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草根菩薩》
2012/02/02 09:33:42瀏覽303|回應0|推薦16

                       草根菩萨

星期六的晨早,隨着莊黎媛、黄美莉,Tessie三位慈濟師姐一起來到Commonweath Ave旁的一所公立小學(OLd Balara Elementary School),這所小學是菲律賓慈濟關愛的一所學校。慈濟曾給這所學校的學生每人一本字典;後又為有需要的學生配上眼鏡等等。

因慈濟社工經常的往返這所學校,現甚至連學校的家長也被帶動起來一起做環保。更在微得校長的同意下,把這所學校定為一個環保點,而這三位師姐就負起這個環保點,每個星期六的早上就自動自發的來帶動家長們做環保。

一路上跟美莉師姐閑聊,好奇的問:“為何會把這所學校定為環保點”“因學校丢棄的紙張太多且白紙是最好的回收廢品,更想帶動這裏的本地菲律賓人學做環保。”

我是首次踏足這個位於公立學校的環保點,學校環境真不錯,光線充足又通風,四周整齊幹淨。

到達時,空地上已堆滿了家長們帶來的、學校收集的及各位師姐帶來的資源回收廢品。這天來了三十幾位家長,她們戴上慈濟師姐為她們准備的手套,就動手為回收廢品分類整理了。黎媛師姐說:“更有一位家長自告奮勇當起了聯絡員,義務幫我們做了很多事,令我們輕松很多。”

這些家長不但身體力行做“資源回收,贊助慈濟”,更在慈濟師姐們的感化帶動下,啟發了愛心,也當起了慈濟的會員,欣聞隔天(星期天1/28)他們就要首次來慈濟靜思堂參加培訓了。

在家長做環保時,一些到處亂跑的孩子們被慈青(慈濟十幾二十歲年輕的一代)招到課室裏,教他們靜思語,並配合一個和靜思語相應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小小的心靈就有機會接觸慈濟人文,在課程結束前還給小朋友們分發小小的獎勵品和點心。

慈濟有一種方案,就是扶貧救濟困苦的貧困户,只需把貧困户的個案上交給慈濟,慈濟就會派社工到貧困户的住處訪問察視,了解真實的實況,然後再進行下一步的救濟援助,而這些被救濟的貧困户被稱為關愛户。

這些小老師(慈青)中有一位純菲律賓人,他是在慈濟的關愛户中長大的,令人欣慰的是,現在的他已長大,也成了慈青,還是這些小老師裏的主帥。

人多好做事,來時見到的一堆堆垃圾,經過家長們兩個多小時後的分類整理,已能一目了然了。一袋袋被學生扭成一團的作業廢紙已被展開折好裝進袋裏;空的塑料瓶也被剪開瓶蓋及撕掉帖紙、用腳把空塑料瓶踩扁、再依有色及透明瓶身給予分類……。

歸類整理完了,家長們可以喘一口氣休息了,但三位師姐可還不能休息。美莉師姐和司機,把一筐筐的玻璃瓶、一簍簍的罐頭瓶、一袋袋的塑料瓶、一包包的廢紙來回兩趟全拉去回收店賣掉,得款八百多的菲幣;Tessie師姐跑上跑下忙的滿頭大汗,更為家長們分發點心,還不忘囑咐他們要把手洗幹淨再吃點心。

 

那邊廂的黎媛師姐仔細地聆聽着一位來求救的貧困婦女訴說着她的病痛和一家人的困苦,黎媛師姐的把這個新個案趕緊上交給慈濟……。三位師姐各忙各的,不求回報又欣喜地奉獻她們的愛心。

一個小上午大家齊心做環保,所得的八百多塊錢可以讓兩個小孩上一整年的學,何樂而不為呢!真正是如上人所說的:「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讓我們大家都來齊心做環保吧!當一位“草根菩薩”、身行環保、保護生態,作大地的農夫,愛惜大地之母的同時更可讓更多的小孩讀上書。


此文2-1-2012刊登在菲律賓《世界日報》廣場版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ping86&aid=6079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