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欣賞 琴歌 姜夔 / 《古怨》
2012/11/26 22:11:15瀏覽1527|回應1|推薦3

姜夔   : 《古怨》琴歌

現存最早的琴歌曲譜是

宋代文學家姜夔創作的琴歌《古怨》。

 

姜夔(1155?~1221)字堯章,號白石道人。

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

南宋詞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

一生轉徙江湖。今存詞八十多首,

多為記遊、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

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

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

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嫵媚無力之意。

 

姜夔對於音樂史的主要貢獻,

就是留給後人一部有“旁譜”的《白石道人歌曲》六卷,

包括他自己的自度曲、古曲及詞樂曲調。《

古怨》便是其中一首最具代表性的琴歌。

 

《古怨》這首琴歌中,

姜夔嫺熟地運用七聲音階和半音,使曲調顯得清越秀麗,

這與他獨具一格的清剛婉麗、典雅蘊藉的詞風結合得天衣無縫。

楊萬里稱其有“裁雲縫霧之構思,敲金戛雲之奇聲”。

 

這首琴歌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藩籬,

從耳邊呼嘯而過,塵土飛揚,

千年前的南宋在歷史的塵埃中漸漸顯山露水。

那時的天比現在更藍、水更清,江山如畫,迤邐千里。

夕陽的最後一絲光芒湮沒於暮靄沉沉的山巒中,

寧靜的江面,一葉扁舟停泊在岸邊,水面煙霧濛濛。

白石負手站在小舟上,看著這如畫江山,

對著這良辰美景卻想到山河凋零、民不聊生,心中無限傷感。

可是他,一個落魄的文人,

空有滿腔才華卻報國無門,唯有對天長歎。

 

他不由得唱到:

 

    日暮四山兮,煙霧暗前浦,將維舟兮無所。

       追我前兮不逮,懷後來兮何處。屢回顧。

 

    世事兮何據,手翻覆兮雲雨。過金谷兮花謝,委塵土,

     悲佳人兮薄命,誰為主。

     豈不猶有春兮,妾自傷兮遲暮。髮將素。

 

    歡有窮兮恨無數,弦欲絕兮聲苦。

     滿目江山兮淚沾屨。君不見年年汾水上兮,惟秋雁飛去。”

 

歌聲婉轉淒涼、如泣如訴,聞之令人潸然淚下。

白石目送秋鴻,看著它們在灰沉沉的天宇盤旋飛舞,漸行漸遠。

心隨著鴻雁一同飛遠,願離開這昏暗齷齪的塵世,

願看不見這江山凋敝、國破家亡。

 

這首曲子適合一個人在夜涼如水的秋夜,撫琴輕歌,

不同的感傷融進琴曲,都是一般淒涼哀怨。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古曲网 』原文链接:http://info.guqu.net/guqinmingqu/27068.html

 

 

欣賞  01

 

https://www.slideboom.com/presentations/91653/%E7%90%B4%E6%AD%8C-%E5%8F%A4%E6%80%A8

 

02  http://www.1ting.com/player/98/player_202395.html

 

03 謝俊仁古琴打譜與 錄音 http://www.tsechunyan.com/101.htm

 

 

古琴

代表中國文人音樂的樂器,始自先秦時期,

至今已達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其音樂素以清、微、澹、遠為主要的審美況味,

其追求的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

與超越物化層面之上而不受現實羈絆的精神境界,

進以契入天地間的廣闊、空靈與無限。

 

如是,觀唐朝白居易《清夜彈琴》詩所云:

“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清泠由本性,恬淡隨人心,心積和平氣,本應正始音,響餘群動息,曲罷秋夜深,正聲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可說是具為琴人追求形上思維的表徵。

  

古琴音樂有琴歌、琴曲兩類。

琴歌,顧名思義,是以古琴所伴奏的一種藝術歌曲。

琴歌在古代稱為“弦歌”,

如《論語·陽貨》所記載:“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

 

又《琴史·聲歌》說:“歌則必弦之,弦則必歌之。”

 

這段話相當契合《尚書》:

“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的說法,

 

也就是說:

“詩句是為表達思想情感而存在的,

    歌曲是配合語言的詠唱而形成的,

樂器的演奏是依附於詠唱的,而音律的規範則是為了諧和樂器演奏的曲調。”(許健:《琴史初編》,頁7)。

 

所以琴歌藝術,是利用古琴彈奏的指法特點

與樂器本身所呈現的音色特質作為伴奏,

與詩詞韻文等吟唱之聲腔相互合擬,

而體現出別具一格的韻致。

 

例如:用“滾、拂”指法抒發豪放激昂的情景,

用低沈的“撮音”(即雙音)渲染出莊嚴、靜肅的氣氛,

用“綽、注、吟、猱”表現驚歎、愁思或哀怨的心緒,

用“泛音”營造空靈、幽雅的意境……等。

  

琴曲者,即為純以古琴獨奏的樂曲。

其音樂是屬單音音樂,且以旋律線性的呈現為其特色,

可說是一種聲音層面、聽覺上的線型運動。

 

因古琴獨有特殊彈奏的指法與音色,

故於彈奏與聆聽琴樂時,往往會發覺其旋律及音韻若隱若現、

或有或無,而此種所謂“希聲”的美學,

正是琴樂的神韻與風格所在。

 

在其疏密、斷續等虛實相間的彈奏特色下,

形成了琴樂特有的空間趣味與韻致,

並且以最少的聲音物象表現出最豐富的精神內涵,

呈現無盡、無限、深微的境界,

可謂除了實證老子“大音希聲”哲理的具象外,

亦深富禪理之“以簡化繁”的妙趣!

 

而莊子所云:

“聽琴者,勿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勿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琴樂對人身、心、靈之效應,實乃千江有水千江月,

 

如人飲水而冷暖自知矣……

 

本篇文章來源於『中國古曲網 』原文連結:http://info.guqu.net/guqinzhishi/20071016173747_3156.html

 

 

 

 

( 休閒生活音樂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6116&aid=7076504

 回應文章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幸運 我們學的是與古代相連的正體字
2012/11/27 17:07
老共的中文系應該都要學正體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