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 鹿港之戀】鹿港城隍廟七月初五普渡---鹿港普渡歌
2009/11/21 22:34:22瀏覽1632|回應0|推薦13

鹿港人對於七月十分重視,除了對鬼神的敬重,普渡好兄弟也充分表現眾人的慈悲心。

歷年農曆七月初五,鹿港城隍廟為了普渡好兄弟,為大眾積善消災,有近200桌的贊普(贊助普渡),當天並施食眾好兄弟,每桌準備山珍海味、金銀財寶、蓮花等供品,向上天焚化疏文,祈求闔境平安。

初一放水燈(放水燈之習俗,是要將光明送給溺水而亡的孤魂們,通知他們普渡日已到,上岸來享用普渡的供品。)

初二普王宮(此宮舊時是鹿港的蘇王爺廟,昔稱萬春宮,清時通稱王宮。)

初三米市街(米市街顧名思義是米的集散地,是清時鹿港米的集中地。)

初四文武廟(指的是孔廟與關公廟之合稱,在小火車站的旁邊。)

初五城隍廟(此宮正名鰲亭宮,官祀城隍爺,日據時被拆,今所見只剩正廳及後殿。)

初六土城(這是清代鹿港水師游擊署的所在地,今已不見。)

初七七娘媽生 (七月七日俗稱七夕,鹿港有拜七娘媽的風俗。)

初八新宮邊(新宮指的是新祖宮,是唯一官建的媽祖廟。)

初九興化媽祖宮(此宮是鹿港三個媽祖廟中最早者。)

初十港底(以前的小碼頭,是清時船舶最遠可達之地。)

十一菜園(今日的菜園里,位於街鎮之邊緣地區。)

 十二龍山寺(鹿港龍山寺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寺廟建築。)

十三衙門 (指的是北路理番同知署,在今天鹿港國小內。)

十四飫鬼埕(今天城隍廟前面的小市場,古時是攤販、江湖藝人的集散地,以前吃飯時間一到,聚集在這裡大吃大喝,真像極了「餓鬼」。)

十五舊宮(指天后宮,鄉人稱它為舊宮以別於新祖宮。)

十六東石(今東石里,是北頭一個漁村,居民大都姓黃。)

十七郭厝(北頭的郭厝里,以居民以郭姓為主。)

十八營盤地(又稱牛瘟堀,為清代鹿港南來牛車的終點。)

十九杉行街(杉木批發地,手工藝品及傢俱製造地區。)

二十後寮仔(今鹿港樂觀園前面。)

廿一後車路(菜市場北邊的小巷子。)

廿二船仔頭(古昔也是船舶停泊處,天后宮北方。)

廿三街尾(鹿港南端,分頂街尾、中街尾 、和下街尾。)

廿四宮后(舊媽祖宮後面東側,居民屬施姓,勢力龐大。)

廿五許厝埔(是一個許姓為主的聚落。)

廿六牛墟頭(舊時所有鹿港的牛隻販賣集中在此進行。)

廿七安平鎮(現在鹿港民俗文物館的前面。)

廿八箔仔寮(又稱打棕埕,是一個船泊主要停留區。)

廿九通港普(鹿港任何地方,在過去幾天沒做普渡的,都在這天補行普渡。)

三十龜粿店(因為所有賣紅龜粿、粽粿等供物的糕餅店,在這一天普渡。)

初一豬砧(賣豬肉的也是因為生意忙碌,延到八月初一再普渡。)

初二米粉寮(賣米粉的也是因為生意忙碌,延到八月初一再普渡。)

初三乞食寮(在七月普渡中,乞食到處接受人家施捨,在今天普渡。)

初四乞食食無餚(普渡已過,乞食又回復靠乞食而過活的日子了。)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dzo&aid=3256703
 引用者清單(1)  
2010/07/23 16:11 【東哥的G3之戀】 【鹿港城隍廟】慈悲喜捨~中元普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