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薦【傅佩榮解讀老子】
2011/11/13 15:09:17瀏覽163|回應0|推薦3

在思考思想史報告主題時,想了許久,實在不之如何下手,眼見同儕有些已完成報告,自己就像熱鍋的螞蟻般焦慮難眠,韓非子?莊子?墨子?老子?這幾位我對他們很好奇,卻很少或從沒翻閱過原典,有的話也是從蔡志忠的漫畫略知他們的思想,但從未深入研究,最近發覺圖書館地下室是個寶庫,裡面有許多書多年不見天日,從未有人借閱,頂多被管理員或工讀生移至另一個書櫃,或被擦拭一下而已;地下室有許多心靈、勵志、宗教、哲學書籍,我在書架上尋找書籍時,翻到不少好書,但以前卻未聽聞或仔細閱讀,等眼光掃過一排排書籍時,想要閱讀的書單已排很長一串,卻感嘆時間不多,要把想看的書看完不知已是民國幾年?

在前去圖書館尋找寫報告需要的書籍前,聽到有人抱怨在圖書館找不到書籍,但我在書架上卻發現他要寫的,其實書架上有幾本是符合他的主題,可能他未仔細尋找,而我突然想研究老子,為何一本薄薄的道德經,可以吸引這麼多人研究,其魅力經數千年的考驗歷久不衰;爸媽信仰一貫道,每週五的讀經就是在讀道德經,可我從未參與,當初總是編一堆藉口逃離,現在回想,我過去買一整櫃的心靈書籍,試圖從中找到解答,解決苦惱我已久的煩惱,但數年過去,始終未找到答案。

托爾斯泰:「人的確是需要生活的目標。但是,一個人要怎樣才能成為有行動力,有目標?人沒有辦法『給』自己一個目標。我試過無數次了,都無效。一個人所需要的不是去無中生有,而是去發現那早已存在而等待被發現的人生目標。」我想道德經或許能提供給我想要的答案,因此我開始在書架尋找,來來回回,不經意地找到幾本各家出版社的老子版本,因借閱書籍有限,加上報告期限將至,無法將所有書籍借回去,只能挑幾本較有份量的回宿舍研讀。

老子這人很神祕,多年來各家說法紛紜、爭論不斷,甚至因為「斷句」的問題,衍生出更多的解釋與爭議,在研讀過程,我不禁想到,有很多篇章,若我不看注釋或白話文,根本無法了解其涵義,甚至有時覺得連白話翻譯也奧澀難懂,頗有治絲益棼之感;我想許多知名學者窮其一生,鑽研、翻譯與解讀《老子》一書,就是想傳承他的思想,並思考應用在現代的意義。

《老子》一書各篇章都非常短,在他那時代時,老子以其宏觀視野與智慧看到了宇宙、人生、大自然、萬物的運行道理,經過思考、反省、實踐、了悟得到了「十」、匯聚其中精華,只告訴或透露旁人其中的「三」,寫下來的是濃縮後的「一」。

如今我們要以「一」還原到「十」,可說是難上加難,可能窮究一生之精力,仍未及老子思想精華的「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在生命盡頭來臨前,追尋真理是沒有界線、範圍的;雖然人生有限,但追逐真理、智慧的過程中,身心靈皆自在自得、心靈澄澈無罣礙、無所畏懼,就可以從容面對人生各項難題,並無愧此生。

雞蛋哥的書房:

http://www.facebook.com/pages/%E9%9B%9E%E8%9B%8B%E5%93%A5%E7%9A%84%E6%9B%B8%E6%88%BF/166427506738467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10240414&aid=583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