崖绝壁,不是耸入云端,也要高有数丈,不然水漫金山的时候难免伤及两岸无辜百姓,白娘子的美好形象也要大打折扣。谁知走到山脚下,却并不见水浪的影子,据说是因为泥沙沉积为平地,长江向北改道,于是金山就完全成了平地起景,好像北京故宫后面的景山一样。至于两岸的悬崖,看来古来就没有的,江南风光自是江南风光,不应如我想象中的那样雄浑。即使登到山顶,也只望见山北一片水塘,大江早已退得远远的了,一处"江天一览"的胜景变得徒有虚名,不禁感叹沧海桑田的变幻。

 

    金山虽小,金山寺却大,殿宇房舍高低错落,山顶佛塔直冲穹顶,山也就显得挺拔起来。大雄宝殿华丽宏伟,殿内佛像高坐莲台,雕塑精美端庄,很有庄严的美感。"宝殿能容千万人"毫不虚传,起码气势上就够了,如果当真以人数计,都站在地面自然站不下,让那些得了道的神仙飞升起来,重重叠叠,以大殿的高度恐怕也装下不少。

 

    寺内香火很旺,虔心拜佛的不少,像我们这样凑趣闲逛的也不少,挨挨挤挤,好不热闹。偏偏还有摆摊卖货的夹杂其中,占了多数走廊殿阁,甚至把墙上的乾隆御碑也嵌到自家的货架子里面,害得我们费了好大心神才得以找到。我想那些泥塑的神佛只会笑不会说,乾隆爷也早已驾鹤西游和神佛们一处笑去了,他们对于杂货摊大约很难有什么办法,而如今寺里的高僧们却也毫无疑议,任凭佛祖置身于如此的嘈杂纷扰之中,浑身沾满了掸不掉的铜臭,实在有些难以理解,即使我这不信佛的也有点看不过眼去。于是想到一个建议,不如把金山"江天禅寺"的招牌暂时请下来,改挂"镇江金山江天小商品市场"的幌子,等什么时候想起来取缔市场的时候,再换上那块清静的。由此想起98年的盛夏到南通,遍寻街巷找不到响当当的"梅欧阁",打听很久才知道早已给拆了,原址上建了个现代化的购物中心。这两年大概呼吁的人多了,或许南通也明白了文物的吸引力,又重建了个阁子,又恢复了牌子,还请梅葆玖先生率团演出,不过假的毕竟是假的。

 

    金山脚下有个白龙洞,传说洞中原有条白龙,被一位长老降服,便潜到杭州西湖去了。洞中还有个深远不见出口的狭窄的隧道,说是一直通到西湖,恐怕就是白龙潜行的途径。这个传说听起来倒仿佛和《白蛇传》有些关联,不过戏里白蛇是从峨嵋山出发的,有些对照不上。或许是白娘子中途在这里歇脚也未可知,不想遇到法海禅师,一番斗法后才躲至西湖遇到许仙,这么说来肯定并没有闲情"游湖",而应该是"避难",而且法力确实敌不过和尚,最后被镇在雷峰塔下也是无可奈何;而法海却并不只照顾自己的山头,颇有责任心地一路追踪,才引出"说许"、"烧香"……

 

    金山以西是一片湖面,并不太大,规模和未名湖相仿。寻到湖的西岸,只见一方水塘,雕花栏杆相围,石板上赫然刻着"天下第一泉"几个大字。有了扬州"第五泉"的经验,此时倒也不会大惊小怪了,想必就是刘伯刍评为江淮第一的江南零水,但还是不禁要佩服这样的胆量与勇气。因为"第五"不会有人争抢,"第一"就不同了,更何况是"天下第一",所谓"树大招风",难免招来非议与嫉妒。既然敢堂而皇之地自称第一,除非确实无人匹敌,实力超群,让人无话可说,比如梅兰芳先生在京剧界的地位;或者本来地处偏僻,偷偷自夸也不为人知,不会有被兴师问罪的危险,比如我一个人坐在家里关起门来吹嘘自己比"四大名旦"更"名",有谁干涉得了呢。不知道这眼泉水的情况怎样,对我来说倒有点偏向后者的感觉,不过看着水中一群一群不断涌上来的小气泡,活泼而生动,很有趣味,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相对于金山的喧闹,北固山确实冷清多了,但却更符合怀古的心境。此处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现在看来有些过誉,还不如南通的狼山紧邻江水显得更有气势,但想必古时还是极好的,不然辛弃疾也不会有那么多感慨。词人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让我一直惦记着那个亭子,到底是有是无、怎样的形状,所以宁肯舍弃了焦山不游,也要走遍北固。不料上山却意外地先撞见了甘露寺,才发现原来此山和东吴有着那么紧密的联系,从试剑石到东吴古道,从溜马涧到鲁肃、太史慈的墓地,俱都是围绕着那段历史展开的。

 

    甘露寺踞在山顶,被葱郁的树木掩住,静谧而沉寂。几进院落中,只有一间大殿供着佛像,却没有什么香火,不过是充充样子而已;其余的房中摆着一组"美人计"的塑像,粗陋得不能传神,反不如空屋子能引人遐想。忽然,院中的天井里飞来两只颜色鲜亮的彩蝶,在阳光的爱抚下缠绕飞舞,久久不去,我不由得看的呆了。有人说,那是梁祝的化身(似乎祝英台也是镇江人),偏偏此时又有一只不知趣的插进来纠缠,恐怕也只能附会为马公子了。

 

    寺东有座祭江亭,传说就是孙夫人哭祭刘先主的地方。从这里北望,眼前都是泥滩和浅河,不时驶过几条小货船,偶尔飞过来一队白鹭。恍惚中可以望见远去的长江,很不真切,也没有了惊涛拍岸的壮观。想当初,孙夫人哭祭之后,从这里纵身投入江涛之中,尸身逆水而上;而今再跳,无论如何也沾不到水,除了被山坡上的树木剐得遍体鳞伤,还要搞得灰头土脸,身后不会美观,应该也不会再有人选来作殉情之处。介绍说,此亭又名凌云亭,又名北固亭,如此身兼数职,使我开始怀疑它是否真实。其实,寻古能寻到多少真实呢,不过满足一下内心的好奇,把头脑中的幻像落到令人失望的实地,从今以后渐渐收拾起无聊的神往,专心去做其它的美梦罢了。好比我们好容易寻到了太史慈的墓碑,却发现旁边的人家把棉套罩在上面晾晒,不像我们以为怎样怎样的玄妙,人家天天眼见,就不过如此了,也不怕给将军捂出一身的白毛大汗。

 

    怀着较多满足和少许失望掺杂在一起的心情下山,发现东西两侧的工厂和南面的马路民居,把北固山围得紧紧的,伸展不开,大煞风景。

 

    正是,古者已逝,逝者而不可寻。


回覆
推薦  留言 10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台灣一片雲傳送時間: 19/11/2004 20:22
萬先生 安安
金山.北固山介紹的還真是詳盡
若真要以古人記載的資料
尋古思懷
我想任何一個地方
恐怕都會敗興而返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19/11/2004 20:37
片雲好! 有道理。這主要看個人興趣了。對辛詞感興趣者恐怕要尋訪北固樓的。對《白蛇傳》感興趣者主要想象水漫金山了。對《三國演義》感興趣者,更會想象甘露寺招親了。


回覆
推薦  留言 12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台灣一片雲傳送時間: 19/11/2004 23:43
让我一直惦记着那个亭子,到底是有是无、怎样的形状
 
我是有看到北固亭
從甘露寺西邊側門
出去有一陡峭小徑
到達不過是新蓋的

回覆
推薦  留言 13 / 13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心之影傳送時間: 20/11/2004 6:51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65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