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孩子渴望大人的讚揚
2006/02/14 14:50:52瀏覽579|回應2|推薦7

為什麼他要偷獎狀           文/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報載一個小學生偷安親班的獎狀,把自己的名字填上去,為的是博得父母的喜愛,我看了非常心痛,為什麼只有功課好的孩子我們才愛?功課不好的孩子難道就一無是處了嗎?在打罵孩子偷竊行為前,應該先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他要偷獎狀,我們是否有讓他覺得功課不好父母就不愛他?


孩子渴望大人的稱讚

孩子都非常渴望大人的稱讚,也都盡力想去達到大人的標準,但是很多時候,他的能力達不到父母的理想,這時苛求會使孩子變成失落的一群。
多元智慧推到現在,大家講的時候都頭頭是道,知道每種能力都很重要,做起來卻依舊是智育掛帥,功課不好的還是被人看不起。被人放棄的孩子常常也就自我放棄,難怪今年大學入學測驗會有考生在國文卷子上寫著「我的人生在國中就已經失去了」。當苛責孩子沒有考上大學時,不知有多少人會回過頭來問一下自己,在教養他的過程中,我有盡到啟發他心智、鼓勵他上進的責任嗎?在他跌倒時,我有拉他一把嗎?還是說:「別人都沒摔跤,為什麼你這麼笨,摔得這麼難看,把我的臉都丟光了?」


苛責孩子前,先檢討自己

我們的教育是個不容許孩子犯錯的教育,一有錯誤輕則挨罵,重則挨打,使孩子每天戰戰兢兢,學校不是快樂學習的地方,而是充滿恐懼的地方,當然能逃則逃,中輟生的比例就一直增加了。
其實這種求善、求全的態度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是人,一定會犯錯,只要不是品德上的錯,不必太嚴厲懲罰,因功課不好而懲罰就更不應該,他可能是發育得慢,尚未開竅,品德沒有不好只因功課不好而挨打是不公平的。中國人常說「人有失常,馬有失蹄」,偶爾大人也會出錯,何況孩子。
我曾經看過一個孩子在幫忙排碗筷時,不小心打破一個碗,因為有客人在,母親沒有當場發作,只是惡狠狠瞪了孩子一眼,那個孩子竟然發抖起來,顫聲說:「媽媽,對不起。」我看了好生不忍,這孩子才九歲,念四年級,就已經被她家裡要求不得犯錯,人生的路還這麼長,她以後怎麼活得下去呢?一個碗能值幾元,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但是有多少父母會順手給孩子一巴掌,還認為他罪有應得。


孩子有特色絕對比完美重要

前一陣子,屏東有個山地孩子去喝喜酒把他祖母的機車弄丟了,結果上吊自殺,一個正要開放的生命便因小事而夭折了,令人扼腕嘆息!尤其機車被偷不是他的錯,是小偷的錯,政府未能給人民一個免於被偷的居家環境,卻讓這個孩子賠上一條性命。有一首詩說:莎士比亞是偉大的,歌德是偉大的,但是他們兩位都不完美,否則他們便毫無特色。孩子有特色絕對比他完美重要,有特色,社會才有生氣,有多樣性。如果我們不要求完美,我們就會在功課不好的孩子身上看到其他優點,看到優點就會去稱讚他,他就不必去偷獎狀來博得掌聲,西諺說「用蜜糖捉住的蒼蠅比較多」,要改正孩子的短處,先放大他的長處,為什麼我們還是吝於稱讚我們的孩子呢?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bv2004&aid=177361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賞識教育
2006/02/15 23:51

自從看過

《賞識你的孩子》,周宏著,紮根教育持續會出版,

我深深感到賞識的重要。當然孩子不懂的地方一定要教懂他。另外,孩子做錯了事也要耐心的和他解釋。孩子在愛的環境中成長絕對有助於他未來的人生觀。

做家長的尤其不要太在意孩子的成績,通常孩子在賞識教育下學習能力會增強,假如孩子懂了,成績自然會進步。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所有人都喜歡被讚美
2006/02/15 09:37

不單單是孩子,其實只要是人、生物、甚至神,都是喜歡被讚美的。

這邊文章說的非常好,我就是傳統中國教育中,某種教育方式的受害者。會說是"某種",是因為中國傳統教育並非全然沒有益處,所以我僅就缺點來述說。

傳統中國教育責罵多於鼓勵,我幾乎沒聽過我爸讚美我,所以從小我一直以為自己沒有任何優點,極度自卑,毫無自信。在音樂上,國小時就發現自己在聽音、創作部分優於其他學音樂的同學,但是我爸沒有讚美過我,所以我以為我沒有音樂上的才能;上高中經常寫文章,投稿、文學獎也有不錯的成績,不過我爸還是沒有讚美過我任何一句話,他看到的,永遠只有我那未曾及格過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