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文字 心靈的原生態
2013/06/03 16:48:23瀏覽76|回應0|推薦2

       新媒體時代,文字如何表達?才能通達內心深處。與傳統文藝相比,新媒體時代的文字,怎樣才能達到靈魂的原生態?

      每年,我們都會看到一些網路媒體對文藝作品或者新銳作者進行一個排行。似乎就像點兵點將,蝦米大魚,就是需要有這樣一個依託才能支撐。

      於是乎,文字便成為了一種“高層”與“基層”的設計圖譜。人氣節節攀升,也就得到了一個個環環相扣的自豪和驕傲。

      但相對作品來說,似乎原來還是這樣,變的都是人,不變的確是手中掌握著的那顆思想。

      沒有江郎才盡的,便會有不斷的文思泉湧。如何關注,是鼓勵,還是炒作宣傳?很多人不置可否,也有很多人睜眼盯著。

      不是文藝大餐,人人都可以品嘗一下。也不是鮮花擺設,欣賞之後就置之不理。文字與心靈,兩者常常同舟共濟,何為文字?何為心靈?似乎隔著一條潺潺的小溪水,聽到、看到、想到,及與周圍生態相符合。

     青山綠水會有好心情,也會在掌握文字人的內心生出好風景。如果文字是被冷漠的,那麼文化也會節外生枝。

     朱德庸說,“這個社會把人逼瘋了,大家都很慘,但只要你還保有幽默,笑得出來,你就贏了。”可笑出來,也還是需要那麼一些內心的強大充實的。

      近期,一些文藝作品受到了爭論,就像影視,視角設計如同宏偉的畫面,而內容常常表達背道而馳了。

      作為一個藝術娛樂的時代,似乎文字的表達,重要性正在下降。甚至一些文化常常被丟在隱蔽的地方。不是不去發覺,也不是無法挖掘,主要是汝輕汝重,不說任何人都能知道了。因為相對于現實的生活,內心似乎正在慢慢走向被遺忘的地方。

      還有一點,不同時代,有著不同時代的強烈需求,不管是生活本身,還是超越生活之上的藝術。

     文學理論家特裏·伊格爾頓曾說,“各種風靡一時的文化理論熱潮退去之後,新世紀的文化理論必須積極探索其一度忽視或否定的領域。”

     那麼,如何也才能找到這樣一個路徑。應該不是追求人氣,也不是追求物質與獎勵的快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榮譽僅僅只是文字的支撐。如果真要讓文字成為內心的一種需要。這不是外部環境的問題,恰恰與一個人的內心需求合得上軌。這就需要,心靈與思想合拍一些。

      但這樣做的難度,也常常讓一些喜歡文字的人無法平心靜氣。如果真能合二為一,一定會讓我們的內心變得越來越風光迤邐。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jinlin&aid=771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