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安門廣場斷代史(轉貼)
2008/12/28 16:32:54瀏覽341|回應0|推薦0
推薦 刪除    留言 1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25/4/2006 10:40

天安門廣場斷代史:1949與1978年

舒可文

1949

  19492月,沈勃作爲中共北平地下党成員剛剛迎接解放軍入城幾天後,被任命爲北平第七區區長,著手接受國民黨地方政權。當時第七區的範圍,東起東單和崇文門,西到西單和宣武門,南到正陽門,北到長安街,天安門廣場剛好處在第七區的中心位置。到任第三天,沈勃就去了天安門廣場,他當時看到的廣場是坑坑窪窪的土地,裏面雜草叢生,垃圾遍地,中間有些地方的草長得比人還高。正陽門內的順城街一帶,垃圾堆得和城牆一樣高。那時候的天安門地區是一個沒人管理的地方,許多往城外運垃圾的車走到這兒就倒了。他們用了3個月時間才清理了垃圾。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開國大典將在這裏舉行,也還沒有定都北京的決議。到了5月,雖然還沒有建國,北京就成立了一個“都市計劃委員會”,葉劍英兼任這個委員會的主任。給都市計劃委員會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整理廣場,然後就是討論北京的中心放在什麽地方。194989日至14日第一屆北平市各界代表會議上,做出了整修天安門和天安門廣場的計劃,並要求這項工程務必在9月份完成。沈勃印象裏,當時有上萬人次參加了這個工程,參加人來自周圍的居民,各機關幹部,各學校的學生。那時已經有傳聞說開國大典要在廣場舉行,雖然一直還沒有接到正式文件,“建設人民首都”的大橫幅已經挂在了廣場北側。

  1949927日,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通過決議,即日起北平改名爲北京,並決議10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開國大典。

  天安門廣場當時還是一個面臨著層層宮宇、重重宮殿,540米長的丁字型廣場,曾以其縱長深遠的封閉空間向世人顯示皇權的威嚴神聖,也曾是朝廷禮法所系之地。辛亥革命後,百臣上朝的場面消失了。《北平都市計劃設計資料》記載:擔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啓鈐,督辦市政公所,他不顧當時物議,開放舊京宮苑爲公園,興建交通,出於城市交通方面的考慮,對廣場及其周圍進行了改造。其舉措之一是,1913年將廣場兩側的千步廊拆除,拆下來的木料用來建設北京的第一個公園──中央公園(現在的中山公園),園內來今雨軒、投壺亭、繪影樓、春明館、上林春一帶廊舍用的都是千步廊的木料。舉措之二,1915年拆除了正陽門城樓與箭樓之間的甕城,在正陽門兩側城牆處開4個券門,以緩解正陽門及東西火車站的交通緊張。之三是在皇城的南城牆開出了南長街門洞和南池子門洞,後來又打開了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兩旁的紅牆,並拆掉了三座門的門扇。這一系列改造不僅方便了北京城東西的交通,並且也在物理形貌上象徵著皇權的消解,平民從此可以進入和穿越這個封閉的廣場。

  正因朱啓鈐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的第一次改造,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才可能在天安門廣場上展開。

  廣場的禁錮瓦解了,混亂隨之開始。尤其是1928年北伐成功,首都南遷,北平市政府替代了京都北洋政府之後,《北平都市計劃設計資料》記:市政進行尚未順利,又以市長屢次易人,故市政範圍無發展可記。1935年日寇猖獗,當局苦於支撐殘局,市政方面更無所作爲。1937年後,日本人佔領北京,到1939年時,北京的日本人已增加到4萬多人。日本人爲了回避混居造成的摩擦,開始編制北京都市規劃,這個規劃以佛香閣爲軸心的南北向100米寬的興亞大路爲城市新軸線,與出復興門的長安街延長線爲新區的主幹道,重新設立了一個新城中心。該規劃從1939年開始實施。1948年北平工務局所編資料上寫道:“這個規劃的實施,舊城完全不顧,……使北平舊城區淪爲死市。8年間,北京積存垃圾160萬噸。”1945年後,國民黨北平市長何士源的市政規劃基本沿用日本人的思路。天安門廣場由於長期無人管理,就凋敝成了沈勃上任時所看到的情景。從天安門廣場的處境中,可以看到當時整個國家的狀況,僅僅30年時間,這座佈局端莊的廣場就淪爲了荒涼的野地。

  天安門廣場對當時的中國人,具有一種政治上的象徵意義。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從大清門穿越廣場舉行閱兵遊行,天安門廣場被當成了入侵者屯兵耀武之地,中國經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屈辱時刻。《庚子記事》記:從此,“東交民巷一帶……俱劃歸洋人地界,不許華人在附近居住。各國大興土木,修蓋兵房使館……而我國若許祠堂、衙署、倉庫、民房俱被占去拆毀矣”。因此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作爲戰勝國的中國人才到這裏集會慶祝以雪前恥。191954日,幾個月前剛剛在廣場聽了蔡元培、李大釗、胡適等先生慶祝勝利講演的學生,再次來到廣場,開始示威遊行。由此開始的科學民主啓蒙運動被作爲中國命運的一個新的起點,而它的爆發點是反抗帝國主義的再次欺侮,進而是民族獨立、反封建主義觀念的一步步深入。

  天安門廣場上發生的歷史事件決定了它在中國人情感上佔據著重要位置,在廣場舉行開國大典得到的廣泛認同,不是來自建築藝術上的意義,而是百年風雨中浸染出的政治象徵。

  19498月,北平各界代表會議後,北京都市規劃局接到任務,選定第一面國旗旗桿的位置。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董光器先生介紹說:“當時的負責人是陳幹,他把旗桿定在南北中軸線與丁字型廣場南牆東西相連的交接點上。因爲時間倉促,也沒有很多方案來比較,旗桿也就是用四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焊接起來的。本來設計的旗桿高度是35米,與天安門等高,但焊接完後的水管只有22.5米高,他彙報之後,指揮部決定就這麽高了,沒時間再改了。豎起旗桿後他發現,旗桿與天安門之間將來要過遊行隊伍的寬度不夠了,需要挪動華表和石獅子的位置,這就與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建築界泰斗梁思成的思路有矛盾,梁思成要原封不動地保護故宮一磚一瓦。他就查閱《自然辯証法》,以恩格斯關於解析幾何座標中0的地位的觀點,解決旗桿與周圍建築物的關係。”陳幹曾撰文說:“從把旗桿的位置定下來的那一刻起,新中國首都城市規劃的中心就歷史地被規定了:天安門廣場的改造也就要從這一點和這一天開始;隨之而來的,就將是整個北京城的改造和新中國首都在亞洲大地的崛起。”旗桿是新中國座標中0的位置,華表和石獅子必須隨它而移動。這在當時是必然的。

  101日之前,裝修了天安門,在禦河橋兩邊搭建了臨時的觀禮台,沈勃說,“那時就是個架子,都構不成顏色”。930日政治協商會議結束後,毛澤東主席和會議的代表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典禮。101日下午15點鐘,天安門廣場30萬人聽到了毛澤東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澤東在10天前的921日政治協商會上說:“中國人從來就是一個偉大的勇敢的勤勞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這種落伍完全是被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動政府壓迫和剝削的結果……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的民族再也不是一個被人侮辱的民族了。”他對諸位先生說,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我們的工作將表明:“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19496月,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談及從鴉片戰爭失敗,中國人就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尋求真理,洪秀全、康有爲、嚴複、孫中山,“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麽書也看。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可是,他說,“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他曾回憶他崇拜過的英雄康有爲,康有爲寫過《大同書》,但是,毛澤東說他“沒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條大同的路”,而在這之前五四運動的學生對孫中山說過類似的話:“先生的革命,僅僅把大清門的牌匾換作中華門,這樣的革命不算徹底。我們這次,要做徹底的革命!”

  中囯共產黨以及當時大量的知識份子和普通平民都把新中國成立看作是民族革命的勝利,而不是一般的政權更叠,所以鴉片戰爭被作爲這個革命的起點。在訪問參與新中國北京規劃的規劃師、建築師時,他們都認同這一點,後來任10周年國慶工程五人領導小組成員的劉小石是開國大典的遊行一員,當時還是清華大學梁思成的學生,他說,“梁思成也參加了大典,他看見國旗升起來的時候,不住地流淚”。

  該組封面文章包括:

  1949年/1950年1957年/1958年1959年/1976年/2000年

  1949年10月1日──李普:我站在毛主席身後

  1966年8月18日──張振國:天安門下的普通人

  1976年4月5日──王文瀾:用相機定格歷史

  1984101──彭興業:“小平您好與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5/4/2006 10:50
毛主席紀念堂和天安門廣場

  選址的工程相當繁瑣,但還是被緊迫地壓縮在了一個月內。袁鏡身回憶說,到116日,中央政治局聽取紀念堂選址問題的彙報後,做出“毛主席紀念堂建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南”的決定。

  地點定在紀念碑南側,仍然有3個方案需要選擇。“在南側,但在南側的偏南,還是南側的偏北處”,袁鏡身說,這涉及到紀念堂和整個天安門廣場的關係。一種方案是偏北,紀念堂緊靠紀念碑,紀念碑作爲紀念堂的序幕,優點是可以保留廣場南端的那一大片松林,松林作院,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紀念環境。但這樣設計,會使兩個不同內容的紀念物形成一個,從而失去各自獨立的政治意義。第二個方案,是紀念堂位置偏南,建議拆除正陽門,將紀念堂建在正陽門的位置上,意圖是使紀念堂和天安門處於南北對稱,紀念碑恰似一座天平的支點。但這樣的佈置,紀念堂受南面交通的干擾大。第三個方案,紀念堂靠正陽門。但這樣,由於正陽門城樓高42米,會有壓倒紀念堂的感覺。

  在3個方案爭論之時,又出現了正陽門城樓的存廢問題。“這座北京僅存的保持完整的城樓古建築,與天安門城樓南北遙遙相對,可以明確廣場的南北界限,起到豐富廣場南面輪廓線的作用,而且它的存在可以使紀念堂與交通稠密的前三門大街有所分隔,起到作爲紀念堂南大門和‘影壁’的作用。從門洞遠眺紀念堂,仿佛是個畫框,更會增加景深。這樣,在決定不拆除正陽門的前提下,最後決定將紀念堂放在紀念碑與正陽門之間的正中。”袁鏡身說。

  關於紀念堂的建築形式,當年擔任紀念堂工程設計小組領導成員的沈勃曾回憶說:“當時大家對毛主席十分懷念,認爲只有宏大的建築才能體現毛主席的偉大和崇高,設計都偏大。只有時任江蘇省副省長、南京工學院教授楊庭寶提出的方案是50米見方的建築,他的方案給人以很大的提示。”最後,沈勃在各個意見基礎上,用了一整夜時間,勾畫出紀念堂實施方案的草圖。

  建成後的紀念堂比最初的計劃是縮小了,是長寬各105.5米的正方形建築。這種正方形的建築,平面佈局平整,造型簡潔。建築形式是對稱而立,由於它是在廣場中軸線上,中軸線是對稱的中心,這樣,“紀念堂的修建,擴大了天安門廣場”。袁鏡身說,“從廣場的任何一處瞻仰紀念堂,都是很清晰的。紀念堂75米寬的柱廊同人民大會堂東立面中部的柱廊和革命歷史博物館西門空廊的寬度基本一致。從天安門向南望去的透視效果,高聳的紀念碑碑身略突出於橫向扁平的紀念堂,兩個建築一豎一橫,突出了天安門廣場紀念性的特有風格”。

  馬國馨說:“因爲是我們自己的廣場,所以我們在設計紀念堂時要考慮作爲廣場建築的中國特色。現在有很多人都講這個紀念堂像美國林肯紀念堂,實際上是因爲這種柱廊的形式,大家都認爲比較具有紀念性,因爲它比較莊嚴、肅穆。但是我們還採取了很多中國自己獨有的手法,比如西洋的柱式,所有的柱間距是相等的,而中國是不相等的。當中那個開間是特別大的,最兩邊上兩個開間是小的,這就是中國傳統的樣式,就像太和殿一樣,叫明間,次間,稍間。就是在這樣細微的變化當中,體現出我們東方和西方一個非常大的區別。”

  袁鏡身說,在紀念堂的高度確定上,是經過嚴格的視線分析確定的。規劃設計人員首先考慮到,站在天安門下、金水橋畔正視紀念堂時,紀念堂的高度要恰如其分,既能遮擋住正陽門屋頂,又不能過高,否則會壓倒紀念碑。爲了做到這一點,經過視線分析,紀念堂高度約在30米左右較爲合適,這個高度與廣場其他建築高度也大致相稱。最後確定爲33.6米。紀念堂的豎向標高的確定,是根據中軸線的特點決定的。中軸線是東西方向排水的分水嶺,中軸線的石板通道,是廣場上的一個脊背。而中軸線的另一個特點則是由南向北逐漸升起,到建築群中心部分地勢逐漸擡高。如正陽門箭樓南口到太和殿台基前在長達近2公里的距離中,逐漸升高達3.12米,在廣場範圍內,正陽門北洞中至紀念碑這一段平均以2℅坡度上升,這肉眼是很難覺察的。在廣場上的大的建築標高處理不當,就會使建築物不挺拔。所以經計算,紀念堂標高比原標高挹高了1米,即從紀念碑至紀念堂北口保持水平,自北入口至紀念堂階梯以9℅坡度上升到紀念堂,這樣在北廣場一帶看紀念堂就顯得地勢高亢,而在南小廣場上從正陽門洞中看紀念堂,就爭取做了5步臺階,使紀念堂顯得更加雄偉。”

  紀念堂打破了我國一般建築物坐北朝南的習慣,正門朝北。當時有人提出,正門朝北,如果天安門廣場進行群衆集會時,群衆面向天安門,背對紀念堂,似乎使人感到心裏不安。設計組領導成員之一趙鵬飛當時提出的一個解決辦法是,把紀念堂庭院東西兩側向裏收縮,使兩側廣場面積擴大,一旦舉行群衆大會,在紀念堂東西兩側和南北方向都有群衆環繞,這樣就形成了毛主席在群衆中,背向問題就解決了。

  紀念堂建設速度驚人。從19761124日的奠基儀式到1977524日正式竣工,僅用了6個月時間。馬國馨說,因爲所有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都是24小時晝夜加班,考慮到建設人員的辛苦,穀牧上報中央,經批准,指揮部可以給參與成員發一次獎金,在調查了各單位的平均工資之後,確定的獎金數,平均到每個人頭上大約是20塊錢。當時馬國馨的月工資是55塊錢,這是一名本科畢業生的國家工資,一名中專畢業生的月工資是375毛錢。但最終還是有很多單位在黨組開會認真討論後拒絕了指揮部的獎金,“開會時,大家討論說,在全國各地都在爲紀念堂建設做貢獻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拿這20塊錢?只有極少數的人表示作爲加班費,應該拿獎金”。-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5/4/2006 10:52

物質進入歷史 
  
  《三聯生活周刊》策劃的專題《天安門廣場斷代史》,切入點非常妙,選材謹慎,文圖相得益彰。它選擇了這些年份:1949195019571958195919762000;它選擇了這樣一些見證者:李普、張振國、王文瀾、彭興業。這個專題,以梳理物質形成理路的方式,讓物質最終發出了自己真實的聲音。可以這樣說,物質裏頭藏有文化,物質的歷史又何嘗不是人的歷史,而歷史,終歸有一天是要面對的。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25/4/2006 17:04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香江浪人傳送時間: 26/4/2006 15:19
用心的看過一遍,三十年前的往事現在才看到,那時是絕密的東西了。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6/4/2006 19:07
香江先生好!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8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6/4/2006 19:07
1949101日—李普:我站在毛主席身後



在李普老人自己保留的開國大典照片上,88歲的他已是僅存的當事人。

1949101日下午15點,毛主席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時候,我就站在他身後,他顯得很平靜,稿子沒有任何抖動。那天城樓上也沒有風,晴空萬里,廣場沸騰著歡呼和掌聲。奮鬥幾十年,革命成功了!我屏氣凝望著一幅巨大五星紅旗,由毛主席親手升起。當時陳毅輕歎:“在我的有生之年裏,能看到這一天,我已經很滿足了。”城樓上的老革命們都感慨著。我20歲入黨,31歲親見這一幕,毛主席那鄉音濃重的三個字“成立了”,讓我銘記和感動了一生!

朱德宣佈典禮開始的時候我還站在後面,當毛主席走到麥克風前面時候,我立刻移到他身後,等他念完了,我好要那份公告。這個並無事先安排,那時毛主席平易近人,記者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毛主席當時伸手給我,公告上多出一張紙條,是一份56個委員的名單,他一再叮囑我:“你小心這張字條,千萬不要弄丟了。照此發表,不要漏掉了。”本來公告上只開列主席和6位副主席的姓名,接著寫“陳毅等56人爲委員”,其他55人都省略了。但張治中在政協會議上提出補全名單,毛主席當場表示贊同,名單中許多非共產黨人擔任了重要職務。副主席6位中,有宋慶齡、李濟深、張瀾3;委員56位中,占27位,差不多一半。當時我國政治舞臺上爲爭取民主自由而奮鬥的知名人士,以及反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各方面各派的實力人物,可謂盡在其中。19489月,在中囯共產黨安排之下,沈鈞儒等第一批民主人士乘船離開香港,此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海外華僑代表等紛紛到解放區。1949年初,各路人士齊聚北平,所以說這份附加名單,在國內國際將産生怎樣的影響難以估量。

城樓上的嘉賓們當時大都住在北京飯店和六國飯店,101日下午14點,先一起去中南海懷仁堂,交代一遍流程,就來到天安門。毛主席是第一個沿臺階走上城樓的領導人,朱老總緊隨其後,那時還沒有電梯,大家紛紛走上去了。當時攝影記者侯波抓拍的一張照片裏,我站在城樓中間靠東一點,左邊是吳晗,右邊是張奚若,都不是黨員,穿黑色西裝,打領帶。共產黨員都穿中山裝,周總理就穿著黑色的呢子中山裝。滿城樓就只有美髯公張瀾穿長衫。我穿一件灰色的粗布中山裝,連領子都沒有,還皺巴巴的。後面站著鄧小平、周恩來、劉伯承、吳玉章等,那時等級不森嚴,都是不整齊地站著,不講誰前誰後。照片上鄧小平站在最邊上,嘴裏還一直咂著煙,他可是煙不離口。

最讓人熱血沸騰的口號就是毛主席的“人民萬歲!”後來幾句,毛主席喊的也都是工人、農民萬歲。接著,在主席側面隔了十幾米,安排了另一個麥克風,由榮高棠開始帶領群衆喊口號,他應該是第一個大聲喊出“毛主席萬歲”的人。“毛澤東萬歲”延安時代就有了,只不過我們不習慣,又不是皇帝。季羨林也談過這個問題,說他這樣的知識份子開始不願意叫,但是開國大典那一聲之後,就越叫越起勁了。當然,廣場上30萬群衆和我一樣,看著毛主席揮動大手,全都發自內心高喊著“毛主席萬歲!”只有經歷過大典的人才真正感覺到,毛主席開國的偉大。

事先我已經拿到了所有領導的講話稿。1949921日到930日,決定未來中國命運的政治協商會議在懷仁堂臨時改造成的大廳舉行。我作爲新華社特派記者,進駐中南海勤政殿全程採訪。在最後一次政協會議上,我等在主席臺側面,周總理那天讓我爲他的講話做筆錄。他們下臺時候,我就去收所有人的稿子。後來的有很多文本對於一句話有誤解,以爲“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是在開國大典上說的。其實是在政協會上說的,政協會議的氛圍輕鬆得多。

要來毛主席的公告,我並沒有離開。劉少奇、宋慶齡等發言我都是站在一旁等的。雖然他們的講話稿早就寫好發印出來了,我還是需要他們的親手稿,來核對每一處字詞的小改動。其中數宋慶齡的文章寫得最精彩,先用英文打草稿,然後翻譯成中文,她有自己的特色,毫無八股氣,生辣漂亮。我拿到她的手稿,有的字注上了拼音,因爲她不大會普通話,整篇文章,都是用上海味道的普通話念的。那天11個人的講話中,陳毅老總的最短,只有5分鐘。大家其實都沒有想到,這一天竟來得這麽快!老將軍們比較沈著和規矩,我和劉伯承將軍是老朋友,解放戰爭中我隨劉鄧大軍一路採訪。我不是一個好記者,居然沒有採訪他們,留下了太多遺憾。城樓不寬敞,重要人士站得滿滿的,身爲記者我要走動,就得扒開這個,扒開那個,也很自由隨便。

我那時只想觀察現場。天安門上講完話,閱兵儀式正式開始。身著戎裝的朱德總司令走下天安門,坐吉普車檢閱了部隊,那時部隊都停留在天安門城樓東。等朱老總返回城樓,部隊開始行進在天安門前,坦克團,26架飛機,紅色戰馬和白色戰馬有1600匹,展示陸海空三軍的武裝實力,何等雄壯!我霎時感受到一個國家政權的威嚴。然後是群衆的遊行隊伍。毛主席,以及天安門上所有人都在微笑著招手,參加遊行的人大部分比我還年輕。開國大典的遊行和後來的天安門遊行是不一樣的,除了喊口號,大標語、字牌、花環這些東西都沒有,只有紅旗揮舞,大家的想法都非常樸素,很多人將手絹抛向天空。雖然沒有整齊的著裝,可是人心大快!那種當家做主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臉上。.
李普,湖南長沙人,1940年在重慶《新華日報》任記者,1949101日開國大典時,作爲新華社特派記者登上天安門城樓,第二天在《人民日報》第一版,登載了他采寫的開國大典報道。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6/4/2006 19:09

1966818—張振國:天安門下的普通人

現爲某公司職員的張振國是最早接受毛澤東檢閱的紅衛兵。1966年他16歲,是北京市25中學的初三學生,6月中考取消,張振國度過了最難忘的一個暑假——這個假期很長,直到12年後,他才重返校園。

818日上午9點,天氣晴朗。當女播音員報出“毛主席來到我們中間了”時,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拼命蹦跳著睜大眼睛。看不清毛主席的臉,天安門城樓的正中有一個小小的身影,穿著綠軍裝,當他開始揮動手裏的軍帽,我才確定了那就是毛主席。人群排山倒海似地向前湧,使盡全力壓前面的人,腳離了地,鞋子掉了都不知道,疼痛啊什麽都顧不了,心裏面只有毛主席。每個人都熱淚盈眶,被毛主席接見,在當時被我們視爲人生最大的光榮,最大的幸福。每人臉上都洋溢著聖潔的光輝,有一種崇高的使命感。50萬人的廣場上只有一種聲音震耳欲聾:“毛主席萬歲!”

當時我們並不知道毛主席要來,沒有心理準備。那次大會不像後來的正式接見,叫做“慶祝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群衆大會”,參加的大部分是首都高校、中學和機關單位的革命群衆。每一盞華燈上都挂個喇叭,女播音員播放著《大海航行靠舵手》、《東方紅》,不時帶領大家喊口號“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毛主席”。人群中自發地大段背誦毛主席語錄,不過在毛主席出來之前,大家的情緒只是歡欣鼓舞,還沒有特別激動的。最顯眼的莫過於北京大學的方陣,他們站在毛主席視野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除了高舉校牌外,還扛著一塊聶元梓寫的大字報的巨大模型,木框上裝飾著紅綢繡球。我們班去了十幾個紅衛兵,指揮部安排我們在廣場東,歷史博物館前面。天安門廣場當時的地磚不是現在這樣的大地磚,很小,指揮的說,一塊磚上站一個人,正好。

先于毛主席出來的是林彪和周總理。早上7點半大會開始,林彪先講話,說“代表黨中央、毛主席問你們好”,而周總理只說“問你們好”,我覺得有點突兀,後來才知道林彪的地位已經變了。我們一個勁喊著“我們想見毛主席”,語速很快很有節奏,但是沒想到真的能見到。毛主席出來時候,我們還在齊聲大喊:“劉主席,我們要見毛主席!”還不知道高層已經變了。主席出來,雖然沒有人能看清楚,但都是眼含熱淚,喊著萬歲,從四面八方都向天安門湧過去。人群再怎麽往前湧,到金水橋就停住了,警衛站成人牆。我旁邊有人就抱著警衛的胳膊哭。

那一天穿軍裝的紅衛兵還是少數,以後才流行起來。主席身穿那樣鮮亮的綠色,他是建國後第一次公開場合穿軍裝,一下子就把我們的革命激情點燃了。聶元梓、宋彬彬這樣上天安門城樓的一定要穿軍裝,兩側觀禮台的也要穿。不過他們的軍裝和主席的不一樣,紅衛兵都喜歡黃得發白的舊軍裝,越舊越好,顯得有背景有身份,血統純正。

1966
818日開了大規模接見紅衛兵的先河,但是那時候的紅衛兵隊伍是以高幹子弟爲主流的,統稱爲“老紅衛兵”。我們學校就有葉劍英的孫子葉衛平,滕代遠的兒子,我這樣的工農子弟是很少的。所以參加“8·18”活動也是以這些人爲主。宋彬彬給毛主席戴上的紅袖章,其實還不算最早的紅衛兵袖章。最早的是三指寬,就印著“紅衛兵”三個字。

我並不是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早在729日,我們北京市學生代表幾千人,就在人民大會堂受到毛主席接見了,那一次等級更高——劉少奇講完話,忽然高喊一聲:“毛主席萬歲!”我當時都沒反應過來,毛主席就走到臺上來了。他穿灰色衣服,臉色是古銅色,有點黑,不像畫像上那樣,也沒有什麽笑容。從西到東,他一邊招手一邊走,然後又走回來。我們全場起立,拼命拍手,口號就喊起來了。我坐得離主席臺很近,那是我看得最清楚、最近的一次。周總理走到主席臺邊,領大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沒有唱,也不打拍子,沒講任何話就下去了。我回去以後還總想著這一幕,激動極了,到處講給人聽。

那時候我還不是紅衛兵,是學校的“文革積極分子”,負責我們班的“五人小組”,雖然6月就取消了高中考,我們還總是覺得運動常常有,上課是早晚的事。但是85日《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發出以後,形勢就變了,緊隨其後的81019點,毛主席走出中南海,去了中南海西側的紅衛兵接待站,“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的講話讓我們情緒很激動。就在那之後,我們25中和燈市口女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組織了一次血統論的辯論會,我就成了最早的一批紅衛兵。

天安門的接見一結束,第二天那裏就貼滿了大字報,空氣中充滿糨糊的味道。那時候有灰觀禮台,不像現在的觀禮台那麽高,1米高,就全貼滿了大字報。只有大會堂不能貼,用金屬欄杆圍住,博物館牆上,天安門兩側的牆上都貼滿,每次接見前都要處理乾淨。

1966年國慶節那次我也參加了,達到了150萬人。因爲中共中央於95日發出通知,決定全國各地的革命學生代表和革命教職工代表來北京參觀文化大革命,全國很快就掀起了大串聯高潮。外地來北京串聯的學生越來越多,據說很多外地來的,有人拿紅寶書蹭天安門附近的土,有人用繩子吊個瓶子到金水橋下灌水,還有數城門的門釘好回去詳細描述的。紅衛兵接待站號召北京人民“招待毛主席的客人”,然後安排到學校或者機關大院的老百姓家裏住。接見時候,每個人會先領到兩個雞蛋、一個麵包、一根香腸,然後帶上軍用水壺去天安門。那時廣場外有很多臨時廁所,用藍色水龍布圍起來。毛主席接見時候,大家的腳就都離了地,被人群裹著走,被裹著還倒不了,最後清場能收幾卡車的鞋子。散場後,天安門廣場邊西交民巷的郵電局就播放通知“凡是拍發毛主席接見內容的電報概不收費”。

夏天很快過去了,北京越來越冷,南方來的人沒有禦寒的衣服。19661126日,是毛主席最後一次接見紅衛兵,從此,中央下達通告,以後再不接見紅衛兵。■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傳送時間: 27/4/2006 5:09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7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7/4/2006 22:02
197645日—王文瀾:用相機定格歷史



天安門的政治風暴

坦率地說,30年前,當我按下相機快門時,根本沒意識到它們日後會有多大的影響和意義。

30年前的這場政治運動被定義爲“四五運動”,但運動其實早在3月底就開始了。我那時在河北保定定縣38軍的一個部隊當兵,坐火車3小時到北京。因爲經常要去軍報送稿子,所以可以時常回北京。總理去世後,“四人幫”不許開追悼會悼念,但北京市的黑布、白紙都賣光了,民間的不滿情緒一點點在醞釀,已接近爆發。

天安門是中國政治一個特殊的晴雨錶,只要有空回北京,我就趕緊往天安門廣場跑。那段時間第一次到天安門廣場時,已經開始有花圈擺放,起初這些花圈都集中在紀念碑附近。我一回北京就把軍裝脫下來,那時的天安門廣場,紀念碑後面都是松樹,一直到前門,形成一片很大的松林。

有個詞叫“花如海,人如潮”,的確就是那種情形,每天都是上百萬人聚集在廣場上,那時人們穿的衣服也大都是灰色、藍色或是軍綠色,打眼一看,廣場上就是這幾種色調構成的人海。

從人的表情看,好像每人內心揣著一團火,只要相互一碰撞就能擦出火花來。那時“四人幫”還在臺上,但他們已經很不得民心了,民間對他們也敢公開議論,“憤怒出詩人”,這些情緒都寫成了詩,在廣場各處貼著,大家互相抄詩,爭相傳誦。

我是穿便裝進天安門廣場開始拍的,拿著很老很破的機器,因爲各大媒體專業記者都不允許到天安門廣場拍照,所以那時在廣場上拍照的也都是像我這樣的業餘攝影愛好者,這也是平反後官方沒有“四五運動”照片的原因。

我們邊看邊拍,那些正在講演的、悼念的被拍攝者也不反對,更準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51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