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何謂「對」?何謂「錯」呢?
2010/04/26 08:48:58瀏覽293|回應0|推薦1

 

 

 

 

前不久上映一部新片「為巴比祈禱」,劇情根據真人實事改編成電影,劇情描述一個傳統的美國基督教家庭,全家人感情融洽,全家人也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其中家裏的一位成員「巴比」卻漸漸發現自己並不喜歡女生,對女生沒有一點遐想,他逐漸發現自己喜歡的是男人,但聖經中總是提到兩個男人交媾是罪惡深重,需要打入地獄的死罪,對巴比來說,這讓他非常為難,他期望家人的認同,但媽媽卻無法正視這問題,直覺是兒子被惡魔所迷惑,只要篤信耶穌,篤信上帝,就能獲得救贖,就能回到正軌。

 

 

      金球獎 最佳女主角入圍(電視電影類)
★艾美獎 最佳女主角、最佳電視電影入圍
★美國演員工會獎 最佳女主角入圍
★螢幕演員公會獎 最佳女主角入圍
★金衛星獎 最佳女主角入圍

 


真人真事改編

接受自己的兒子,竟成為她人生最艱難的挑戰

劇情簡介:

在眾人眼中幸福美滿的家庭,巴比是最受寵愛的兒子,他擁有著全家人的愛與期待,但這一切在他向家人坦承自己是同性戀後就改變了。巴比的母親瑪麗葛瑞斯是虔誠的教徒,她認為巴比只是生病,同性戀是可以被治好的;她也深信同性戀是絕不被容許的。於是透過各種管道,想盡辦法要治好巴比的「病」。身陷在教會、家庭及同儕壓力下的巴比,最後選擇了用死亡作為對母親的抗議,結束生命作為最後的妥協。而當巴比死後,他的母親才終於了解巴比當初想傳達給她的心情,懊悔與淚水也喚不回逝去的生命。

瑪麗開始接觸與她類似的個案家庭,並接受各方的建言與不同的觀念,為了巴比,她決定帶著全家投入同志運動,希望藉由巴比的犧牲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家庭。瑪麗的挺身而出,為許多家庭與同志青少年發聲,她希望巴比的死亡不是悲劇,而是每個家庭幸福的延續。

瑪麗葛瑞斯為同志人權所作的努力,讓她成為當代最有名的人權鬥士之一。

 

 

 

讓人覺得可笑和諷刺的是…..為何需要救贖?為何同性戀就不是始於正軌生活呢?

一樣都是人一樣都是生命,但為何同性戀需要處處受人排擠呢?難道這些人不是人類嗎?

巴比由於家人的不認同,因為社會異樣眼光,巴比承受不住,從橋上跳下自殺,被急駛而來的大卡車當場….輾斃!

如果當初父母願意多瞭解巴比,願意多多從各個管道先瞭解同性戀,這一切的悲劇都不會發生。

為此~巴比的媽媽從悲傷到轉變,到接觸與她有相同困擾的家庭後,她才明白,同性戀並不是錯,錯的是社會大眾沒有真正去瞭解過這群人,這群善良特別的一群人,於是,巴比的媽媽終其一生的時間致力於幫助年輕的同志孩子,幫助他們避免重導巴比的懊悔。

 

 

 

1984年巴比的家人第一次為了巴比參加舊金山的同志遊行,為同性戀發聲!美國國會更於1995126這天公開肯定並支持巴比的母親「瑪麗」為年輕同志所做的努力。

 

 

 

無論電影話題是否涉及同性戀議題,都給我們一個警惕,學會用不同的角度思考,不要單單指為自己所認定的價值觀或是信念,來不客觀的去判定「對與錯」,光是台灣這些年來,其實也有許多同志朋友,在社會上各個階層為自己為生活而努力,但是,社會上得一般眼光卻對這群人,投以異樣眼光,投以不屑的字句或是眼神。

 

 

 

當你對同性戀叱之以鼻之時~請問你究竟比這群你不屑的同志清高多少呢?

人都沒有任意去評斷一個人的權利,因為你不是對方,你有喜好&討厭的權利,但沒有批判或是決定對錯的權利。

我想聖經總說神愛世人,既然上帝愛每一個人,無論他是同性戀、異性戀還是雙性戀,他都和一般人一樣,擁有每個人所擁有的人權,即使是上帝都沒有權利去剝奪他的人權。

 

 

 

人類總喜歡自以為是,總愛用自我的價值觀和信念去評斷一切,如果大家可以學習放下成見,學習去瞭解,你會發現很多人即使缺條腿缺隻手或是缺雙眼睛,他都是上天所恩賜最為特殊的禮物,如果每個人都一樣,那這世界上就不會如此的多采多姿,很多天生的遺傳基因我們無法掌控,但不表示這些不同於一般人的基因,是種「罪惡」。

 

 

 

當你每天禱告每天滿口仁義道德時~想想~身邊有更多人也希望被愛被接納,無論他是哪種人?他都有權利去爭取他想要的生活,我們沒有權利去剝奪他們的快樂不是嗎?

 

 

 

這部片不是一部大卡司大製作的電影,但是這個議題卻可以讓大家學習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抽個空到電影院好好以一個旁觀者角度,去欣賞這部真人時是改編而成的電影,無論你是哪種人?那個年齡?我都建議你好好去學習如何接納與你不同的人。

 

 

 

 

 

 

……………………………………………………………紅櫻桃(宗員媽)2010/04/26

 

如果您覺得我的文章不錯,不要吝嗇
您也可以引用給好友看,請別忘了幫我推一下喔~謝謝您!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ehchen0809&aid=3977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