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01 08:20:40瀏覽1426|回應1|推薦1 | |
管子古時稱「篳篥」,又稱「悲栗」或「笳管」,簧管樂器。 起源於古代波斯(今伊朗),於漢代西域龜茲國(新疆庫車)傳入。 篳篥傳入中原以後,南北朝時管子已不止一種,其中有大篳篥、小篳篥、桃皮篳篥、柳皮篳篥和雙篳篥等。至隋唐則大盛,成為隋唐燕樂及唐教坊音樂的主要樂器,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常百姓都愛吹篳,唐代篳篥高手雲集,其中最受人稱頌的是薛陽陶,他在12歲時便名譽四方,而尉遲青將軍與王麻奴竟奏篳篥則是篳篥史上的一段佳話。在唐代許多篳篥的詩歌中,以李頎的《聽安万善吹觱篥歌》為最佳。 管子演奏 胡笳十八拍現有傳譜兩種,一是明代《琴適》中與歌詞搭配的琴歌,詞是蔡文姬所作的敍事詩; 一是清初《澄鑒堂琴譜》及其後各譜所載的獨奏曲,後者較為 流傳。 全曲共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式,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前為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戀;後則抒發出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 唐代琴家黃庭蘭以擅彈此曲著稱。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詩中有:“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客歸。” 胡笳十八拍,借用胡笳善於表現思鄉哀怨的樂聲,融入古琴聲調之中,淒切哀婉的聲音,教人聽了痛徹心扉。 此曲全段都離不開一個“淒”字,被改編成管子獨奏,用管子演奏時那種,高則蒼悠悽楚,低則深沉哀怨。 根據《胡笳十八拍》而創作的同名琴曲,是我國音樂史上一首傑 出的古典名曲。 它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一生的悲慘遭 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 對故士的深沉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這首曲子在唐宋兩代 都很流行,據古琴家查西阜先生統計,琴曲共有39種不同版 本, 其中,只有明代萬曆年間(1611年)孫丕顯《琴適》的傳譜是配詞 的。
《胡笳十八拍》是蔡琰用胡笳十八拍的音調翻入古琴中而創作的 具有新穎風格的音樂,實際上,是把南北風格溶為一體而創作出 來的,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南北音樂文化的交匯。
“拍”是音樂的段落,十八拍即十八段。下面本文對《胡筋十八 拍》的音樂效果予以介紹。
第一拍是全曲的引子,概括了作者生逢亂世、淪落異鄉的悲慘經歷,兩個三小節的樂節是全曲的核心音調,全曲的基本曲調均由此衍生而出。第一拍的情緒起伏很大,也為各段音樂奠定了繼續發展的基礎。
第二拍中出現了裝飾性的變化音,使情緒的表現相當強烈。直到第十拍,一步步地深化離鄉悲情,構成樂曲的第一部分。
第十一、十二拍是全曲的轉折,尤其是第十二拍是唯一的音調歡快明朗的段落,抒寫民族的歡樂,歸國的喜悅。音樂從高音開始,節奏較寬廣,構成一個舒展的樂句,這段旋律音區較高,表現了異常激動的情緒。 第十三拍至第十七拍是樂曲的第二都分,仍以抒發悲情為主,主要表現對稚子的思念。第十八拍是全曲曲尾聲,在激情中結束全曲。 http://minyue.vip.sina.com/zhuanti.html#hujia 管子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管身木制,以雙簧哨子發音,是十一度 (八度加純四度)超吹樂器。目前樂隊中常用的管子有高音管子與中音管子兩種。兩種管子的音高相差八度,都以高音譜表記譜。現以D調高音管子 (筒音為Sol)為例。 低音區:音較寬、發悶、略沙啞。 管子音量幅度相當大,可以有的力度變化。經過訓練的演奏者,可以運用"循環換氣法"不間歇地演奏長時值音型。 管子沒有變音裝置,轉調有困難,一般只宜轉至屬調成下屬調。經改革的管子,有半音鍵,轉調比較方便。改革管子目前尚未定型。 管子音色明亮,聲音粗擴,可獨奏,亦可參加重奏或合奏。在一些地區的吹打樂隊或戲曲伴奏樂隊中,管子往往是領奏樂器。管子的演奏相當費氣力,不宜安排連續強奏。 管子一種雙簧吹管樂器,歷史非常悠久。管子起源於古代波斯,也就是現在的伊朗。在中國古代它曾稱為”篳篥”或”蘆管”。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管子已經成為中國新疆一帶通用的樂器,後來,管子傳入中原,經過變化發展,它的演奏技藝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現在,管子廣泛地流行于中國民間,成為北方人民喜愛的常用樂器。 管子的音量較大,音色高亢明亮、粗獷質樸,富有強烈的鄉土氣息。管子的構造比較簡單,由管哨、侵子和圓柱形管身三部分組成。管子的用途很廣,可用來獨奏、合奏和伴奏。尤其在中國北方的一些樂種裏,管子是非常重要的吹管樂器。管子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除了一般經常運用的顫音、滑音、溜音、吐音和花舌音外,還有特殊的打音、跨音、涮音和齒音等。除手指的技巧外,哨子含在嘴裏的深淺也決定著管子發音的高低,吹奏時,利用口形的變化,還能模擬出人聲和各種動物的叫聲。 載自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chinaabc/chapter23/chapter230304.htm 聲悲的篳篥(管子) 篳篥為西域音樂中之重要吹奏樂器,其二字原為古代龜茲語之譯音,南北朝的「必栗」是最早的寫法,後稱悲篥,隋代稱篳篥,唐亦稱為篳篥、觱篥或蘆管,在漫長的歷史流變中,逐漸演變為現在的管子。 篳篥傳入中原後,在西元581年左右的隋開皇初年,已在宮廷樂際中使用,在隋九部樂和唐十部樂中,使用頗度。唐代的篳篥演奏甚為流行,無論是宮廷宴饗,或是街市民宅,無不管聲悠揚。盛唐時期,出現了許多吹奏能手,如李龜年、王麻奴、尉遲青、安萬善、薛陽陶等。唐代篳篥的繁榮,不僅繁榮了唐代的音樂文化,也豐富了唐詩的創作,如岑參、元稹、白居易、張祐、鄭谷、吳融、薛濤、李頎、杜甫、劉禹錫、李宣古、溫庭筠和羅隱等,都以優美的詩篇,反映了篳篥高超完美的藝術表現力,贊美了其演奏的美感。 笳 魏晉詠笳之賦有魏杜摯、晉傅玄、孫楚的《笳賦》及夏侯湛的《夜聽笳賦》等四篇,除傅玄的笳賦已佚失外,其餘的三篇都呈現了胡笳這種吹奏起來既悲且壯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樂器,所帶來的悲涼氣氛及鄉愁之思。在杜摯《笳賦》中,描寫了秋節草木凋零,一片肅殺之氣。而侯鳥鼓翼南飛,蟠蟀感節悲吟,引發了旅人之卿愁。此時吹笳,笳聲乃與肅殺之秋氣、鼓翼之賓鳥、悲鳴的蟋蟀等意象交織成一片悲涼悽苦之懷鄉組曲: 唯葭蘆之涼,絜勁之自然, 妙體於阿澤,歷百代不遷。於是秋節既至,百物具成。嚴霜告殺,草木殞零。賓鳥鼓翼蟋蟀鳴。羈旅之士,感時用情。乃命狄人,操笳揚清。東角動南徵,清羽發濁商,起剛柔待用,五音迭迫,焂爾卻轉,忽焉前引,或縕縕以和懌,或悽悽以燋殺,或漂淫以輕浮,或遲重以沈滯。 在賦文中,前六旬敘述了笳聲之衰,響澈天庭。中段描寫笳音之徐疾及不同之音調,最後則敘述吹奏各種樂曲,而以鴻雁群翔河渚來形容笳音:銜長葭以汎吹,噭啾啾之哀聲。奏胡馬之悲思,詠北狄之遐征。順谷風以撫節,飄響手天庭。徐疾從宜,音引代起。叩角動商,鳴羽發徵。若夫廣陵散吟,三節白紵。太山長曲,哀及梁父。似鴻鴈之捋鶵,乃群翔於河諸。 在這篇笳賦中,作者提到了笳在獨奏時所獨具的吹奏方法,〝音引代起〞是指吹奏者先發出主音的持續低音,然後在相隔二至三個八度上面,吹出清晰而圓潤的笳管旋律,從而構成了二重結構的音樂織體。這樣的笳曲,一般多用以表現自然界的壯觀景象,如描繪阿爾泰山中瀑布或原始森林的松濤等等,這種模擬天籟,取法自然之方法,正是原始音樂所固有的特徵。 載自 http://art.tnnua.edu.tw/ethnomu/room_gg4.htm 篳篥在宋代的教坊大樂中自成一部,經常用於獨奏,陳暘《樂書》載:「觱篥,一名悲篥,一名笳管,羌湖龜茲之樂也。 以竹為管,以蘆為首,狀類胡笳而九竅,所法者角音而已。「由於它在樂隊中常作為領奏樂器,故又有「頭管」之稱。當時它的表現力已達到相當的高度。」 |
|
( 休閒生活|音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