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01 20:53:25瀏覽1042|回應3|推薦87 | |
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瀰漫亦奇觀也|孫元衡/亞莎崎習讀台灣古典詩 賞詩選: 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瀰漫亦奇觀也 亂若春燈遠度螢,坐看光怪滿滄溟。 天風吹卻半邊月,波水杳然無數星。 是色是空迷住著,非仙非鬼照青熒。(詩坡:湖光非鬼亦非仙。) 夜珠十斛誰拋得,欲掬微聞龍氣腥。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全臺詩》第壹冊。本詩主旨在於描述黑夜海水發光的奇景。 詩題中的「流火」,典出《詩經》,原指大火星向西移動,此處僅取大火星之意。「海波夜動燄如流火」意指夜晚的波濤,發出如同星宿的光輝;「天黑瀰漫」則是形容天色幽暗漆黑,海面佈滿了發亮的光點,如此獨特的景致,無怪作者以「奇觀」來加以讚嘆。 海水發光的現象,又稱「海火」,成因多端,主要是由發光浮游生物夜光蟲群聚所造成,若非常年往來海上,並不易得見,能以文字記錄者,自然更加罕見。因此,孫元衡此首作品,以直觀的角度,記錄下海火發生時的異相,是極具特色的海洋詩作。 作者: 孫元衡(1661-?),字湘南,安徽桐城人。 康熙44年(1705),就任臺灣府海防同知,稽查鹿耳門海口,負責鹽政、緝捕盜匪、海防等行政事宜,兼督臺、鳳、諸三縣捕務。 初來適逢臺地大旱,孫元衡奏請蠲免賦稅三分之一,並下令來臺商船皆須運載米糧,量多者重賞,否則懲處,此舉有效平抑臺地米價。康熙45年(1706)起,兼任諸羅縣篆,大舉興修孔廟,籌建義學。47年(1708),因治績卓越,昇任臺灣府知府,著手創置學田,資助貧士,且嚴緝捕盜,平靖地方,任滿轉署山東東昌府知府時,縣民感其慈惠愛民,建坊立碑以示愛戴。 孫元衡將宦遊臺灣之詩作,彙集為《赤嵌集》四卷,合計詩歌三百六十篇,集前附虞山蔣陳錫及梁鄒張實居二人序文,末附趙沈壎跋文一篇,內文則有王漁洋逐篇評點,其詩作深刻反映臺灣風俗民情,連橫《臺灣詩乘》云:「臺灣宦遊之士頗多能詩,而孫湘南司馬之《赤嵌集》為最著」,可說給予高度肯定。 注釋: 1. 亂若春燈遠度螢:海中紛雜的光點,既像是元宵花燈般一片光亮,也像是遠方穿梭的螢火蟲一般,不停的閃爍。春燈,指元宵花燈。度,穿梭。 2. 光怪:神奇怪異的現象。 3. 滄溟:大海。 4. 卻,退、使退。 5. 杳然:杳,音ㄧㄠˇ。幽深之意。 6. 是色是空迷住著:色,佛教語,指物質外在的形相。空,佛教語,指物質內在虛幻的本性。住著,佛教語,謂執著。全句謂海水發光究竟是真實還是幻影,令人感到疑惑執著。 7. 青熒:熒,音ㄧㄥˊ。青光閃映貌,此處用以形容散發出青光的海水。《文選‧揚雄〈羽獵賦〉》:「玉石嶜崟,眩耀青熒。」李善注:「青熒,光明貌。」。 8. 坡詩:此指蘇東坡〈夜泛西湖五絕〉一詩。 9. 夜珠十斛:夜珠,即夜明珠。斛,音ㄏㄨˊ,量器,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南宋末年改為五斗。此謂大量的夜明珠。 10. 掬:兩手相合捧物。 11. 龍氣:原多泛指雲霧,此處則進一步引申為海水散發出的氣味。 台灣古典詩[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瀰漫亦奇觀也 ]轉載自愛詩網古典主題資料庫。 亞莎崎習讀賞析台灣古典詩: 作者孫元衡創作這首詩的情境,乃因其治理四川漢州期間的表現優異,被派來台灣任府同知一職,輔佐治台。清朝時期,台灣是一座剛從鄭氏王朝收復不久,不易治理的海外島嶼。以當時孫元衡的情狀,便有一種表面上官位高昇,實際上卻有股被貶官至海外的意味而使心境上產生相當程度的衝擊與複雜感受。 亦曾有過:留滯海外倏逾三載追維所歷不無嘅焉之感。 在台為官期間,孫元衡站在他的角度,用文學的筆觸記錄下台灣的所見所聞。將自己對於內陸來到海島的驚奇與細膩的觀察,通通融入詩作的意境之中。把當時台灣特殊的民風、習俗、物產、氣候入詩,寫下了"赤嵌集"一書。 他並不能預期,即將到任的台灣是一處地理環境極端豐富的海島,與幅員遼闊的中國大陸比較,台灣土地面積雖不大,但島上的自然資源和人文風貌卻十分值得探索。所以,當孫元衡來到台灣後,這邊複雜多變的地形地貌,高山、丘陵、平原、盆地、島嶼、縱谷與海岸等豐富的自然景觀,肯定給他的感官帶來相當充沛的文思思緒。 如同此詩其中一景;端看海上迷亂閃耀的光點,大海上神奇怪異的現象,若不是親眼所見,又怎能確定這令人感到困惑不已的情景,是真實或是腦中的幻象? 詩中又一景帶來更大的衝擊;當數不清的夜明珠在海面上囂張地滾動,令人忍不住想吶喊探詢時,最想問的卻是誰將這些夜明珠灑落海面?自問,也問天,問海的奇景。但海中散發的氣味,逼得想要接近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光點的人們,就此瞬間從非鬼非仙的迷幻情境回到世間自然存在的海上。 作者以充滿文采與真實感的文字,用直觀的方式述說這場海上奇遇。生動優美的文字,引領出來的賞詩感受是不可否定的全新閱讀體驗。表面上這首[海波夜動燄如流火天黑瀰漫亦奇觀也]像是在描述一個海外奇島上發生的荒誕傳說,本難以令中原詩人信服。然因,孫元衡在台期間因治績卓越,昇任臺灣府知府,著手創置學田,資助貧士,且嚴緝捕盜,平靖地方,三年的宦台經驗使得"赤崁集"中的詩作,滿足了中原人士對這座充滿神祕感的海外島嶼的好奇心。 時至今日,土生土長於台灣這座多采多姿的海島上的我,賞讀此作時,仍為作者孫元衡詩作中將神話與真實的意境相融合的詩風,驚嘆不已。仍引發出對台灣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島嶼,濃濃的好奇探索之心。 我想,這即是古典詩將文字淋漓盡致發揮的表現,不論經過多久的時光,文字內含的意象依然能清晰地朝讀者傳達出來。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