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謁白居易墓
2008/12/25 13:53:25瀏覽137|回應0|推薦1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  (原始留言)傳送時間: 21/12/2005 9:08
 
謁白居易墓

 
                       2005-11-16
風蕭蕭兮伊水寒,暮藹冥冥到白園
兼濟天下雲龍志,獨善其身自樂天。
賣炭翁訴千般苦,長恨歌悲萬古傳。
君今孓立香山畔,憑吊可曾見素蠻?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2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1/12/2005 12:21
洛陽 白園
 
      白園在洛陽市龍門東山(香山)北端琵琶峰上,此處安葬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又稱白塚,墓前石碑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字。琵琶峰狀似琵琶,其上古柏蔥郁,景色清幽,是龍門遊覽勝地。

  此處原來只有一座墓塚,幾通古碑。1982年被辟爲公園。現占地40畝,建有人工瀑布。依山建有松風亭、白亭、翠樾亭、道時書屋、樂天堂等富有唐代風格的亭閣。白園內還有一條鑲有近百塊白翁詩作碑的詩廊,這此詩碑集篆、隸、楷、行、草數種流派,皆出自現代書法名家之手。

  白園,山巒環抱,柏青竹翠,池水清碧,每逢夏日,臨峰而立,清風送爽,可遠眺龍門石窟,旁觀香山古寺,登上琵琶山更是饒有情趣。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3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1/12/2005 12:27
       洛陽旅遊,白園是個幽靜的去處。松柏蔥郁,景色清麗,和龍門石窟隔伊水相 
望;而長橋臥波,又將兩岸相連。白居易墓用青磚砌成圓形。頂上19棵柏樹環繞
 
一棵棗樹。棗刺,標誌著他針砭時弊的性格;紅棗,標誌著他爲民辦事的成果。花
 
木深處掩映著樂天堂楹聯:
 
    西湖築白堤龍門開八灘倡樂府詩諷諭志在兼濟天下; 
    履道鑿園池香山臥石樓援絲竹賦青山樂於獨善其身。
 
簡練地概括了白居易的思想 
和事業,樂觀通達,進退自如。白居易恬淡自然,樂天長壽,享年75歲。
 
  
  在樂天堂對面,有一位78歲的白髮老翁,開了個小小書畫店,門前擺著一張
 
小小的木桌,書白樂天詩、畫琵琶亭景以自娛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4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1/12/2005 16:11
素、蠻:
 
       指白居易晚年的兩個侍妾,樊素和小蠻。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她們倆出名,皆因白居易曾經寫過著名的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白居易少年顯才華,中年露鋒芒,晚年享安樂,走中國知識份子圓滿而庸俗的一條生活道路。老年患了風痹之疾,他就放妓賣馬。自稱既解風情,又近正聲。比較有自知之明。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5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季德~傳送時間: 21/12/2005 22:29

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
 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
 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一車炭,千余斤,官使驅將惜不得。
 半匹紅紗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6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22傳送時間: 22/12/2005 5:54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王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出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於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布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暖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漁陽瞽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頭血淚相和流.黃埃散漫風蕭索,雪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天旋地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街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情覓.排雲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偏.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神仙,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雲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裏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瓶迤邐開.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支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朝陽殿裏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將寄去.
釵留一股留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情重寄調,詞中有誓兩心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7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2/12/2005 9:21
牧笛、秋月好,感谢贴诗。这两首是我最早能够背诵的诗,至今印象深刻。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8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香江浪人傳送時間: 22/12/2005 14:29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9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2/12/2005 20:19
没有素蛮,却有落英耶!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0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2/12/2005 20:21
谢谢香江先生精美制图!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1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秋月涼風22傳送時間: 22/12/2005 21:01
落英飄飄
看不清
 
 

回覆
推薦 刪除    留言 12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2/12/2005 21:25
 
 

看圖有感

憐香惜玉白香山,深情脈脈寫玉環。

長恨豈止青衫有,千古情人頌名篇。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3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香江浪人傳送時間: 22/12/2005 22:35
 

回覆
推薦 (目前有 1 推薦)刪除    留言 14 / 14 的問題討論 
寄件者: MSN 別名萬點落英傳送時間: 23/12/2005 20:57

白居易十年換三批姬妾

 

http://www.chinatimes.cc 華夏時報2005-12-21  
  ■本報記者 王青笠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于唐代宗大曆七年(西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於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75歲。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白居易在他那個時代就是偶像級人物,他的文字的影響力不僅在文化圈子裏流傳,同時也風靡娛樂界。他的《長恨歌》、《琵琶行》等流傳之廣,即使到今天大概都不比《雙截棍》差。
  同時,也有很多人對白居易的作爲很不以爲然,甚至有人給他加上了“老流氓”這樣的操行評語。

【少年得名】被粉絲瘋狂追捧


  在衆多名家當中,白居易大概屬於天才那一類。
  他出生不過六七個月的時候,家裏人指著“之”和“無”兩個字逗他玩。他竟然就此記住,以後每次有人問還不會說話的白居易這兩個字,他都能準確指出來。這樣的天才兒童要是放在上個世紀末,沒准就讀上那些著名高校的少年神童班了。
  難得的是,白居易沒有像那些高校神童班的孩子們那樣流星一現。他五六歲就學做詩,9歲就熟悉了聲韻——這個人天生就是吃文字飯的。而且白居易讀書很用功,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長繭,這樣,他16歲的時候雖然沒成爲海歸博士,但已經寫出了“春風吹又生”這樣的佳句。
  白居易初到長安拜見前輩尋求提攜,文名赫赫的顧況素來目下無塵,就跟白居易擺起了老資格,說:“京城米價很貴,想要居住在這裏大概不太容易。”等看了“春風吹又生”之後,馬上改口說:“以你這樣的才華在京城肯定能混得很好。”想來當時的首都只是米價高,房價還不怎麽嚇人,否則任春風怎麽吹,也吹不出廣廈華堂。
  後來白居易詩名日盛,在全國的學校旅舍碼頭伎館這些公共場所,男女老少都在吟誦白居易的詩歌,追星的狂熱並不比前一陣的超級女聲差勁。而且白居易的詩歌背後沒有什麽電視臺或策劃公司在包裝運作,全憑群衆自發流傳,那可就更加不易了。
  當時有個軍官想招個歌伎,有個歌伎爲了自擡身價,就說自己能夠背誦白學士的《長恨歌》。果然這招奏效,這名歌伎的出場費真的被擡起來了。白居易對此大約多少有點得意,在給朋友的信上特意炫耀了一下。
  唐朝流行文身,社會上也不完全把文身和不良青年畫等號。一位狂熱的超級“白迷”,從脖子往下渾身三十多處文上了白居易的詩句,經常洋洋自得地在街頭袒胸露臂,放聲高唱。當時的白居易,簡直就是“白天王”啊。

【政壇失意】與歌伎同病相憐


  文學上的成就固然值得自負,但那不是白居易心目中的目標,建功立業才是永恒的主題。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的下坡路時期,面對軍閥割據、政局動蕩的混亂時勢,白居易積極向皇帝進言,希望能夠有所改觀。
  這個時期的白居易是坦蕩剛直、勇於任事的,但無論什麽時代,這樣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懂事”。他管閒事甚至管到了皇帝的後宮。時值大旱,白居易居然斗膽請求皇帝遣散一部分宮女,一則縮減開銷,二則減少社會上的曠男怨女。結果誰也能料到,他不是找罵去了嗎。
  壯年氣盛、直言無忌的白居易並沒有實現他的目標,反倒給自己惹出了不少強大的敵人。事實上,他那過於急切直率的作風,讓親自提拔他的皇帝都受不了了,有時皇帝老子話還沒說完,白居易就直愣愣地頂嘴:“陛下錯了。”皇帝當場變了臉色,事後對人說:“這小子是我提拔的,居然敢這樣,多半是不想混了。”
  雖然皇帝沒有馬上拿白居易怎麽樣,但地雷已經埋下。後來宰相被刺殺,白居易第一個建議追捕主謀,政敵們趁機指摘他越權,照例再加上些謠言,就把他貶爲江州司馬。白居易的第一個政治高峰結束了。
  江州司馬白居易雖然失意,在著名的《琵琶行》中,和偶然相遇的長安倡女大起同病相憐之歎。但他還在等待機會,他仍舊懷著希望。
  再次回到京城,一開始,白居易行事的風格依然不改,爲了堅持立場,甚至不惜和多年好友元稹翻臉。然而政治集團之間激烈的傾軋鬥爭終於讓他漸漸“懂事”了,白居易從憂慮到失望,再到逃離,他承認自己的失敗,爲了躲避政治旋渦,甘心外放,做地方官去了。
  個人的意願在龐大的命運車輪前顯得實在太渺小,只有少數人一生都是鬥士,白居易不是那種政治需求特別強烈、個人意志特別堅定的人,詩人早年的理想已經在現實中漸漸消磨。

【老來混亂】曾“逼”死朋友老婆


  白居易也有老的那一天,到那個時候,他開始享受生活了。
  他人是老了,心卻花了,開始蓄養大量家姬,還親自指點她們學習樂舞。拜他的詩歌流傳之賜,白居易的家姬非常有名,其中地球人都知道的,是小蠻和樊素。“素口蠻腰”這個香豔的說法,就來自於白居易。
  不僅如此,白居易似乎還很喜新厭舊,他10年內換了3批家姬,只是因爲過了幾年就覺得原來的家姬老了不中看,而這個時候他自己已經67歲了。就算不是老年人,這麽頻繁地成批更換女朋友,生活作風也未免有點那個。楊振寧先生不過是娶了個年輕太太,就招致了很多議論,白居易顯然過分得多——買賣人口還玩弄女性,要放到現在……
  當然,不能用現代的標準去生硬地評判一千多年前的古人,在那個時候的時代背景下,白居易的行爲不論在法律還是道德上,都沒有什麽不妥。不過,以白居易當時的年齡,怎麽說也不夠檢點自重。當青春不再時,人往往會遇到精神上的危機,白居易在這個時刻再一次顯示出了自己意志上薄弱的一面。一場大病之後,白居易大約也感覺到了自己來日無多,雖然戀戀不捨,還是把他最鍾愛的小蠻和樊素都遣散了,算是爲她們的前途做了一點打算。當初吟唱出“江州司馬青衫濕”的那個悲天憫人的白居易,此刻多少又有點回魂了。
  然而白居易對待女性的態度一直被質疑,後來就有了他逼死朋友侍妾的傳聞。關盼盼是白居易好友的妾室,好友死後,關盼盼獨居10年沒有再嫁。白居易聽說後,寫詩一首送給關盼盼,大意是感慨好友一死,當年在關盼盼身上的心思全白費了。本來人死萬事空,這種感歎可說是很正常。但也可以理解爲譴責關盼盼不夠意思,沒有以死殉夫。關盼盼看了這首詩,不久絕食而死。
  這段公案後來就成了白居易的罪狀。不過在漫長的時間流逝中,傳說的可信度不免要打個折扣。白居易雖然晚年沈迷於聲色,但也不至於非把別人的老婆逼死才爽,他好歹沒那麽糊塗吧。
  沒有人是完人,白居易當然也不是。他會退縮,會消沈,但他自有掩蓋不了的光彩,我們記住他,最終還是因爲他的詩篇。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n1565&aid=250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