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中國貴州黎平侗族大歌 布穀催春
蟬之歌組合
侗族大歌又稱為“鼓樓大歌”,大歌“眾低獨高”、復調式多聲部合唱方式,是中外民間音樂所罕見的。它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小米歌
山裏草莓
天地人間充滿愛
處處蟬歌不見蟬兒面
傳說中的侗族大歌
侗族是一個用歌來傳承歷史和文化的民族。神奇而優美的侗族民歌,撥動著無數人的心弦,世世代代演繹著—個個美妙的傳說。
相傳,古時侗家人只會講話,不會唱歌。山鳥告訴人們,天上有一株歌樹,眾仙採果唱歌,熱鬧得很。山鳥常常偷聽、學唱。山鳥回來也教人們唱,由於山鳥學的不全,有頭無尾、有尾無頭。侗家後生四也提議上天採歌種,於是雄鷹、喜鵲和畫眉背著四也一行人到天上,他們歷經幹辛萬苦,最後終於將天堂的歌種採回了侗寨,從此,侗鄉處處一片歌聲。
侗族大歌在侗語中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是其主要特點。模擬鳥叫蟲鳴、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編創的一大特色,是產生聲音大歌的自然根源。
侗族大歌有四類:以展示故事情節、人物對話為主的敘事大歌,以抒發男女相互愛慕之情為主的抒情大歌,以勸教誡世為主的倫理大歌和以展示音樂曲調為主的聲音大歌。
各類大歌往往在命名上就可區別:敘事大歌常冠以人名。抒情大歌常冠以流傳地區的地名。倫理大歌常冠以每一類人物的通稱。聲音大歌常冠以昆蟲鳥獸或季節時令為名。
前三類大歌也可用琵琶歌的形式演唱。只有聲音大歌只能用大歌演唱。歌詞少的只有兩句,多的也不過十句。它以優美動聽的曲調見勝,講究聲音的刻畫和聲音的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