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紀念堂位於趵突泉公園東部,為紀念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而建。該堂始建於1959年,1980年重建。現紀念堂為一民族形式的建築,由正廳、亭、軒、曲廊、門樓組成。門樓雙脊比翼,顏額掛有牌門匾,上寫“李清照”紀念堂”,為1959年郭沫若題寫。門樓迎屏風前後兩面分別是郭沫若題寫的“一代詞人”和“傳頌千秋”。正廳坐北朝南,青瓦起脊,歇山下簷,門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 廳內陳列著李清照塑像、著作版本以及後人的詩詞、題字等。正廳東側曲廊間有“疊翠軒”,西側曲廊南端有“溪亭”,亭旁有"洗缽泉”。院內奇石玲瓏,松竹相映,十分雅致。紀念堂四周有馬跑泉、淺井泉、嗽玉泉、柳絮泉、金線泉等名泉。整個建築古樸清幽,既有紀念意義,又具觀賞價值。 此圖的照片檔案上傳沒有成功 位於山東濟南趵突泉公園內的李清照紀念堂投資500萬元擴建,擴建後的的李清照紀念堂與易安舊居仿宋建築群占地4160平方米,園內堂閣亭台、溪水環繞,分南、北、東三個院落,由“漱玉堂”、“有竹堂”等5個展廳組成,展出大量文物、詩詞、書籍及“父母教誨”、“詩壇綻秀”、“志同道合”、“流寓江南”四組李清照蠟像,記錄了女文學家不平凡的一生,使遊人形象生動地領略一代詞人風采。 在濟南趵突爾公園內漱玉泉北側,有近年所建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女作家,婉約派詞人的卓越代表李清照的紀念堂。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濟南人。
因她有《漱玉集》在世,後人便依此確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紀念堂系仿宋建築,大門上掛著郭沫若寫的“李清照紀念堂”匾額,堂前還有她題定的楹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陳列廳裏展陳著女詞人的畫像和著作,還有他父親撰文的碑石拓片和她丈夫登泰山的題名刻石拓片,以及當代著名學者作家葉聖陶、馮沅君、藏克家、夏承燾、唐圭璋等人的題字等。
李清照生於一人充滿書香氣息的家庭,父親李格非經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采出眾。她曾作《如夢令》,描述她少女時代在濟南的歡樂生活:“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宋時,濟南城西確有“溪亭。”
李清照十八歲時,在汴京與太學生、丞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婚。婚後,夫妻感情篤深,常投詩報詞。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作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西元1127年,北方金族攻破了汴京,徽宗、欽宗父子被俘,高宗倉後南逃。李清照夫婦也先後渡江南去,第二年趙明誠病死于建康(南京)。李清照獨身漂泊在江南,在孤苦淒涼中度過了晚年。詞人連遭國破、家亡、夫死之痛,所作詞章更為深沉感人。比如那首著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還寫過一首雄渾奔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刺徽宗父子的喪權辱國,意思表達得痛快淋漓。 座落於漱玉泉畔,郭沫若為其書寫對聯“大明湖畔漱玉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紀念堂于1959年修建,1999年進行較大規模擴修建,現今面積達四千余平方米,宋代建築門樓、亭、軒、曲廊等組成一處女性化的園林庭院,歇山飛簷綺麗多姿,懸山抱廈豐富多變,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飛亭疊瀑,展室內涵風格各異從圖、文、像、書、畫等不同層面展示了一代詞人的偉大成就與滄桑一生。 李清照紀念堂位於趵突泉公園東部,為紀念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而建。該堂始建於1959年,1980年重建。現紀念堂為一民族形式的建築,由正廳、亭、軒、曲廊、門樓組成。門樓雙脊比翼,顏額掛有牌匾,上寫"李清照紀念堂",為1959年郭沫若題寫。門樓迎門屏風前後兩面分別是郭沫若題寫的"一代詞人"和"傳頌千秋"。 正廳坐北朝南,青瓦起脊,歇山飛簷,門前抱柱上有郭沫若題寫的對聯:"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漱玉集中,金石錄裏,文采有後主遺風。"廳內陳列著李清照塑像、著作版本以及後人的詩詞、題字等。正廳東側曲廊間有"疊翠軒",西側曲廊南端有"溪亭",亭旁有"洗缽泉"。院內奇石玲戲,松竹相映,十分雅致。紀念堂四周有馬跑泉、淺井泉、漱玉泉、柳絮泉、金線泉等名泉。整個建築古樸清幽,既有紀念意義,又具觀賞價值。 李清照紀念堂,位於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漱玉泉北。始建於1959年,系在原丁公(丁寶楨)祠處辟建而成。紀念堂于1980年進行改建,2000年又加以擴建,並於2001年9月20日正式對外開放。擴建後的紀念堂與"易安故居"共占地4160平方米。它是一座我國民族風格的建築,具有濟南傳統四合院民居的形式和特點。紀念堂正廳佇立著李清照蠟像。陳列的有關文物及著作,生動地記錄了李清照不平凡的一生。堂壁上懸掛著茅盾、葉聖陶、舒同、馮沅君、臧克家、李苦禪等名人書畫。紀念堂匾額和大廳抱柱楹聯均由當代著名文學家、詩人郭沫若題詞和手書。橫額上書"李清照紀念堂",楹聯為:"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柳深處","漱玉集裏,金石錄中,文采有後主遺風"。另有"一代詞人"匾額題於門屏之上。 紀念堂院內除正廳之外,還配有耳房、曲廊、溪亭和疊翠軒,並按照李清照生前的喜好,栽植了松樹、梨樹、芭蕉、荷花、玉蘭等30餘個品種200余株名貴花木,其中3株百年榕樹及10餘株迎客松、桂花樹,格外引人注目,成為南北結合的經典園林。 | ?周邊名勝古跡·漱玉泉·李清照紀念堂·歷代詩文? | 李清照紀念堂題詩 郭沫若
一代詞人有舊居,
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轟咧, 傳誦千秋是著書。 (《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四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