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穿過北投公園
2010/08/20 22:20:21瀏覽223|回應0|推薦10

穿過北投公園,你在樹叢中若隱若現,靜謐毫不顯眼;一旁的草地為你劃定遺世獨立的氣勢,椰子樹適度地遮掩你的身影,使你更顯神祕。荷花小池為你增添幾分柔軟謙卑的姿態,但仍難掩你似從泥地中拔地而起,一路延展向天的神態。

北投圖書館,與其說它像書本,對我而言,它更像是停駐在自然田野中的一隻蝶。從地景中拔出、延伸向上的力道,不論造型、材料線條,彷彿一隻原生蝴蝶,在自然中展現著牠原始的生命與力道;吸吮著大地的養份,又像要隨時飛揚般的神采…。 

那是喜愛閱讀者心中的一隻蝶,是每個思緒翻飛的讀者化身,不斷地吸吮飽食,不斷地夢想起飛,總期待在轉角有風;如同建築本身從地下一層至二層的挑空,還要開個小天窗,讓夢想就隨光而更顯明晰、發亮。小孩經過時,會在這個木質樓梯的挑空空間裡躺臥,看著天窗透進的光,張大眼好奇地看著挑空與光線形成的奇異感,自在、翻滾…我感覺:這個空間所形成的溫度、氣息,比稍嫌冷硬的兒童閱覽區還要受小孩喜愛呢! 

那穩坐弧形書櫃內的讀者,真有 ” 老者安之 ” 之態;讀者是主人,書本退居謙卑的姿態,乖乖立在 110 公分以下的櫃裡。讀累了可以起身遊盪,可以有居家的舒展,也多了可閱讀 ” 人 ” 的新視覺。再不就到窗邊蹓躂,音樂聲早已響起… 蟲兒鳴叫不絕於耳,清溪雖無法濯足,潺潺溪水卻滌盪閱讀後的疲累心房。 

台灣首座的綠建築圖書館,取代了原有的海砂屋北投圖書館,不僅符合綠建築評估指標,也與地景相融合。

在溪水邊,在樹蔭間,親子的羽球揮拍,鄰人的椅邊閒憩,孩童嬉戲如在鄉間。 風吹樹梢,建築早已準備好姿態,與風、與樹共擺舞。 

廁所的木門散發出木頭的香味,洗手槽上那隻八股的毛筆,許是大人的告誡與勸勉,不知孩童看了如何?如果親子同遊,就能寓教於樂吧! 

來到三樓,讓我們隱身在書海吧!書櫃與書櫃間的座椅,讓你夢想成真;溫暖的燈光為學子照亮前程,也是偶然擡頭時的一線靈光。 

坐上戶外廊道的閱讀空間,木質斜遮陽板適度遮光,雲光映照在綠色的玻璃窗上,恍如置身雲端。 

新古典元素的壁爐和一旁的置物架燈光,讓空間顯得溫暖可親,聳立的煙囱引導視覺向上,窗外透進光來,是不同材質元素間的接駁功臣,順著光,與二、三樓上如樂器般,娟秀挺立的垂直扶手欄杆相遇,也為這個空間增色不少。

那發出的音,長長短短,短短長長,怎不令人駐足…。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tcg&aid=433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