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葉詞情----處世篇: 心明如月水似鏡,悠悠漫渡人生路
2015/01/14 09:55:11瀏覽693|回應0|推薦4

在人的一生當中,無論是風平浪靜抑或是驚濤駭浪,那都只是一時的、短暫的現象,更不論是曾經呼風喚雨長字輩抑或是敬敬業業勤奮工作的員字輩;也都只是一種走過的過程,但畢竟不是結果;在人生宦海中無論沉浮,都應本著平常心對待,因為人也畢竟是生存在大自然日月山川中一種最有智慧的生物,本應回歸大自然,與天地融合,任誰也無法違反大自然法則,憑誰也無法逃脫自然運轉命運吧!                     -----------------------------------------------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
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南宋張孝祥--念奴嬌: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2015年1月14日星期三

作者張孝祥(1132—1169年),字安國,號於湖,南宋初期詞人,他還是一位居士(在家或在官而修行,並受過三皈、五戒者),人們又稱他為於湖居士。
張孝祥紹興二十四年(1154)參加廷試,被擢為進士第一。及第後,上疏為岳飛辯冤,為秦檜所忌恨。秦檜使人誣陷其父張祁與張浚、胡寅等人謀反,於是張祁、胡寅等皆被下獄,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後才獲釋。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張孝祥出任廣南西路經略撫使,“治有聲績”,但次年“被讒言落職”。《念奴嬌·過洞庭》這首詞,便是他被貶抑北歸,途經洞庭湖時目睹湖光月色,心中百感交集,時有所感因而所作,來抒發胸懷。

這首《念奴嬌·過洞庭》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填的是同一詞牌念奴嬌,都是吟詠大自然山川日月風月星辰為主,惟蘇東坡之念奴嬌·赤壁懷古其氣勢磅礡,情節貫穿古今,而張孝祥之念嬌奴·過洞庭則是清幽寧謐壯美,寵辱皆忘,與湖光月色融為一體。

洞庭湖是中國第一大湖,風光明媚,景色秀麗,自古以來,不少文人墨客都加以吟咏。
這首詞,描繪了中秋前夕,洞庭湖之水月交映、上下澄明、靜謐清幽壯美的景象,作者胸中了無染塵,通體透明,整個身心完全融入在這凈化靜謐的世界裡,而在寵辱之後皆能忘懷,物我渾然融為一体境界中,他領略與體會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心湖中頓時覺得世界無限寬闊。

 

上闕第二句「玉鑑瓊田三萬頃」,湖面寬廣、一片浩渺,皎潔月光映照在湖面,有如白玉般明潔光瑩,「更無一點風色」,才有湖面燙貼平靜,產生一種寧靜透明的氣氛。在中秋時分,夜涼如水,獨自划著一葉小舟,靜靜倘佯在湖面上,但見月色倒映在水中,照得水面上下蒼穹都晶瑩澄澈,這才有作者所言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裏俱澄澈」。


下闕第一句詞中以“肝膽皆冰雪”的自白,來顯示作者人格的超邁高潔;以吸江斟鬥、賓客萬象(把明月、星辰、白雲、微風等萬種景象,當作今夕的貴客,一同共飲)的奇思妙想,來表現他淋漓的興會和淩雲的氣度,坦蕩瑩潔的胸懷與純凈空明的天光水色,合而為一,“舟中人之心跡與湖光月色相映,寫來隱現離合,至為傳神。”作者個人短暫失意落魄與受讒奸佞,並不影響此時此際心情,與天地萬物相比,個人的得失又何必掛在心頭上呢,事實上,作者也早將這份不如意的心情置之度外,充盈在心中的完全是對此景此色融會;主人公在蕩漾湖中,胸中一片浩然,且輕輕地扣舷一笑,這一笑隱含著多少英姿豪氣,同時也笑走了宦海得失、人生冷暖與生活的坎坷,更表露出;主人公的怡然自得,懷抱著出塵心境,已與大自然天地融為一體,竟不之今夕是何夕了。

這首詞,猶如蘇軾的某些篇章一樣,表現了作者政治上遭到挫折後泰然自若、遊於物外的處世態度,表現他對宇宙奧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領悟,達到了一種超越時空的化境。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n13651&aid=2016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