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計畫行程是連走淡蘭山徑的燦光寮古道+貂山古道O形1圈(全長約8公里),開車直達牡丹溪旁登山口(距牡丹車站約3.2K),
左上為貂山古道,先直行燦光寮古道方向,剛開始是寬大土石路沿著牡丹溪畔而行,入口不遠有路線導覽圖。
約走3分鐘至攔沙壩,過溪至對岸是燦光寮古道支線,不過溪走主線往水壩舊址約有1.1公里,
近來淡蘭山徑已成愛好登山人士熱門路線,古道常有人走,路況也不錯,登山口進入後開始沿溪而行大致平緩,走起來很輕鬆。
部分路段外側設有繩索護欄,並且可看到早期大口徑輸水鐵管,攔沙壩後約走18分有一間廢棄機房,
古道從廢棄機房旁續前行,約9分鐘到達水壩舊址,古道旁設有中英雙語簡介可資參考。水壩位於古道右側,建於牡丹溪上游,
溪底至壩頂約有30公尺以上,據說此水壩興建目的是為蓄集牡丹溪水,再經由機房加壓供水給金瓜石的礦場及居民使用。
日治時期金瓜石因採礦而繁榮,人口密集而飲用水不足,因此在牡丹溪上游設立抽水站以供應民生用水,今走在燦光寮古道上,
尚可見到昔日存留的攔水壩、抽水站機房及輸水管管線等舊址。
離開水壩舊址後古樸石階上爬,續平緩直行,約4-5分鐘遇叉路,直行是楊廷理古道,取左上往燦光寮古道距柑仔店遺址450M,
竹林間階梯陡坡上爬,幽幽古道歷經歲月滄桑,今日陽光普照好天氣,林間空曠樹木蒼翠,經過一座小橋,旁有岩石滑瀑,
楊廷理叉路處爬上來,雖距柑仔店遺址只450公尺,也花了12分鐘(階梯就陡阿)。但見斷牆殘壁遺址,見證古道悠久的歷史,
據說,柑仔店休息站是早年傳郵古道中繼休息站,自嘉慶17年(西元1812年)於葛瑪蘭(宜蘭)設廳之後,即納入台灣府管轄,
因台北-宜蘭間文書的往來逐漸頻繁,而當時晚近的移民,亦逐漸向燦光寮一帶拓墾,形成燦光寮聚落,此傳郵古道(燦光寮古道),
自柑仔瀨(瑞芳)經九份至燦光寮,接三貂嶺,下抵牡丹坑。沿途可見早期的聚落遺跡,
官方設置的郵鋪(燦光寮鋪)及駐兵據點(燦光寮塘),是古道途中最重要的遺址,柑仔店遺址便是早年傳郵古道之中繼休息站。
今人走燦光寮古道也常以此地作為中途休息站,因為續前行平緩山腰路之後,迎接腳力挑戰的是又長又陡的階梯....
通過又長又陡的階梯考驗,依指標取左走一段清幽的平緩林蔭路出來,整個藍天白雲豁然開朗,草山戰備道上大風吹來超涼爽,
往金山福德宮方向,依序經過燦光寮山登山口廢屋遺址、金瓜石地質公園叉路(皆不取),戰備道上俯瞰東北角美麗山海景色,
金山福德宮距柑仔店遺址2420公尺,後方山坡有一座金身觀世音菩薩雕像,從廢輪胎鋪設階梯爬上來參拜一下,環顧周遭風光,
金山福德宮是一座石砌小古廟,廟額為「金瓜石福德祠」,而貂山古道又名「無緣之墓登山步道」,全長約3.2K,
草山戰備道兩旁山坡間是芒草優勢植物區,想要看到貂山古道秋芒盛開的詩意,預估要到11月中下旬較有機會,而芒花季未到,
主管機關尚未清理雜草爭道,加上今日太陽大很曬,感覺不優,於是露天段快步走下,
擺脫雜草叢生的露天段,進入山谷間林蔭下涼爽的貂山古道,沿途可見崩毀的石厝、礦務所遺址及浪漫淒美的「無緣之墓」。
無緣之墓位於貂山古道途中,距離金瓜石福德祠約2公里,與牡丹溪登山口相距約1.2公里,墓碑前有小廣場設有休憩座椅。
無緣之墓石碑立於明治35年,其傳說有四,何者為真則無法證實。
經過礦場事務所遺址,只見石塊堆砌的殘牆,其餘的週遭皆已淹沒在雜草與姑婆芋之中,建議地方管理當局或可考量編列預算,
不求完整恢復昔日風貌,但可稍加整理,即便一景一物,也足夠讓人憑弔憶往,增進後人文史認識及促進地方觀光產業。
驀然回首來時路,仰望銀色秋芒白了山頭。此際,行走在山谷之間的古道上,耳邊迴蕩著徐徐風聲與潺潺水聲,一路輕快下山。
經「古道探幽」石碑後都是下坡路,續走10分返回登山口完成O形一圈(里程/時間:約8K/130分)。 11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