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說 唱 曲 藝
2007/07/06 21:26:37瀏覽2304|回應0|推薦1

記得小時候,還沒有電視,那時候大人的娛樂,除了偶爾看看電影之外,多數都是聽廣播、聽唱片、看野台子戲,小孩則跟著大人的興趣發展,耳濡目染之下,倒也認識了一些民俗劇藝。如今比較起來,覺得現今的電視,在民族藝術的傳承教育上,還不如當時的野台子藝術哩。

說唱曲藝是自古來的口頭文學,加上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的藝術形式。現今流傳最廣的說唱本子,是唐朝敦煌保留的佛教[變文],這是僧人藉說唱形式,引起眾人興趣,宣傳佛經教義、輪迴思想、因果報應---等等,也包含一些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經過宋朝諸宮調、鼓子詞、說話[說書]--慢慢演變至今的說唱形式。

說唱的形式簡便,不需要大的場所、樂隊及複雜的服裝道具,在明清時期得到很大的發展。又因各地方言、民情的不同,而有多樣的曲藝形成。至今已有300多種,其中音樂性強,有伴奏的,就有200多種。最具代表性的是鼓詞及彈詞。

子詞是以鼓伴奏的歌唱曲,同一詞調,反覆歌唱。原非敘事,後來才發展成有說有唱的敘事說唱、並加入管絃伴奏。多半是一人說唱二人和,也有對唱形式

宋朝[諸宮調][陶真]同時存在,[諸宮調]的文辭音樂比[陶真]完整豐富。彈詞繼承[諸宮調]的曲牌較多

1.說唱特質

說唱並重    

蘇州彈詞、台灣唸歌、福州呎唱、福州評話。
 

說少唱多   

鼓書類(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 樂亭大鼓、 犁鏵大鼓、奉天大鼓、湖北大鼓)

牌子曲類(單弦牌子曲、台灣唸歌、河南大調曲子)

琴書類(山東琴書、四川揚琴、雲南揚琴)

道情類(內蒙道情、湖南漁鼓、河南墜子)

雜曲類(天津時調、四川清音、揚州小曲)

有韻無調數來寶、快板書、山東快書

似吟似唱蓮花落、太平歌詞

             

  2.表演型態

       坐唱類:蘇州評彈、台灣唸歌、山東琴書……

       立唱類:各類鼓書、牌子曲、雜曲……

       走唱類:蓮花落、四川打連廂、鳳陽花鼓……   

說唱技巧

快而不亂    漫而不斷    放而不寬    收而不短    冷而不顫   

熱而不汗    高而不喧    低而不閃    明而不暗    濕而不乾   

急而不喘    聞而不倦

 

五絕

[理解內涵,情節合理]   [深刻表現,耐人尋味]

[引人入勝,具感染力]    [細膩精緻,用心揣摩]

[四聲五音,曲板合宜]

優秀的演員,音色清晰明亮,感情細膩而有深度,唱念作表,全靠個人功夫,用嗓、咬字、發聲、落韻、運氣噴口、輕重轉折、行腔走韻---一人扮做萬人樣,從姿態眼神,到肢體動作,扎實的功夫絕非短期可就。看他們忽男忽女,忽老忽少、又文又武,藝術感染力極強,老殘遊記中有傳神的描述。     

京韻大鼓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601/2004/10/08/342@320107.htm

京韻大鼓為北方鼓曲代表,它的前身是流傳在河北省河間、保定一帶以當地怯口鄉音演唱的怯大鼓,清代中葉,木板大鼓傳入天津,形成河北怯口鄉音的『怯大鼓』,京韻大鼓創始人劉寶全出身京劇老生,因一齣京劇《空城計》的受挫,而改向怯大鼓名藝人胡十、宋五、霍明亮學大鼓,溶入自己的京劇功底,演唱時加入刀槍架式,並改怯口鄉音為『京字京韻』,故被稱為『京韻大鼓』。

西河大鼓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601/2005/10/17/109@741051.htm

又稱「西河調」,起源於河北中部農村,清道光年間,馬三峰在木板大鼓和弦子書的基礎上,吸收戲曲、民間曲調和民間叫賣聲,對原有唱腔加以改革,並將伴奏樂器小三弦和木板改為大三弦和鐵板,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樂。

西河大鼓唱腔屬於板腔體,有頭板、二板、三板以及下扎腔、拉腔、走腔、雙高、海底撈月、反腔、悲腔、嘎腔等變化唱腔,使得西河大鼓音樂非常豐富。 

梅花大鼓

又稱“梅花調”,起源於清代中葉,產生於北京,流行於華北一帶,因脫胎於八旗子弟演唱的「清口大鼓」,也以此稱之,唱詞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曲辭典雅,旋律優美。因八旗子弟居住在前門以北,稱為「北板大鼓」,光緒年間流傳到前門以南,經文玉森發展成「南板梅花調」。 

梅花大鼓由一人自擊鼓板演唱,四胡、三弦、琵琶為主要伴奏樂器,為增加音樂的豐富性,也有加入揚琴、大阮等樂器;唱腔屬於板腔體說唱音樂,包括慢板、上板、散板、二六板與二四板,俗稱「野雞溜板」,唱腔則分起腔、平腔、落腔上腔、下腔等,並經常插入俗曲、小調、地方戲曲等「帶腔」,包容性強,豐富了梅花大鼓的唱腔音樂。

八角鼓

八角鼓是說唱曲種的名稱,也是說唱表演打擊樂器的名稱,原為東北及內蒙等地滿人牧居歌唱所用,清初,滿人入主中原,節節勝利,軍營中歡唱凱歌,即敲打八角鼓,所謂「鞭敲金蹬響、齊唱凱歌還」,即由此典故而來;所以,八角鼓在清代被視為吉祥之物,後承平時期,八旗貴族子弟則以此種樂器伴奏「子弟書」或「連珠快書」,說唱藝人演唱岔曲、牌子曲,亦皆敲擊八角鼓以為節奏。 

八角鼓演唱集合了許多雜牌俗曲,所以稱為「牌子曲」,音樂結構屬於曲牌體;清乾隆年間流行於北平、天津、東北,初為三人分別彈三弦、打八角鼓、演唱,同治、光緒年間,藝人隨緣樂首創一人自彈自唱,故又名「單弦兒」或「單弦牌子曲」,除了開頭演唱「曲頭」之外,常用的曲牌有南城調、雲蘇調、數唱、太平年、耍孩兒、羅江怨、南鑼北鼓……等,結尾則用流水板或怯快書;過去演唱單弦兒有個規矩,就是上台後必先唱段「岔曲」,其基本調可被拆為單弦的曲頭和曲尾;「岔曲」為寶小岔所創,文辭典雅,內容多為寫景抒情,最著名的曲目有《風雨歸舟》,學曲藝者多能琅琅上口。

北京琴書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601/2005/09/26/109@715707.htm

河南墜子

河南墜子為河南省代表曲種,流行於長江以北,由河南古老說唱「三弦書」(前身為鶯歌柳),與來自安徽的「道情」結合而成,三弦書原以三弦伴奏,一百多年前藝人喬振元去掉三弦的一根弦,並改為弓拉,又稱墜弦、墜胡或墜子,腳踩「腳梆子」為其伴奏特色之一,並改變三弦書「弦不隨腔」的伴奏特點;而「道情」採用了三弦書的樂器,將原有漁鼓刪去,簡化了二尺長的竹板,成為現今舞台表演手拿的七寸檀木簡板,兩種曲藝合而為一,形成一種新的說唱形式,因伴奏樂器為墜胡,故命名河南墜子。

墜子演唱形式有自拉自唱、一拉一唱和對口唱三種,演員手拿檀木簡板,邊打邊唱,兩人對口唱時,另一人還打著單鈸或書鼓,伴奏者拉墜胡,有的踩打腳梆子作為節奏,馬玉萍與夫婿李雲祥即以此種方式演唱,天津市曲藝團的墜子演唱,近年則加上琵琶、揚琴伴奏,使音樂性更豐富。

墜子曲文內容最初受道情影響,多為警世勸善之曲,後漸漸演變以民間故事為主,有長篇大本的《穆柯寨》、《呼延慶打擂》、《響馬傳》等,也有才子佳人型的小段如《藍橋會》、《偷石榴》、《王二姐摔鏡架》等,近年更新編趣味小段如《偷年糕》、《兩頭忙》、《東坡與小妹》等,特別受歡迎。

彈詞影片欣賞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usdeQtdOaC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CrcOpo6w4E&feature=related

评弹 蒋月泉 - 庵堂认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WkNN5Ls6OhA&feature=related

蘇州彈詞 - 楓橋夜泊

聽雨樓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5vUHETkgBo/

楊乃武

文姬歸漢

http://3hj.cn/?uid-76448-action-viewspace-itemid-6296

白蛇 賞月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7aWEceYnmU/

林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GEcXmh9Q-s/

離恨天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PjcWED141I/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ri.cn/3601/2005/08/22/342@669496.htm

彈詞是明朝中期流行於南方的 [板腔性] 說唱形式。
 

可能源自宋代 [陶真],因說說唱唱並使用彈撥樂器伴奏,而稱 [彈詞]

一人表演,稱單檔。自彈琵琶或三弦。

二人同演稱雙檔,一人琵琶、一人三弦。

也有三人以上的,樂器加上南胡、月琴、拍板、鼓、揚琴---等,

但以琵琶、三弦的組合最普遍。

明朝中期至清初,以長篇說唱為多。之後以選唱段落為主,稱 [段兒書] [開篇]

乾隆年間,江浙一帶廣為流傳,並以蘇州最興,以後又和 [蘇州評話] 合為 [蘇州評彈]

陳遇乾、俞秀山、馬如飛、對彈詞貢獻良多。

陳派蒼涼粗獷, 俞派婉轉抑揚,馬派雄健質樸。

內容分長篇 : 數日說完,情節複雜,分回說唱。

中篇 : 三、四回,有頭有尾,一場演完。

短篇 : 一回。  開篇 : 只選唱一段。

蘇州評彈發源於蘇州,流行於江南、浙江、上海一帶,是我國南方代表曲種,評彈係指『蘇州評話』和『蘇州彈詞』之合稱,皆使用蘇州方言。蘇州評話源於宋代「說話」,大盛於十七世紀的明代,當時有種風俗,不論市郊農村,每逢朔、望(初一、十五)由當地的讀書士子或孰師,集合各行民眾在橋墩頭講評歷代興亡故事,藉以匡正風俗輔佐社教,後來普遍化的擴大深入,漸漸代之以專業說書人,內容以歷史故事、武俠、神怪為主,例如《三國》、《水滸》、《濟公》……等,說者多為一人,只說不唱,偶爾也有雙檔、三檔聯合演出,表演技巧講究說表、噱頭、口技、首面和眼神等,動作幅度較大,以扇子、醒目、手帕為道具,俗稱「大書」。

「彈詞」又叫「南詞」,形成於元末明初,前身為南宋「陶真」與明代「詞話」,曲文韻散相間,包括「唱」、「表」、「白」,其中「表」即說書人的敘述。彈詞表演形式有說有唱,且自彈自唱,亦以『小書』稱之,表演型態有一人演出者,稱為單檔,兩人對唱者稱為雙檔,也有三人表演的三檔,目前最常見的型態是男女雙檔,「上手」彈三弦,「下手」彈琵琶,以「說」、「噱」、「彈」、「唱」、「演」來表現彈詞藝術。「說」指的是配合劇情需要,以官白、私白、韻白等敘述故事;「噱」是趣味、幽默的語言;「彈」與「唱」指的是自彈自唱,「演」則以象徵性的手勢、身段、表情來詮釋故事,有時也模擬劇中人物。

評書 

也叫「評詞」,說書者一人,只說不唱,表演時以醒目作道具渲染氣氛,說到緊要關頭處,以醒目敲擊桌面:「欲知後事如何,起聽下回分解」。一個傳統歷史、武俠故事,有時說上好幾個月,說書人還得運用五到八技,吸引觀眾,內容情節除了說故事外,還有「評」的成分;現代聽書說不以內容為主,而已作表取勝,有時站著說,而不拿醒目,許多短篇故事、小段也挺受歡迎。

相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TKb3_wT0qk/  影片 五官爭功

 「相聲」是集歷代幽默語言藝術之大成,魏晉俳優的「說肥 瘦」、唐「參軍戲」、宋「雜扮」、「說諢話」、「喬合生」……等,都是相聲借鑒的對象,所以,成為民初雜耍表演中不可缺少的插科打諢甘草節目,起源於北京,流行於全國 

    「相聲」一詞乃經由「像生」、「象聲」或「像聲」諧音演變而來,其中最早見於宋人耐得翁《都城紀勝》與周密《武林舊事》等書,有「模擬技藝」與「滑稽玩諷」之意,明清以後則演變出「象聲」與「像聲」,指模擬聲音,猶今之「口技」。直到清咸豐年間,有八角鼓班丑角張三祿,離班後單獨表演,能當場抓哏,見景生情,大受歡迎,是相聲創發人之一,其後又有京劇丑角(後改淨角)藝人朱紹(少)文,學識淵博,能編戲本,卻因遭逢國喪,戲班被迫解散,朱紹文流落天橋一帶,用白沙子在地上畫個大圈表演謀生,行話叫「畫鍋」,表示畫個飯鍋,好靠它吃飯的意思,朱紹文一手拿白沙「撒」字,一手打著板唱太平歌詞,表演「單口相聲」,藝名窮無怕,人稱「窮不怕」,為同治、光緒年間「天橋八大怪」之首,後來與徒弟一逗一捧,發展出「對口相聲」。從相聲的第一代張三錄算起,目前大陸相聲第七代的馬季、第八代的姜昆等人已是相聲界的佼佼者,台灣相聲大師吳兆南曾拜第六代侯寶林門下,照輩份算是相聲第七代傳人。

「說、學、逗、唱」是相聲表現藝術的要素,「說」包括說笑話、反正話、俏皮話、繞口令、貫口活……等,與「逗」皆為相聲的必要條件,抓哏逗笑,幽默風趣,累積許多小包袱(即笑料),最終再抖個大包袱,博君會心之笑;「學」與「唱」則是相聲表演的高度技藝,包括學口技、學方言、學戲曲流派,以及唱小曲、唱戲曲、唱太平歌詞……等,「學」與「唱」的相聲藝術,能讓人百聽不厭。  

一般說來相聲都有主題,組織嚴謹。講相聲的關鍵在於照管好「包袱」這玩意兒,所謂「包袱」就是把大家逗樂的地方,表演時先把可笑的東西包裝起來,再透過種種手法把它一層層打開,帶給觀眾出乎意料,卻入乎合理的感受,稱之為「抖包袱」。

最常見的形式是「對口相聲」,通常由一個人主講,稱之為「逗哏的」(「哏」就是笑話);另一個演員幫腔,稱之為「捧哏的」。要不是逗的人使出十八般武藝,捧的人在一旁撐腰,稱為「一頭沈」;就是兩人勢均力敵,互相辯論,稱為「子母哏」。可別小看這「捧哏的」,他要負責掌控表演的節奏,也代表觀眾發問,若按老規矩,他往往是資深前輩,甚至是「逗哏」的師父。 

相比之下,流行於餐廳秀、錄影帶的脫口秀則是結構鬆散,想到哪,說到哪,有些搭檔更以言詞尖銳,開黃腔取勝。


相聲確實有記錄民俗的功能。和戲曲一樣,相聲也有固定的劇碼,稱為「段子」。前人留下來的約有兩百個,較為人熟知的有「南腔北調」、「滿漢全席」、「八扇屏」等幾十個,多半是利用戲曲、地名、順口溜、謬誤、韻腳,或俚語編成。例如「開粥場」便藉著從前行善人家布施窮人的習俗,把大戶人家一年三節所吃的東西全部記錄下來,成為一段民俗紀事。

,「用現代觀念來詮釋以前的風俗,不只是懷古而已,這樣才能讓它活過來。」

語言的改變固然是賣點,相聲的內容能否表達語言的特色及趣味,也是重點。不過語言易學,好段子難編,能讓人一聽再聽仍然笑得出來,還真需要幾分功力。也許我們可以說,如果能碰觸真實人性,用什麼語言都好聽;反之,如果流於譁眾取寵,搞低級笑話,就糟蹋了這門藝術。

相聲是短小精悍的藝術形式,形式簡單,所用的語言又是大白話,誰都聽得懂,卻能反映社會生活、人間百態。它的取材範圍廣,上自天文,下至地理,街談巷議、時事歷史,都能以輕鬆幽默的口氣侃侃而談,又能搔到癢處,讓聽者會心,又覺餘味無窮。也因此在其他說唱藝術式微之時,它仍能吸引注意,逗人開 懷。

參考網站  

相聲  二人轉  ---等 影片欣賞 

曲藝寬頻 http://tv.zbs.cn/search.asp?keyword=%CB%CE%B5%A4%B5%A4

中國曲藝

http://www.ccnt.com.cn/show/chwindow/culture/qyzjmopy/ohter/qy6.htm

京韻大鼓

http://leexun9508.blog.sohu.com/32811351.html

 

評彈網

http://www.pingtan.com.cn/W.htm

http://www.whsz.gov.cn:8080/pingtan/index.htm

相聲網

影片

http://www.tudou.com/search/programs/?posto=%2Fsearch%2Fprograms%2F&kw=%CF%E0%C2%95&nav_search_target=0&comefrom=1

http://list.mp3.baidu.com/list/xiangsheng.html?top17

http://list.video.baidu.com/videoquyi.html

 

 相聲之所以為相聲,就必須講究「說」(吟詩、繞口令、歇後語、笑話)、「學」(各地方言、蟲鳴鳥叫等口技)、「唱」(歌謠、地方戲曲、甚至流行歌曲等),達成「逗」的風格。兩人一逗一捧,一唱一和,都必須有京戲的底子,講起來才會哼哼嗨嗨,節奏分明。

    發展民族藝術,是現代人的共同的責任。尤其是在資訊如此發達的時代,孩子們輕易的即可伸長觸角,在探索、發展世界觀視野的同時,應該很容易發現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差異與多元趣味。而我國許多的民族瑰寶在世界各地被喜愛與重視,身為中華兒女,又怎能埋沒了如此美妙的寶貝。

    多年來為了在民族音樂教育上盡些心力,我努力的蒐集資料製作教學簡報,苦口婆心的引導學生喜愛這些老祖宗的智慧。如今網路的分享更加方便了,期盼跟大家分享個人的興趣與資料,可惜有些資料已經忘記來源的網站,若引用了您的網頁請來函告知,一定立即補上來源 ,並感謝您的分享。

秋聲賦  大鼓 

下載: 廉月如唱    下載2 馬志銘明唱

歐陽子方夜

http://leexun9508.blog.sohu.com/32811351.html

讀書,猛聽得窗兒外唰啦啦敲響庭竹。夜深也,人寂靜,萬籟無聲漏已疏,不知那,何處的悲聲到草廬。恍然是海門潮湧翻波浪,又猶如,萬馬賓士趲路途。光閃閃,青燈一盞搖書案,冷森森,寒氣侵人意不舒。呼童出戶留神看,童子回歸說蹤跡無。但則見,碧落悠悠星斗慘,銀河耿耿月兒孤。寒鐘敲遠寺,鴻雁唳雲途。四顧青廬皆寂。莫原來是風弄芭蕉鳳尾竹。歐陽子一聲長歎,秋聲也,堪歎人間日月浮,到了春來,千樹桃花與翠柳,到了夏天,萬頃紅蓮襯野蒲。這如今,秋風一起寒摧暑,把那些以往的浮華盡皆無。歎人生,不自悟,終日裡為名為利為妻為子,奔奔忙忙勞勞與碌碌,全不想那光陰留不住,朝夕何迅速,只落得白髮盈頭(這口氣夠嗆)形如槁木,先生參透人間苦,夜深掩卷暗躊躇,挑燈欲寫秋聲賦,猛回頭但則見童子垂頭睡已熟。
[大鼓影片欣賞 網站連結]    
( 創作詩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an6116&aid=107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