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87理性反核
2013/04/15 17:57:15瀏覽239|回應0|推薦0

1987年車諾比爾核電廠事故將屆滿一週年,我給《新新聞》寫了這篇稿子,當年是手寫稿,《新新聞》打字、編排都完成了,但最終沒刊出。為什麼沒刊已不重要,重看這篇稿子,覺得現在談還是合宜。就教各方先進。

二十五年前的理性反核

 

一九八七年四月二十六日,前蘇聯基輔市車諾比爾核電廠發生爐心熔毀世紀大災難的週年,連同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美國三哩島核電廠事故八週年,再加上一九八五年臺灣核三廠勵磁機焚燬兩週年,這些不漂亮記錄都聚到一起。短時間,密集、震撼等一連串恐怖影像,讓社會,尤其是社運前衛人士緊繃起來,掀起一波波反核行動。

 

已經展開的兩波反核行動,大致上是由學術界主導的多個民間社團及雜誌發起,行動內容包括反核演講、「從三哩島到南灣」、「請留下最後一塊白沙灘」,兩次到核電廠或預定地的群眾運動,都吸引了相當多的群眾參與。

 

反核缺乏理性面

 

雖然人數的成績不錯,但檢視活動品質,就不免讓關心臺灣核電的人憂心;如果把反核分成三個層次:理性反核、感性反核、情緒性反核,那這幾次的活動僅介呼情緒性反核及感性反核間;並不是說這幾次的反核沒有理性面,而是說理相當的老舊、脆弱。日前提出的一些反核的證據與報告,都是四年前即已提出,這幾年的反核運動嚴格來講沒有進步,對臺灣核電政策不起施壓的作用。

 

就拿哪天在耕莘文教院的反核說明會來看,一位教授還在大談「陳蘭皋說,抱反應爐睡覺,比抱兩個女人安全!」這位教授說,他寧願抱兩個女人睡覺。這個例子四年前聽,會覺得陳蘭皋太荒謬,這幾年雖然陳蘭皋一再澄清,老實說這個笑話已不好笑,但這次反核說明會仍然有人拿這段話反核,讓人感覺這些人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否則,為什麼不去蒐集些新證據、新台詞?

 

新證據揭開偽善糖衣

 

再如,有位教授還是以WASH1400羅斯梅森十年前提出的報告為反核依據;沒錯,這份報告確實是至今最完整的一份核能研究,對核子事故的危險性及輻射外洩有量化加工,當然權威性頗高;但是這份報告在一九七九三哩島事件之後,已有不少的證據及數據受到質疑。換言之,說服力已在大幅降低;應該要找出更新的研究或證據來支持核電發展不當的論證;很可惜,這份期許在這次反核說明會中落了空,多位學者都未在新證據上下功夫,四年來反核活動真是進步有限。

 

為什麼不能自這一層次的反核,提升到理性反核層面?拿學理來對抗台電說詞,拿新證據來揭開核電偽善糖衣?這是自詡為反核人士應該積極努力的。

 

當然,理性反核雖然層次高於感性反核,但並不表示感性反核是不必要的,而是在台灣今天的對抗上,必須走上理性之途才能奏效。一切感性的證據也要想辦法數據化及量化,要和台電談他的自以為是,自詡為權威的部份,才可能讓她們心服口服,進而調整電力政策。

 

反核應就理論裡

 

看看車諾比爾核電廠事故後,全球反核團體對核電安全的嚴厲質疑,迫使核電廠甚至從「安全」的觀念上重行建立,再進而逐一檢討安全措施,以及對核電未知的部份限期打開黑盒子來解惑,完全就理論裡。

 

反核是反他的安全無保障,反他的未知因素太多,和無可防範的「萬一」,這些都是有條件的反核;如果支持何能發電的單位無法解答這些質疑,沒有辦法給人民萬無一失之慮的保障,就應該停止核能發電,這將是多麼直接且具說服力的反核?而且,即使是短期反核難以奏效,帶動核電安全設計的全盤檢討,也是對人民的一大貢獻,為什麼我們的反核不能走上這條理性且冷靜的路?

 

以下簡單列舉車諾比爾核災一週年來,世界各國在核電安全上的進步。

 

科技的再次突破,是相當值得稱道的反核成績;車諾比爾電廠的事故原因早經確認是人為失誤,營運人員想要維持電廠正常運轉,在反應爐溫度上升之初關掉電腦自動安全系統,在該停機時仍讓反應爐持續操作,當然的結果是反應爐瞬間增溫,「小太陽」熔化了爐心,釀成巨災。

 

事後發現,即使是操作人員不關掉這套自動控制安全系統,也沒有辦法阻止爐心熔解;因為,從溫度上升的警訊發出,六秒鐘後自動控制系統才能發出停機訊息,展開停機動作,但是爐心熔解卻在溫度上升的第三秒就發生了,簡單說,過去這套自動控制電腦不夠精良。

 

車諾比爾核電廠事故讓控制系統不周全曝光,也帶動全球性的檢討,目前,加拿大的CANDU系統核電廠,自動控制系統在反應爐增溫的三秒內下令停機。

 

此外,裝在反應爐圍阻體外的一套「負壓」系統業在這一年普遍受到重視。反應爐發生是異常時溫度直線上升,過熱的溫度要靠一套緊急伺水系統〈ECCS〉來降溫,將八十萬噸的水灌入爐心;但問題是爐心增溫時會使冷卻水汽化,造成反應爐內呈現蒸汽壓飽和狀態,以致冷卻水灌不進去。

 

負壓裝置正是針對蒸汽壓飽和的改良設計,在事故警訊發出後,負壓裝置立即啟動,利用正負壓力差平衡,立刻降低反應爐蒸汽壓,而讓緊急伺水系統的冷卻水灌得進反應爐。針對車諾比爾核災的檢討,這套負壓系統的增設讓類似事故得以相當程度得到補救,對核電安全有相當程度的貢獻。

 

臺灣看不到國際間的反省

 

再者,避免輻射線傷害到甲狀腺,在緊急事故時服用碘化鉀的藥片,這一年也有大幅度的補充及增加儲存量。車諾比爾事件發生時,不但當地碘化鉀缺貨,甚至全歐洲都缺;碘化鉀的功能是在輻射物質外洩時先充滿、佔據甲狀腺,避免碘一三一侵入甲狀腺引發病變。這一藥片原本是各核電廠必備,但絕大多數核電廠都準備不足;非但周圍居民持有的量不足,就連電廠工作人員可使用的量也明顯不足。車諾比爾的教訓,讓各核電廠都積極儲備碘化鉀,連帶附近居民的量也補足。

 

這些努力,其實都是各界反核,對核能安全質疑之後,迫使核電廠的改進,這正是理性反核的短期功效;但是,相當遺憾的是,這些國際核電界的反省,臺灣完全看不到。一位甫自加拿大返國,有七個核電廠反應爐工作經驗的徐姓工程師就說,臺灣核能發電在國際上的評價,運轉維護方面的得分不低,但安全作業方面就實在不行。前述的電腦自動控制系統改良、負壓裝置、碘化鉀藥片補充等大小核安改進,台電始終沒有具體動作;其實這也是反核水準不高的環境下,台電樂得以不變應萬變。

 

去「做」而非靠「宣傳」

 

為何反核人士不能針對台電或原能會的不夠注意安全著手?台電肯花三億去建核電展示館,卻不願撥十分之一為員工加強核安觀念?已運轉的三個核電廠,廠區員工不穿安全鞋,不戴安全眼鏡者比比皆是,核能安全要「做」出來,光靠「宣傳」是不夠的。

 

原能會雖係最高核能管制單位,但對核安的推動卻有氣無力;車諾比爾事件發生後,日本三天內即成立直屬總理府的緊急對策委員會,動員各地方政府、農林、學術、氣象、海上保安廳等單位,在全國各地全面偵測輻射線,也同步作核種分析,每天專案小組都向社會發佈最新監控結果,且在當年六月六日就發佈車諾比核災總結報告。

 

比較我國原能會,不僅是讓人汗顏,甚且是痛心;非旦效率差得遠,甚且心底裡不重視車諾比的可能輻射污染。事件初起,只一個勁的告訴人民臺灣不會受到波及,就算有也影響輕微。即使成立了專案小組,也是遲在事件發生一個月之後;整個偵測的作業及結果完全不透明,不但不公開發佈,甚至在事件發生滿一年後還未公布最終結果;當然,更不必提對台電的多所維護。

 

雖然台電、原能會對核能安全執行得如此欠缺績效,但同一時間反核人士卻完全未能掌握到這一年的環境變化,非但輕忽車諾比爾危險性的舉措未被提及,就連核三勵磁機焚燬、值班人員睡覺等荒唐場景,反核人士也未大力抨擊,始終只抱著於過去老舊的證據,在小格局裡做文章,當然發生的作用不大。

 

在台灣理性反核,基本上應有幾個著眼。第一、針對台電設備閒置、機組浪費提出討論;台電公司在公營事業法定投資報酬率的保護傘下,浪費真是首屈一指;備轉容量幾近全球最高,設備利用率則是全球最低。如果台電是民營企業,恐怕早已關門多次;針對這個現象,台電該做的是負載管理、時間電價等經營上的必要措施,來避免機型的尖離峰電力落差,當然也就不必再投資蓋電廠。

 

因為無知所以無懼

 

第二,對於核電未知的部份,台電能提出多少安全保證?不必先宣布答案,事實上台電還是一九七六之前的核能先驅國的思考模式,因為無知,所以無懼。以為依照「設計基準事故」建廠營運,核電就相當安全了,事實不然。一九七九年三哩島事故發生後的龐大且無底洞的金錢損失,去年車諾比爾的爐心熔解,目擊者指稱僅是兩個醫院就有一萬餘人死亡;預料不到、認為不可能發生的事,不幸的發生了。核電未知的領域還是太多了,這樣的發電方式我們寧可不要。甚至於不必談這麼遠,已證實對肺有極度危險的碳十四,竟然是核反應過程的氮氣蛻變產生,試想大氣中五分之四是氮氣,這危險性有多高?而這些在過去全是想不到,也認為不可能的。

 

臺灣禁不起萬一

 

不要台電危言聳聽,但應在事實及理性的前提去面對問題;也無需要台電有危機意識,但至少要承認核電有其危險性。他的未知部份,可能更超過已知的風險;不必去強調這批愛鄉人反核是為尋求更長遠的幸福,但對未知事實的質疑是必要的。

 

結束了連串的幾個反核活動,無疑的不算成功,臺灣地狹人稠,絕對禁不起任一次的萬一;而避免萬一,不能靠感性言辭,只能不斷惕勵,找最新的理論、最新的證據,才能在整體利益下,阻擋盲目發展核電的強勢。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hxiou&aid=7508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