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物专访
2007/07/23 12:42:21瀏覽343|回應0|推薦2

用情感建造创意空间

                                      ——访台湾建筑设计师潘冀

我们的祖先从最早的在树木和洞穴中生活,过渡到广厦千万间,远离了风雨猛兽等自然灾害,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的文明进程。然而,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人对居住和环境的要求,建筑更不仅仅是做为遮风挡雨的需要,而更是一种审美的需要。人们希望建筑有生命,不再是毫无情感的表现与传达。

建筑师使一个个冰冷的钢筋混凝土有了生命,他们需要有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才能够发现美继而创造美,并且将生活提升到艺术的高度。从解读来自台湾的建筑师潘冀的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才是设计师们首先应当具有的品质。

没有足够的内涵支持,只能是昙花一现

    如何把一些技术性、工业性比较强的建筑做得更有生命感,是潘冀常常思考的问题,他说:“建筑作品完成以后它们将会存在很久,可能是50年,也可能是100年。所以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会很深入地考虑这些问题。所以我们从建筑师的角度可以把这些本来很生硬的项目变得比较人文,建筑要有足够的内涵支持,才不能是昙花一现。”

随着中国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渐渐察觉到建筑与大众密切相关,也开始关心公共场所的建设了。但随之而求的却是浮躁,是一种近乎追星的狂热,这在以深沉、内敛、理智、严谨的建筑业却不是一个好的现象。不少年轻的建筑师抓住目前这股热潮对自己进行了一些包装,造成了一定的明星效应,也确实让大众对建筑这一行业更加关注了。但是关于这点,潘冀却持反对意见,他认为:这种热情有一点矫枉过正,过于标新立异的东西并不适用于建筑。 因为时髦的潮流会很快过去。衣服可能穿两年就丢了,但建筑物会留存很久,决不能赶潮流。人类对于长久存在的美都有共同的看法,科技、材料、时代思潮固然在进步,但我们也要想办法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把这些创新的技术变成长久的美,而不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去追求个人英雄主义。建筑要追求本质以及它的长久价值和美感。

诚然,商业运作是需要速度,但是内涵的培养却需要时间,一个成熟的建筑师他可能是激进的,但一定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检验的。那种违背社会正常前进和发展的激进,无异于涂脂抹粉,消耗青春和精力。潘冀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经验源于积累,内涵才是坚实的基础。

建筑以载道

对于人而言,一生都要存在于建筑之内,从出生到死亡;对于社会而言,一个建筑要存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对城市和环境的影响都非常巨大。所以,潘冀说他有幸成为建筑师,就要背负一定的使命感。古人讲“文以载道”,“文”和“道”应该兼而有之,但“道”应该先于“文”,潘冀说,建筑亦然。

    

潘冀认为:“道”用在建筑上,需要我们非常深入和清晰地去了解和探讨,把它变成自己设计里的一部分。中国人崇尚“天”、“人”、“物”、“我”,这是非常融洽和谐的。从建筑师的角度讲,“物”就是现在的科技和材料,“人”就是跟人的关系,“天”是跟自然的相处,那我们会从个人的角度把这些都融合在一起。假如建筑是一种艺术的话,它绝对不是脱离对象的艺术,它是实用艺术,一定要对你的设计对象有足够的认识和关心。对于你设计的建筑所存在的那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包括经过的路人,你也要有同样的关心。不能由于你的设计,使得他们觉得很碍眼或者不舒适。

子曾经曰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潘冀说他非常欣赏这句话,并奉为经典,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他就可以把“道”挥洒自如,不会偏差得很远……

以人为本,在潘冀的作品中不乏表现,为一个面板厂设计的小项目,却也渗透了设计师的精心思考。由于那里的土地很不规则,让人感觉那是一个非常冷硬、很不友善的环境,于是他和助手们就把面板的生产过程解构,融合到建筑设计里去。有限的空间却围出了一些下凹式的庭院,像是在桃花源里一样。同时,把门廊设计成上面是玻璃,下面没有柱子的样式,虽然技术上有些困难,但它会给人一种很容易接近的、温暖的感觉。潘冀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人在小空间里会有一种被保护着的感觉。对于建筑的使用者和外面经过的路人来说,他们的感受会有别与一个冷冰冰的工厂。”这些虽然都是小手笔,但出发点都是从人的角度来设想的。这样的例子在潘冀的作品比比皆是,本来嘛,建筑的出发点是人,以人为本的设计,自然可以得到呼应和掌声。

在设计师的眼里是没有大制作和小制作之分的,为潘冀赢得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金奖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制作。但是小制作也要倾注情感,这是一个建筑师的品德。这件作品是台湾交通大学里停机车的车棚,是整个校园里最后一块小角落,而且形状很奇怪,但它要求可以停放5000部机车。所以潘冀和同事们用混凝土为材料设计了一个类似于折纸的概念,这样它既具有一定的硬度,而折纸的形状又正好可以满足前后各停一排车,而中间的部分成为一个车道。这样做的话整个建筑可以连柱子都不要,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停车磨具。它分为阴阳两个部分,阴的部分就空出来,制作一些隔障,可以自然地透光和通风,因为机车通常都会排出很多气体。而折的部分可能会稍显封闭,于是又挖了一些小洞,可以嵌一些小灯进去,又可以留空,让人感到视觉上的连通。就是这部作品,获得组委会的青睐,打败了像新加坡图书馆这样很大很好的项目,为华人设计师在建筑史上又留精彩一笔。

文化积淀造就艺术青春

 

    出生在天津的潘冀,从小就兴趣广泛,到台湾后念国中时更是对美术、艺术、文学都非常感兴趣,同时由于学校的平衡教育,理工科的基础也打得很好。其实建筑师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他不仅用到主管艺术、文学的右脑,同样,严密的逻辑思维、精准的分析也一样让左脑派上用场。潘冀认为建筑刚好是可以把所有这些都融合在一起的科目,既注重右脑的罗曼蒂克,又发挥左脑的逻辑思维。所以平衡教育让他受益匪浅。

从大学一年纪开始读建筑到现在已经超过40年了,当我们问道,选择这样一个辛苦的行业,有没有过后悔时,他坦言,“长期以来,他始终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行业,虽然辛苦,但是建筑实在是一件很有趣的工作,每个项目都是全新的,需要你抱着好奇心去完成。所以它不像有些行业一直重复自己的工作,而且还有人愿意付钱给你玩,之后你的名字也将会一直和这所建筑联系在一起。只要你的设计不是糟糕的作品,它就会一直长久存在在那里。”从他的言谈中分明看出一种满足,那是一种对爱好的解读,而非工作或者谋生之手段。

六十年代初的台湾,建筑业还处在待兴阶段,环境相对封闭,潘冀和一起立志从事建筑行业的青年学子一样,都有一颗求学报国之心,为此他踏上了艰辛的赴美求学之路。正像所有海外学子一样,他的求学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也正是这样的磨练和积淀,造就了艺术家的今天。

当时在台湾的大学里,对建筑的看法还是比较偏向于工程方面,但人文方面就不是注重。所在在潘冀申请美国研究所的同时,德州的一个赖斯(RICE)大学,却认真地分析了他的申请资料,他们认为潘冀在人文方面的积累还不够,一个好的建筑师人文方面是不可偏废的。所以他们说,如果愿意来我们学校的话,你还要继续念大学四年级和五年级,并且提供全额奖学金。

潘冀回忆说,他开始觉得学校非常用心地在分析他的情况,所以他接受了他们的提议。刚开始也很不是滋味,跟他同时出去的其他同学都在念研究所,自己还在念大学。但两年之后,便很顺利地申请到了纽约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念研究所,一年就念完了。自己花了三年,可能别人平均花两年就可以毕业了。

“但这对我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因为就是在那个阶段,我研究了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和艺术史,并且强迫自己看了大量的书籍。”潘冀讲起往事,兴奋异常。我们知道,他年轻时打好的基础,是让他后来艺术大树茂盛的关键。我们相信,一件伟大的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或多或少地融进了设计者的情感和艺术表现,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那些真正有文化积淀的作品才会历久弥新,永葆青春。

保护古迹,视为己任

在获得无数次国内国际设计大奖之后,潘冀说,“我仍然对老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轨迹,我们应当适当保留这些历史轨迹,让后代能够看到过去的不同阶段。”像潘冀这样,情系老建筑的设计师很多,但真正立志保护它们的却很有限,现在潘冀在台湾的办公室,也是改装过的老建筑。许多人都说经济效益太低需要重盖,但他觉得还是应该把它保存下来,改装一下就好了。

        

对老建筑的情感,其实是源于浓浓的中国情。潘冀早年在美国这个建筑业制度很完善的国度学习和工作,应该说前景广阔,但他说,他始终觉得在美国的时候应该应该尽量学习和吸收知识,而最终把自己的所学回到自己的国家去发挥和运用。而美国人材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也不少。而台湾当时正在快步发展,假如能够把所学的技能和经验用上的话,应该可以对当时的环境有点帮助和贡献。

本着学成报效祖国的想法,76年他回到故乡创业。不过刚开始时是非常辛苦的,因为美国已经有很完善的设备和技术,而回到台湾时会发现做每件事都困难重重,要克服很多障碍,但他说这样的选择不后悔。

一个伟大的建筑师从不破坏环境,相反都会对历史建筑怀有浓厚的情结,对此,潘冀的态度绝对是个大家,他说,“保留一点更加富有原貌的建筑有它自己的价值跟意义,但这也需要靠公共的力量。北京的胡同被拆掉,我就很心痛。”

中西方的建筑风格相差很大,但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在建筑业上也非常准确,古城杨州立志保存古建筑,不一味开发给中国人上了很好的一课,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需要现代化的建筑,不是洋人设计师的作品才适应发展的中国,民族的特色还需要保护。

谈起这些,潘冀讲了一个案例:在厦门有一个电子工厂批了很大一块地来盖厂房,其中就有一个小小的旧的聚落。为了保护它们,工厂做了让步,我们做了一些适度的装修。这种项目对建筑师来讲很辛苦,而且绝对不会赚钱,但这是我个人的兴趣和中国人的职责所在。

物我和谐、营造意境

 

    中国人讲究意境,作诗要先起兴,造园林要曲径通幽,那么当代的建筑学者是更重视气势还是更重视意境呢?仁者见仁,但潘冀的一席话还是让我们看到了立足本土文化,打造中国风格的建筑大师风采:“我一直觉得这种特色是不能强加在建筑上的,它必须是从内部自然流露出来的,一味强调反倒会觉得勉强。假如你是有东方的思想和涵养的,你做出来的东西就自然会很有神韵。虽然我们现在所受的专业训练和使用的材料都是很西方的,但经过你的手做出来以后就会有东方意境。我所追求的就是说是一种内蕴外扬,就是说不用刻意用力去做,却让它自然地呈现和流露出来。”

 一部建筑作品是带给人视觉上的巨大冲击也罢,情感上的愉悦也罢,都是建筑师心灵之体现,一个建筑师的情感可以直接在他的作品里渗透出来,陆游说“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不错,深厚的文学艺术哲学底蕴给了建筑师潘冀以灵感,环境的协调,让作品呈现出意境,“我不追求速度、高度、体积、面积,因为建筑物它不是自己单独存在的,它实在是需要跟环境配合的。我们应该一方面与环境融洽相处,一方面自己也做得很好,这才是建筑设计最好的状态。意境具体是什么很难讲,它就是一种感觉。”

虽然潘冀先生说意境很难讲,但我们在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就分明体会到了属于中国人的属于东方的意境和韵味。

94年就成为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的潘冀,从业几十年却一直没停下脚步。目前,潘冀除了经营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还在上海和厦门设立了咨询公司,闲时还在台湾科技大学教书。他学习工作已近40年,作品已完成400件,85年开始至今已经获奖无数。就方向而言,他没有类型局限,他说:“建筑是一种挑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工作。”

感谢潘冀与我们分享他的人生感悟,和他交谈就像欣赏他的作品一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ngying17&aid=110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