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症狀發現大腸癌 往往是悲劇!(上) ‧常春月刊 2009/08/05 早期大腸癌沒有症狀,一旦有症狀,大多已是治療效果較差的第3期或第4期了。但其實現在已有良好的篩檢工具,沒症狀前就定期檢查,早期發現並不難。 【文/陳淑卿】 (圖/常春月刊) 時間拉回2003年底,金鐘歌王楊烈正為澎恰恰緋聞事件到處奔走,那陣子他已經連續拉肚子兩個多月了,而且每回進廁所一蹲就是半小時,加上糞便開始出血、下腹疼痛,自己有感覺──「這絕對不是單純的拉肚子」,但是就醫後醫生診斷為痔瘡,用藥後並未好轉。聖誕夜那天,他換了一家醫院做了大腸鏡檢查,親眼從內視鏡螢幕上看見一串像葡萄的腫瘤,檢查後證實罹患了大腸癌。 今年初,飲食一向少肉多蔬果的環境與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柴松林教授,在一次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大腸中有大腸腺性息肉(腺瘤),而部分的腺瘤極可能發展成大腸癌,因此立即切除。無獨有偶的是,幫柴松林動刀的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平日忙於醫務,經院內同仁提醒才做了大腸鏡手術,也發現了大腸息肉,並立即處理。而建議吳志雄去做大腸鏡檢查的,正是北醫前院長潘憲,行醫40年的潘教授,多年來一直在幫患者做大腸鏡檢查,日前由於太太要求陪同一起做大腸鏡檢查,為了愛太太而答應要求,做了生平第一次的大腸鏡檢查,竟也發現息肉,並做處理。 楊烈出現了多種症狀,檢查確認是大腸癌;柴松林、吳志雄、潘憲並無症狀,所幸及早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息肉並切除,避免大腸息肉轉變為癌症的機會。 溫和的癌症,篩檢率低壞大事 「如果想要靠症狀來發現大腸癌,得到的往往是悲劇!」台大醫院內科部暨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邱瀚模強調,大腸息肉不會有症狀,早期大腸癌也沒有症狀,一旦有症狀,大多已是治療效果較差的第3期或第4期了。 「大腸癌的腫瘤特性其實很溫和,從腫瘤長出來到出現症狀,需要非常久的時間(約5~10年),因此是最適合以篩檢方式及早找出病灶並處理,但可惜的是國內大腸癌篩檢涵蓋率實在太低了!」邱瀚模一再強調篩檢對大腸癌防治的重要性,大腸癌如果可以早期發現,治癒率是很高的。但根據國民健康局2008年的篩檢成果,50~69歲民眾每2年曾做過糞便潛血檢查率僅11%。 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 在許多已開發中國家,大腸直腸癌是僅次於肺癌的第2號致命癌症;在台灣,1998年起,大腸直腸癌也已成為癌症死亡原因的第3位。 美國自2003年起致力大腸癌的定期篩檢,至今已經有不錯的成效,早期大腸癌發現個案增加,第2期以後個案減少,整體死亡率也下降。 邱瀚模指出,美國NBC知名主播Katie Couric的丈夫Jay在42歲時死於大腸癌,後來Katie Couric做了大腸鏡檢查,檢查過程Live全國轉播,那一陣子全美國大腸鏡檢查需求量因而增加20﹪。 正當美國大腸癌死亡率已經開始下降之時,亞洲地區的大腸癌死亡率卻呈現上升現象,台灣也不例外;有研究證據顯示,亞洲地區國家最大的防治障礙在於篩檢涵蓋率太低。今年3月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發表的95年癌症登記報告,更顯示大腸癌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 國民健康局研究認為,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然而有人非常注重飲食養生,也經常運動,卻也得大腸癌;有些人年紀輕輕20幾歲,也得大腸癌,為什麼會這樣?其實,大腸癌的致癌原因並非單純的單一原因,而是由多重因素包括遺傳、基因突變、致癌物質、飲食習慣等交互作用綜合而成的。 降低危險因子,就是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的發生是因為大腸的細胞(通常是息肉內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變化,且增殖而失去控制。雖然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完全預防大腸癌的發生,但可以朝降低危險因子方面去努力。 經過國內外諸多的醫學研究,歸納出下列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民眾必須特別注意: 年齡:此疾病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但一般好發於較年長者,大多數年齡皆大於50歲。至於缺乏荷爾蒙保護的更年期後的女性是否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增加?邱瀚模指出,臨床上有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目前已經展開研究,必須待研究證實才能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年紀愈大者,息肉愈容易在大腸各處生長,增加癌變風險。至於男女的發生率則差不多。 飲食:大腸癌的發生與高脂肪(動物性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食物有關,許多研究者正在陸續研究飲食與大腸癌發生的關係。 息肉:息肉是一個生長在大腸之腸壁內的腫瘤組織,有些息肉(例如增生性息肉)不會變成癌症,但是有些息肉(例如腺性息肉)會變成癌症。邱瀚模說,美國有研究發現,將息肉切除者與未切除者觀察7年後相較,息肉切除者得大腸癌的機率下降率可達76~90﹪。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邱瀚模說,過去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及肥胖者血液中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臨床上常使用的一種發炎指數)會上升,代表慢性發炎在動脈硬化扮演重要的角色,現在大腸癌也發現有這個現象,證實肥胖與慢性發炎,和大腸癌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此外,罹患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代謝症候群也會增加大腸癌罹患風險,而且有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者的息肉發生位置多在近端大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且在深處,這段大腸必須要做全大腸鏡才能檢查到,如果僅做一般所做的乙狀結腸鏡就無法發現病灶,易成為檢查的盲點。 個人病史:如果已罹患過大腸癌,極可能會罹患第二次大腸癌或腺瘤。也有人認為,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或乳癌的婦女,其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提升。 家族史:一、二等親(父母、兄弟姊妹、兒女)中有人罹患大腸癌,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機率;如果家族一等親成員很多都得到大腸癌,而且有些發病的成員小於50歲,則有可能是所謂的遺傳性非息肉群症結腸直腸癌家族,其罹患機會也很高。 炎性大腸炎:炎性大腸炎包括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潰瘍性大腸炎是大腸粘膜層的發炎反應,克隆氏症則是整體腸壁的發炎反應。這兩種大腸炎一旦罹病超過10年,形成大腸癌的機率會明顯的增加。 抽菸:有證據發現,抽菸者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是非吸菸者的1.6倍,癮君子請及早戒菸吧。 ※延伸閱讀: ‧想靠症狀發現大腸癌 往往是悲劇!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17期;訂閱常春月刊紙本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