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年感悟--也談獨處(轉貼)
2010/10/02 09:14:42瀏覽502|回應0|推薦11

老年感悟--也談獨處 

歐陽山人

老友來郵說到獨處,有一段比較學術性的概括:獨處是個大題目,對於喧囂社會中現代人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意義。學者指出,獨處是健康生命所需要具備的一種重要的心理素質和能力。獨處的心理學座標是自足的內心世界。。。一個人在獨處中可以找到寧靜自得的心境。陶潛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尓,心遠地自偏”道出了喧囂中的寧靜,表現的就是這種心境。

尋常的日子裏,每一個男女,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滾滾紅塵的生活中,扮演著各自的、多樣的人生角色。在紛擾的世事中,施展著自己或大或小的才能,應付著從家庭、學校、社會中猶如萬花筒般的人際、工作關係,承受著來自外界或他人的各種影響和壓力,每一個人都將面對這一現實,需學會不斷調適這種外界環境給予自己帶來的不平衡,抒解自己精神上的各種壓力。

人們需要在每天為工作、生活奔忙,為他人合群相處的同時,給自己留下一點時間和空間,讓自己和自己對話,靜下心來,讓自己沉思反省一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會面對比較真實的自己,讓自己同人世間的紅塵及紛擾的生活和無盡的人際關係恰當地保持一段距離,讓思緒能在自我的天地中自由的遨翔,無拘無束,慢慢地剖開心靈的鬱結,讓一股溫馨的情緒湧上將自己和別人包容,像細雨般對塵事的是非來一次滌盪,將傷口撫平。時而會有一點傷感或沉寂,但會覺得很舒心也很充實,畢竟那是自己和自己思緒溝通的結果,對自己多了一份瞭解,對生活多了一份把握。

獨處的日子裏,除了靜下心來,自己沉思反省外,尚有許多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讀書,記日記,寫信,上網,看落日餘暉,散步,聽音樂,學寫字繪畫,練氣功,逛商店,書店,看展覽會,博物館,假日裏去爬爬山,釣釣魚,參觀動物或植物園,買一份可口的食物慢慢享用,再看一場話劇或觀賞街道廣場上的民間業餘表演,人們不同的表情動作不同的步履裝扮,會令你欣享到除了緊張匆忙焦灼之外的一種悠然之美獨處成了人們生活中健康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

學習和享受獨處對於即將或開始退休步入老年生活的人更具意義。這是因為人生的晚年階段,人們獨處的時間相對更多了,如何安排和充實自己越來越多獨處的時光,成為每個老年人晚年生活內容和生活質量的好壞的風向標。更何況人生到頭來終究要獨自面對人到老年有個知心相容相愛的老伴兒是一種緣份和福份,相濡以沫是一種幸福。但到頭來還是要每個人學會獨自面對自己的生命,不論是有伴兒的還是單身的。這是人生的宿命吧?能滲透和領悟這一點,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會越坦然和積極,越樂觀和無畏,當死神來臨時,他/她應該會在平靜的獨處中同死亡談判,向人間告別,安祥地走向自己人生的終點。

由此可見,獨處實際上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是具正面價值的一種人生內容,它同孤單、寂寞、孤僻、冷膜的本質是截然不同的。學習獨處是學習生活的一部份,享受獨處是享受生活的重要內容。它是需要人們具備一種積極、向上、樂觀、求實的生活態度。否則,自己關起門來,胡思亂想,異想天開,消極悲觀或邪念頻頻,那早己失去我們所說的獨處的原意和價值,是毫不足取的。獨處是修身養心的一種自我境界,是難得的一種自我的擁有,讓我們珍惜、學習並享受獨處。讓獨處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份,伴隨我們的一生。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ero38&aid=44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