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物對野生動物和人體之健康影響,會隨類別、年紀和性別而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暴露到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物的成年人生物體的後裔,最容易因此受到傷害,尤其是胎兒和新生兒,除了會在胎兒發育期,影響性別差異外,亦會影響腦組織和中樞神經某些部位的發展。目前已有許多文獻報導環境型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體之影響,可能有影響之報導則是更多。諸如:男性繁殖力下降、男性特徵發展缺陷、攝護腺癌的增加、女性生殖力下降、乳癌的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症、免疫系統受損、甲狀腺腫癌、過動兒、和孩童的學習能力及集中專心問題等。首先提醒世人注意內分泌干擾物對人類之影響,可追溯到1991年7月Theo Colborn博士所發表「環境激素問題」之Wingspread宣言。然而這問題直到1996年 ,Theo Colborn博士等人發表「Our Stolen Future」一書後 (註:國內已有中譯本「生命的隱形浩劫 失竊的未來」),才廣泛被國際間開始注意。
1997年5月,8大工業國家的環境部部長在美國邁阿密聚會,討論孩童的環境健康,會中特別討論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所引起的問題,並發表共同宣言「嬰兒和幼兒可能遭受到此類污染物的潛在效應之特別風險,孩童可能透過在子宮內、母奶、和環境暴露到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宣言中並強調繼續發展國際性評估最新科學進展、確認和設定相關研究之優先次序、補充現有數據之不足等的重要性。在主要的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來源和環境宿命被確認後,須共同合作研發風險管理或污染防制等策略。宣言中並強調繼續告知公眾最新資訊的需要。美國則早在1995年10月,首次將環境危害對嬰幼孩的風險,列入環境影響評估的考慮要項之一。1999年美國小兒科學院,首次出版「小兒科(醫師)環境健康手冊」(Handbook of Pediatric Environmental Health),提醒小兒科醫師和大眾預防環境危險,尤其是戴奧辛等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對孩童健康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