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24 18:42:46瀏覽46|回應0|推薦0 | |
無水不思無水之苦
下周起,新北、桃園等石門水庫供水區,將實施「供五停二」的第三階段限水,若今年梅雨季是「空梅」,在颱風季來臨前,台灣西部地區,極可能進入更嚴格的第四階段限水,屆時採定量定時供水,民眾要有排隊等水車的心理準備。 外界印象中台灣多雨,並非水資源貧瘠的國家,但實際上台灣過去十年降雨量落差極大,去年降雨1643毫米,是十年來最低,與2005年全年降雨2800毫米相比,足足差了一千多毫米。 降雨量不均,是台灣水資源第一個罩門,加上台灣地形落差大,雨水落至地表後,很快就流入大海,雖然可以靠興建水庫留住水,但從2009年八八水災後,水庫淤積問題急速惡化;留不住水,是台灣水資源的第二個罩門。 即便雨量夠,水庫也留住了水,但台灣每年漏掉16萬座奧運標準游泳池的水,加上廠商、民眾的節水意識不足,這四大罩門,凸顯我國並非水資源豐富的國家。 上一次台灣面臨大旱,是在2002年,當時民眾、廠商排隊搶水的慘狀,經過十多年後,社會早已淡忘;今年缺水夢魘重演,但回顧過去這些年,台灣社會對改善水資源分配的努力,顯然仍不夠。 因政府執行魄力不夠、水費長期偏低等因素影響,包括水庫清淤、管線改善、鼓勵民間節水的進展有限,一旦面臨如去年降雨量偏少的情況時,台灣立現缺水危機。 以台灣長年被詬病的漏水率偏高問題,去年底台北市供水區的漏水率是16.71%,北水處自2006年開始推動20年漏水改善計畫,要投入200億改善漏水,期望在2025年時,將漏水率降低至10%。 國內其他地區漏水率更嚴重,像是基隆市與新北市北區,漏水率高達近三成,台中、南投、台東、花蓮的漏水率,也逾二成,偏低的水費與困窘的政府財政,讓漏水率偏高的問題遲遲不能解決。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但台灣當前的問題是,無水時也不思無水之苦;今年台灣大旱過後,當下一次大旱來臨時,政府、企業與民眾準備好了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