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遇見台北角落
2009/11/23 14:45:36瀏覽1431|回應0|推薦4

書名:遇見台北角落

出版機關:台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

作者:強雅貞

出版年月:98年11月

這是一本揉合張佩瑜《土耳其手繪旅行》、趙于萱《魚的義大利旅行》繪本風的城市旅遊書,以文字、手繪圖及照片,帶領讀者在鬧中取靜裡品味時尚流行、在花草巷弄間尋找謐靜的角落、在綠色荒野裡復得返自然、在古樸盎然的懷舊建築中詠古嘆今。

 

在繪者強雅貞的水彩繪筆下,台北遠離喧譁的靜寂一隅,盛開著創意與新意之花朵。「PEOKE雜貨鋪」是美食生活玩家葉怡蘭的用心食材小鋪,PEOKE原意為上等紅茶,在秘密花園裡,盡是極致的味蕾享樂;想體驗造紙的過程,不用到埔里廣興紙寮,在「樹火紙博物館」即可體現手工紙的觸感,找回遺忘的感動;富錦街的「齊云生活館」,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在這裡可漫遊有機生態花園的巧思創意,欣賞花藝大師信手拈來的氣度;永康街巷弄裡的「冶堂」是踏茶達人何健的仕事室,品茗間與心靈對話、閒聊裡與茶文化邂逅,氤氳氛圍中,回留生活禪。

   

在作者強雅貞的筆觸下,台北特色美食小吃,在文字的烘焙、圖片的調味下,佳餚美釀一一跳進嘴裡。年輕人最愛的好樣主題餐飲,無論是「好樣餐廳」、「好樣餐桌」的早午餐,「好樣棒棒」的下午茶,都可用一個字來形容,VVGVERY VERY GOOD;天母「劉媽抄手」,豪爽的劉媽媽邊上菜邊唱歌,樂在工作的調性,辣中帶勁的小吃,色香味之外,滿是餘音繞樑的莞爾;「林合發油飯粿店」堅信傳統就是最流行的風潮,堅持味美如一的百年純手工,呷七碗後還是意猶未盡;士東路「喬麗坊」麵包坊,用魔法研發克弗爾乳酸菌,讓麵包呈弱鹼性,吃了不會刺激胃酸,柔軟的口感是最想念的季節。

 

在攝影者強雅貞的鏡頭下,台北片影的吉光片羽,緩慢地流轉出人生的美麗與哀愁。中山北路的「光點.台北之家」,原來是美國大使官邸,在走過風雨飄搖的台美關係後,以古蹟結合藝術電影之姿繼續點亮燈火、轉動片格;「北投圖書館」前的噴水池是電影向左走、向右走男女主角邂逅的地方,不管順行或逆行,都帶不走書香、鳥鳴、綠意、微風;「剝皮寮」是電影《艋舺》的懷舊場景,「剝皮寮」為日治時期「北皮藔」的轉音,這裡有著豆導的青澀歲月及兄弟情誼;富錦街的「朵兒咖啡館」是電影《第三十六個故事》的場景,在土耳其藍的大門後面,正上演著台北的人情交流及情感觸動。

 

台北的謐與密,散布於花草巷弄間;台北的綠與律,舞韻於靜巷角落裡。品味台北的最佳尺度是腳(foot)徐行、靜觀,以瞳眸為快門,以腦海儲存影像,台北角落無限寫真。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npinfan&aid=352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