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親民黨是最親民的政黨
2012/12/22 00:53:08瀏覽441|回應0|推薦1

      圖一:陳鄭權律師兼處長發言的親切態度和英姿

   圖二:副處長劉嵩祥精彩的發言                              

 【桃園大溪時報/記者陳俊穎正義報導】親民黨是最親民的政黨,親民黨(英文譯名:People First Party,簡稱PFP)是一個台灣政黨, 成立於20003月31,其前身是宋楚瑜張昭雄中華民國第10任正副總統選舉競選期間成立的新台灣人服務團隊。其屬泛藍陣營,因中華民國第10任正副總統選舉舉行前,國民黨高層出現分裂,宋楚瑜退出國民黨並在選舉結束後組建親民黨,黨員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國民黨以及新黨,黨內的領導幹部則主要以宋楚瑜為首。依據第8屆立法委員選舉所獲得的國會席次,親民黨僅次於國民黨、民進黨,與台聯並列為台灣第三大政黨

      今〈21日〉桃園縣親民黨於桃園市縣府路開會,在英明的陳鄭權律師兼處長的主持下,廣納各界建言,說親民黨桃園處是最為民主與開明的政黨一點也不為過,也是陳鄭權老師和其幹部辛苦經營的成果,他們對社會無怨無悔的奉獻,令桃園縣的人民非常感動……….

      他們組織活動力強,會中陳鄭權律師兼處長、劉嵩祥、葉連燈、何啟明、吳雲炫、陶廣明、馮姐等等發言非常精彩,高潮疊起,令與會人士覺得收獲良多…..最後並請親民黨上級指導員,組織部副主任陳蓋武指導和發言,令與會黨員感動不已。

自從桃園縣親民黨成立,其組織活動力強,這群社區懷抱救國救民大愛的黨員在陳鄭權律師兼處長英明領導下,努力奔走熱心公益,積極投入地方公共事務,例如召開公聽會、連署監察院陳情、邀請專家學者會勘桃園縣工程、生態導覽、探望老榮民……等,希望透過民間自發性的力量,督促政府改善各種弊端和重視人民的福趾和保護弱勢民眾。

人生抱著理想,祈求能達成畢生救國的願望,因此知識是必須要探求吸取的,何必只為名利而勞碌!桃園縣親民黨在陳鄭權老師帶領下,有高瞻遠矚的眼光,看到別人所不能看到的世界,心願自能滿足,在此無能政府衍生那麼多幣端,他們定能力挽狂瀾,再造最富強的台灣和中國。

陳鄭老師兼處長和幹部的努力之下,最近會有年終活動和許多親民活動和聯歡晚會,希望再創2000年親民黨的盛況,他們要力挽狂瀾召開經濟發展會議以期振敝起衰,研究並解決問題,即使在不景氣的時代中,仍能創造出傲人的成績!這就是桃園縣親民黨讓人民感動和期待的地方。

以下介紹他們的政策和主張,欲參加的民眾請洽:03-3338-500

 

政策主張

三大主張

  • 親民黨是匯集民意,族群融合的全民政黨。
  • 親民黨是中道專業,理性優質的民主政黨。
  • 親民黨是繁榮社會,造福民生的創新政黨。

憲政政策

以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為憲政政策之核心。

  1. 凝聚全民共識,穩定政局,釐清總統與行政院長職權,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
  2. 推動國會改造,提昇立法品質,建立國會自律及專業制度。
  3. 尊重國會多數並且加強政黨協商機制。
  4. 制定政黨法、遊說法及政治獻金法等法規,以健全憲政體制之運作。

兩岸政策

以三階段整合論作為兩岸政策發展之主軸。

  1. 憲法來定位兩岸關係,並且進行兩岸對話,堅持未來台灣現況的任何改變,皆須經台灣人民同意。
  2. 擱置統獨爭議。
  3. 三階段整合論:首先進行經濟性及功能性交流,開展兩岸經貿互惠合作;第二階段推動兩岸社會互動;第三階段則邁向政治整合。
  4. 中共應「明確」承諾放棄武力犯台,展開兩岸互惠平等對談,確保我國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
  5. 全面三通:以全球佈局、主動進取的政策發展兩岸經貿關係。

經濟政策

首先解決失業問題、改善投資環境、加速財金改革,最終以重振經濟發展為終極目標。

  1. 廉政政策:釐清政商關係,杜絕一切黑金白金政治,創造廉潔有效率的投資環境。
  2. 就業政策:加強勞工職業訓練,建立勞資協商網路,兼顧勞工權益與企業發展。
  3. 企業政策:發展新興關鍵性產業,輔導傳統產業。
  4. 農業政策:重新檢討農業發展條例,釐定農村振興、農地綜合利用、農民保險救助及產業發展願景。
  5. 農技政策:輔助傳統農業提昇產銷競爭力,設置農業科技專業園區,獎勵產業升級。
  6. 能源政策:確保水電供應。
  7. 財稅政策:降低政府債務,合理劃分中央、地方財政收支,並從事租稅改革。
  8. 金融政策:在金融必須國際化的時代,必須處理金融問題,從事金融體制改革,落實金融秩序監理,特別在2008金融風暴以及2011年歐債危機瀰漫整個全球經濟體制,更迫切需求因融體質的重建。
  9. 投資政策:鼓勵全球台商企業及外國企業來台上市,推動證券市場的自由化與國際化。
  10. 區域經濟政策:城鄉經濟均衡發展,南北均衡東西兼顧。

國防政策

以「前進防禦」(Forward DefenseStrategy)為戰略目標,並輔以全民國防,強化科技戰力。

  1. 軍事採購考量國家財政。
  2. 加強軍購之監督考核機制。
  3. 精兵主義。
  4. 自行研發關鍵性國防科技,厚植民間國防工業。

外交暨僑務政策

發展多元外交與全方位外交,採務實態度參與國際社會。

  1. 積極爭取加入國際組織:以加入區域安全與功能性組織為主。
  2. 結合僑界力量。
  3. 整合經貿資源,提高僑界經濟水平。
  4. 推廣華文教育,發揚中華固有文化。

司法政策

以憲法保障之尊重司法獨立作為核心概念,以建立司法威信及公平性。

  1. 落實保障人權,服務民眾,樹立公平正義之司法秩序。
  2. 加速司法改革。
  3. 嚴格約束所有從政黨員不干涉司法;反對檢察官、司法人員參與政治活動。

治安政策

  1. 統合民間與政府力量,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社會防護網路。
  2. 以家庭為起點,推動預防犯罪教育,強化犯罪偵察效能。
  3. 警政體系中立化。

社會安全政策

  1. 保障就業安全、工作場所安全和老年生活安全。
  2. 健全國民年金體系:以基礎年金保障一般民眾,以職業退休金的強化。
  3. 活絡全民健保體系。
  4. 依據憲法兩性平權之原則,促進婦女參與公共事務,並健全托育政策。
  5. 建立全國性老人安養與護理體系。
  6. 加強殘障福利。
  7. 加強原住民福利。

文教政策

以創造多元文化,確保公平教育權益做為發展核心。

  1. 恢復原本憲法保障教科文預算佔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百分之十五」以上。
  2. 檢討教改及多元入學方案缺失。
  3. 由中央統籌編列地方教師退休專款,以利教師新陳代謝,減少地方財政負擔。
  4. 拓展科技人才培育,塑造優良科技研發環境,擴大獎勵科技新興產業。
  5. 尊重多元文化,強化文化機制,整合文化資源。

環保政策

以環境永續發展做為發展核心,目標在於照顧未來世代之發展。

  1. 整合環境資源行政體系,定期檢討環保法令。
  2. 建立公開環境資訊系統,加強環保教育及宣導。
  3. 有效運用環保基金,建立資源再生系統,建立低污染的生活環境。
  4. 符合國際防治標準,建立空氣及水污染總量管制體制。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sehill1861&aid=716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