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勿 迷 信 神 通 力※聖嚴法師開釋
2017/03/19 11:04:48瀏覽1692|回應1|推薦21

神通的境界與功用

「神通廣大」這句話是常常聽到說的,在一般人似乎比佛教徒說的機會更多。但是,「神通」兩字的內容,不唯一般人弄不清楚,即使多數的佛教徒們,也未必弄得清楚。

因此,來談「神通」這個問題,雖不是要緊的「熱門」,想也能夠引起讀者的興趣。

當然,作者無意來談神通的經驗,所談神通的種種,只是將曾見於經律論中的資料,作一番綜合的介紹而已(注一)。

何謂神通?

首先要知道的,是神通的定義(注二)。

變化莫測,謂之神,無拘無礙,謂之通,所謂神通,合起來講,便是既能使人莫測他的所以,又能為所欲為而了無障礙。當然,除了已經成佛的過去諸佛,菩薩也好、羅漢也好、天神也好、修得禪定的凡夫也好、阿修羅神也好、外道的仙人也好、乃至鬼神也好,雖各各皆有或大或小與或多或少的神通,總也不能到達絕對莫測與究竟無礙的境界。除了佛陀之外,其他的神通之莫測與無礙,都是比較的,都是相對的。

在佛教所稱四聖六凡的十法界中,從大體上說,除了未修的人與畜生,以及地獄道中的罪苦眾生之外,其餘的四聖——聲聞、緣覺、菩薩、佛,固然都有神通,即使六凡之中的天神、修羅神、鬼神、乃至人與畜生之中的修定者,也有神通的。

因此,神通的類別,有的分為三種:

一、由報而得的神通。系指諸佛菩薩,三界二十八天的天人,以及各種神鬼的神通,皆依各各的果報,自然感得。

二、由修而得的神通。系指三乘聖者,從「戒、定、慧」三學的修持之中,所得的六通,以及外道仙人,從世間禪定的修持之中,所得的五通。

三、由變化而出的神通。系指三乘聖者,以其神通之力,所變現的種種神通。

由此可知,神通所指的範圍,的確非常廣大。從佛陀境界的隨類應化,下至鬼神的感應,乃至一般凡夫與凡夫之間,偶而發生的心靈的交感,均在神通的領域之內。正如瓔珞經中所說的「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凡是體驗到了天真之心的,即為神;凡是透發了智慧之性的,即能通。天心是定境,慧性是智照。神通是不能離開了禪定與智慧而獨立存在的。如由神通而想超出三界,了脫生死,那又不能離開了戒律的持守而可求得的。三乘聖者之能有六通,比凡夫外道之僅有五通,聖者多了一項漏盡通,而可了脫生死,便是由於戒定慧的同時並修。凡夫外道,不持戒,所以僅有得到五通的希望,而不能了脫生死。

故在『楞嚴經』中,有這樣的四段話:

一、戒淫:「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二、戒殺:「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師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三、戒偷盜:「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

四、戒妄語:「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即三摩地(禪定),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其中所言「塵」者,便是惑障,便是煩惱生死。故在四十二章經中說:「透得此(情愛)門,出塵羅漢。」了脫生死,即是出塵羅漢。

可見,神通是神秘可愛的,如果不能持戒,神通也是無用的。

五通與六通

三界的凡夫外道乃至鬼神,可得五通。出世聖人可得六通(注三),六通的名目,根據『大智度論』的次第,是這樣排列的:

一、神境智證通,又稱身如意通,又有稱為神足通的(注四)。

二、天眼智證通。

三、天耳智證通。

四、他心智證通。

五、宿命智證通。

六、漏盡智證通。

如果到了佛的境界,又將六通演為十通了,唯此十通,仍屬六通的範圍,只是把六通之中的第一神境智證通,另化為五通,而成十通。實際上,能夠使人看得到的種種神跡,也多出於神境智證通。比如最有名的十八神變是:右脅出水、左脅出火、右出火、左出水、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履水如地、入地如水、空沒在地、地沒升空、空中行、空中住、空中坐、空中臥、現大身滿空、大復現小。這十八神變,都是神境智證通所現的。現將五通六通與十通的配合,列表如下:

現在,再把這些神通的內容,介紹一下:

神通之皆稱為智證通或智通者,乃因神通之產生,不離於智慧,由禪定產生智慧,由智慧產生神通,雖在世間凡夫外道的五通,有的可由藥力和咒力產生,但那不能持久,多半的五通,皆依世間有漏禪定之所產生。

神足通(注五)之所以具有好幾個名稱,正因為神足通所包括的範圍廣大,諸如來去自如,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虛空之中,行坐住臥,變化種種形狀,示現種種境界等等,皆屬神足通的職責。能使身體如意變化,自在隱現,速疾往還,所以稱為身如意通,簡稱為身通;能夠變現不可思議之境界,比如佛能化娑婆世界為清淨佛土,能化一身為千百億身,能使十方諸佛國土,納於佛的一根毛孔之中,置之一根毫毛之端,所以稱為神境通;又因能以神通之力,無遠弗屆,來去迅速,所以稱為神足通。如能得到這一神通之後,鑽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那是不成問題的事。有了這一神通的人,又何止只有孫悟空那樣的七十二變,那簡直可以隨心所欲,要怎麼變就怎麼變。

比如提婆達多向十力迦葉學得了修習神通的法門,他便:「初夜後夜,警策修習,於後夜分,依世俗道,獲初禪,發神通,轉一為多,轉多為一,或現或隱,山石壁障,身皆通過,不能為礙,猶如虛空;入地如水,履水如地,在虛空中,跏趺而坐,猶如飛鳥;或時以手捫日月……。」(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十四)

這是依世間禪定初禪的工夫,所得的神足通,如與出世間定所得的神足通比較,自又不能同日而語了。

再說天眼通(注六),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他的眼力,便可與天人一樣,天眼所見的範圍,六道眾生,萬事萬物,若近若遠,若粗若細,若覆若露,乃至眾生的死此生彼,自己以及眾生的未來生死,都能看到。神怪小說中的千里眼,能夠見到千里以外的東西,有了天眼的人,何止能看千里以外?

至於天耳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他的聽覺,便可與天人一樣,天耳所聽的範圍,凡是六道之中的一切聲音,無所不聞,天上的天音樂聲,天女天子聲,天人娛樂聲,人間的男聲、女聲、樂聲、苦聲,乃至種種傍生之聲,各各餓鬼之聲,以及地獄受罪之聲。要聽什麼聲、就有什麼聲,雖能使得聽覺的距離無遠弗屆,但卻各各分明,毫不混雜。這與神怪小說中的順風耳,自又勝一層十層,乃至千百萬層了。

說到;他心通,他心通是能夠知道他人的心念,若善若惡,若悲若愁,若苦若樂,若喜若怒,若淨若垢,若瞋若惱,若疑若怖,並亦自己觀得心念的生住異滅。有了他心通的人,既可知道他人的心思,便可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了。但是,他心通只能用於有心念活動的人,如無心念的活動,也就莫測高深了(注七)。這有一個故事:在唐朝代宗時代,從西天——印度來了一位大耳三藏,他有他心通,皇帝見了,便介紹給慧忠國師見面,並予試驗,慧忠國師大耳三藏說:「你有他心通嗎?」他答:「不敢當。」慧忠國師便問:「你說我現在在什麼地方呢?」他答:「和尚是一國之師,怎麼會去西川看賽船呢?」又問:「現在我在何處?」他答:「和尚是一國之師,怎麼卻到天津橋上去看弄猢猻呢?」慧忠國師第三次再問:「現在呢?」大耳三藏觀察了好久,也觀察不到忠國師的心,不知忠國師的心究竟到那裡去了。原來是忠國師止住了心念的活動入了定,所以雖有他心通,也是不濟事了。因此被忠國師罵道:「你這野狐精,他心通呢?」到了無念之時,他心通是用不著的。(見傳燈錄五)

什麼是宿命通?宿命通能知自己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並知六道眾生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如果有了宿命通的人,過去生中的事,便能回憶,正像人到老年時,仍能回憶童年時代,少年時代,青年時代,中年時代的往事一樣。甚至人之回憶,尚有遺忘的許多事,宿命通對於過去生死的種種情形,是不會遺忘的,如果有了宿命通,他對他自己曾經做牛做馬,變狗變豬,上升天堂,下墮地獄,誰是過去的父母,誰是往世的眷屬,誰又是前身的怨仇,便可歷歷如繪,瞭如指掌了。宿命通與天眼通,是相互為用的,天眼通能知未來生死,宿命通則知過去生死,有了天眼通與宿命通,便可知道過去與未來了。

最後說到漏盡通,漏是漏洞,有了漏洞的水缸,水是永遠注不滿的,邊注水,邊漏水,不把漏洞塞住,注水等於白費工夫。我人修行也是一樣,修行的人如果不斷煩惱,即使修行,永遠也不會了生脫死,有煩惱,便會作惡,作惡便是修行功德的漏洞,修行而有漏洞,修行的功德,永遠也不會圓滿。持戒,便是堵塞這一生死漏洞的唯一方便。所謂漏盡,便是斷除了生死煩惱之根,能斷生死煩惱之根,便是得到漏盡通了。所以,前五通凡夫外道乃至鬼神,都可由其報得或由修得,唯有第六漏盡通,凡夫外道以及異類鬼神是沒有份的,一定要證到了三乘聖果以上的聖者,才能得到漏盡通。能夠不受六道生死的束縛,超出了三界生死之外,所以叫做漏盡通。因此,漏盡通者,即是生死無礙的意思。

六通與三明

前面說過,神通雖是莫測與無礙的意思,但也是相對的比較的,除非成了佛,才是絕對的究竟的。

因此,神通的境界,乃有千差萬別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神足通所變的種種幻象境界,最多保持延續到七天的時間,其所能夠變的境界與種類,也是有限並且局部的;佛及佛陀的羅漢弟子,所變的境界是無限的,全面的,沒有暫久的。不過,即使在佛與羅漢之間,神足通的通力,也有極大的距離。這有一個故事:有一次,目連尊者思念他已經去世的母親,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親,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說:「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護,能夠難作能作。我的慈母現在生於摩利支世界,距離此間太遠太遠了,很少有人能到那個世界去教化她歸依三寶的,但願世尊慈悲,能去教導我的母親。」

佛陀立即答應了,並問目連尊者:「那麼用誰的神力去呢?」

目連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說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說:「唯願世尊慈悲,給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於是,目連尊者,便運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發:每移一足,即蹈一個世界,即過一座大須彌山。就是這樣,一連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但當教化目連尊者的母親之後,以佛的神足通,帶著目連尊者,回到我們這個世界時,佛陀只說:「當還本土」,「以我神力」,即在言下,佛與目連尊者,便已還到了本土,到了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卷四)。以此可知,佛與羅漢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理計的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天眼通所看眾生的未來生死,也是有限的,外道的五通仙人不能看出每一眾生的最後歸宿,也不能看到自己的最後歸宿,甚至只能看到未來的一生,除了知道從此死了究竟往何處投生之外,至於再往下看,就看不到了。天上的天人,往往都是如此的,當他們的色相衰敗時,便知死亡將至,便可看到死後的去處。同時,天人的天眼,也有差別不等,欲界天人的天眼,只能看到欲界以下的事物,而看不到欲界天以上的事物,下一層次的天人,看不到上一層次的事物,只有色究竟天的天人,可以看到三界眾生的一切活動,其實,到了無色界天,根本無有形色可看,所以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實際范圍,只是欲界與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範圍而是天眼明的領域了。佛及聖者的天眼,皆稱為明,通是無礙,明是覺照,天眼明能夠覺照一切眾生的未來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過程大略,天眼明則能知道每一眾生,每一生死過程中的種種行業因緣,絲毫不差。

因此,天眼的名稱也分三種:轉輪王以下的,稱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稱為生天眼,羅漢以上的聖人,稱為清淨天眼。

宿命通的境界,也是萬類不等,有了宿命通,能知過去生中的情形。但是,除了佛陀,不能追溯到無始以來屢生屢劫的過去生死,通常的神鬼,只知過去的一生兩生,通常的五通仙人,也只知過去的一世兩世,由於修持工夫的深淺以及各人善根的厚薄,能知過去的十世百世,那是了不得的成就了。直至阿羅漢與辟支迦佛(獨覺),能知過去八萬大劫中的生死之事,八萬大劫以上,就不得而知了。這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與舍利弗尊者,看到一隻蟻子,佛問舍利弗,那只蟻子本來是什麼?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只蟻子,一直看到過去的八萬大劫,蟻子還是蟻子。只有佛陀看到那只蟻,曾經為人,由於業報,一墮蟻身,竟已超過了八萬大劫。這個故事,本為說明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勸人及時修行的,但也說明了阿羅漢的宿命通,也是有限的。唯有諸大菩薩,諸佛世尊,才能推知過去的無量意劫,事實上,佛菩薩的已是明,而不是通了。

他心通,到了無念之境,便用不著,對於三界以上,很少用到他心通了。

漏盡通,唯有出了三界生死的聖人才有,所以三界以內的眾生,對它根本不能想像。

以此可知,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通的境界,自諸佛菩薩,而至外道鬼神,雖都有份,但卻高下不等,境界懸殊;他心通雖通於凡聖,用途多在凡界或對凡界而用;漏盡通則唯屬聖人,不及三界。到達羅漢果位之後的六通,實則僅有三通,其於三通,便稱為明。在羅漢與菩薩稱為三明,到達佛境,雖亦可稱三明,但已另有一個名稱,而稱為三達了。

六通與三明,關係殊為密切,六通是三明的根本,三明是六通的昇華,有了三明的,無不具足六通,具足六通的,亦將得到三明。六通與三明,可以下表說明之:

以凡聖的階層,來說明五通、六通、三明、三達的配合,則如下表:

三明既是六通的昇華,何以在六通之中,只有三通可升為明,其餘三通就不能升之為明呢?這在大毗婆娑論卷七十七中,有這樣的解釋:「身如意(神足通)但工巧,天耳通但聞聲,他心但知他人心,故此不立為明;余三所以為明者,天眼知未來苦,宿命知過去苦,俱能厭離生死,又,漏盡能為正觀而斷煩惱故。」

根據這一解釋,通與明的確立,端在能否使人出離三界的生死苦海而定。再則,我們也可看出,凡是偏重於三界之用途的,便不能成之為明,凡是偏重於出離三界之用途的,便可成之為明。換句話說:凡是僅用於有形有色有行動的神通,只稱為通,若能兼用於世出世間乃至僅用於出世間法的,才有成之為明。

又根據大智度論卷二,對於神通與明的解釋,是這樣的:「直知過去宿命事,名通,知過去因緣行業,名明(宿命);直知死此生彼,名通,知行業因緣,際會不失,名明(天眼);直盡結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盡,更不復生,是名明(漏盡)。」

大體上說,小乘聖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證大阿羅漢以前,只能稱通,而不得稱明,到了大阿羅漢以上,則又將天眼、宿命、漏盡的三通,稱之為三明瞭。但在一般的說法,三明六通,可以連起來稱的,也可以說,三明六通是阿羅漢所具的功德。比如觀無量壽經中:「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但是,上面曾說,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餘都是未圓滿不究竟的。所謂明,是明白的覺照,但尚未能透達至最高深處與極無限處。唯有佛陀,才能對於世出世間的一切萬法,無不明白覺照,透達窮盡。所以,三明的工夫,到了佛果圓成之時,便稱之為三達了。三達,又是六通的再度昇華,也是三明的至極之境。

 

神通不是萬能

看了神通的境界與神通的功能之後,也許有人以為神通是萬能的,有了神通,便可解決一切的問題。我也曾聽有人這樣說過:「今天的時代太亂了,人命太沒有保障了,主要的原因是出了一些人間的魔王。如果今天,能有一個象孔悟空那樣的人物出世,把那些人間的魔王,在不知不覺中殺死,或者給他們一些神通的顏色看看,讓他們感到恐懼之時,我們的時代社會,也就不再會如此的可怕了。」

以一般人的猜想,這樣的觀念,雖然幼稚,但卻並不可笑。然以佛教的觀點來說,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因為,神通不是萬能的(注八)。在一切凡聖的神通之中,以佛的神通最為究竟,但是佛陀雖為無時不覺無所不知的大覺智人,佛陀也非萬能,佛陀也有三種不能辦到的事:

第一、不能度無緣眾生。

第二、不能令眾生界空。

第三、不能滅眾生定業。

佛陀廣度眾生,只能誓願度盡眾生,卻不能度脫一個與佛無緣的眾生,比如有些人們,生在佛時,竟未聞有佛之出世;有些人,舍利弗與目犍連能度他們出家,卻不受佛的度化,這都是緣的關係。佛陀雖然發誓度一切眾生,卻不能度盡所有的眾生,教化的責任在於佛陀,學佛修行的責任則在每一個眾生,不受教化的眾生,佛也愛莫能助。佛陀雖已斷盡了一切煩惱,並教眾生滅除煩惱的方法,但是各人先世所造的定業,定業成熟,必然受報,雖為佛陀,也是無可奈何。所以即使成佛之後的釋迦世尊,由於先世的業因,仍要感受到十種煩惱的果報:

一、六年苦行。

二、孫陀利殺女謗佛。

三、乞食羅閱城時,木槍刺足。

四、毗蘭邑安居三月中,食馬麥。

五、琉璃王滅釋迦族,頭背疼痛(注九)。

六、娑利那村乞食,空缽而回(注一)。

七、旃荼女偽裝懷孕,謗佛通姦。

八、提婆達多推下山石,偽破足指出血(注一一)。

九、在阿羅婆伽林,入夜寒風破竹(注一二)。

十、娑羅雙樹間臂痛。

至於佛的諸大弟子,除了薄拘羅尊者是無病長壽之外,其餘的諸大弟子,幾乎都有業障的,舍利弗是智慧第一,舍利弗的神通,曾與目連比過,遠在目連之上(注一三),因其智慧蓋過了神通,故稱智慧第一,但他也是多病第一,舍利弗的一生,幾乎是在病中度過的;另有一位畢陵伽婆差,也以神通聞名,並以神通護法救人,但其自從出家之後,也是經常生病。

目連尊者是有名的神通第一,但當釋迦族遭受滅族之難時,雖以神通將缽救人,救出之後,活人都成了血水;目連常以神通救人度人,但他自己到最後,竟又被執杖外道圍打而死。

迦留陀夷是大阿羅漢,他以種種善巧方便,種種神通變化,度了九百九十九家信佛學佛,並皆證到初果以上的聖階聖位,但當他度到第一千家時,竟被暗殺而埋屍於糞坑之中。

仙道比丘本為國王,後來出家已證阿羅漢果,當其在返國途中,其子誤以為他將收回王位,而派人來取他的腦袋。他不怕死,但他不忍使他的兒子造下殺父與阿羅漢的雙重逆罪,故想以神通之力,逃脫被殺之禍,但他竟然不知如何發起神通,甚至連神通一詞也想不到了。

蓮花色比丘尼,乃是尼眾之中的神通第一,但當她在阿蘭若處靜坐之時,遇到了一個色狼,她雖已是離欲的阿羅漢了,那個色狼仍不放她,她問愛她什麼,說是愛她美麗的眼睛,她便以神通,把眼球挖出送他,那個色狼竟然惱羞成怒地說她玩弄妖術,並將她狠狠地毒打了一頓。因此佛陀制戒,不許尼眾住阿蘭若處。

像這種例子,在佛經中是很多的。這不是說神通不靈,而是說神通不是萬能,神通是敵不過業力的。阿羅漢是最後一生,即使在最後一生中,也要算清最後一次的業障,因為「定業」,必定受報,如果業不受報,便違背了因果定律,那是不會有的事。

再說,神通的產生,雖說有三種,實則不外報得修得的兩種,變化而得的神通,可以包括在修得的神通中去,所以通常說的神通,總是說報得與修得兩種。

報得的神通與修得的神通,在功用上是相同的,但在發起或使用上是不同的。從大體上說,報得的神通,是隨時可以使用的,隨時靈通的,修得的神通,則必須由定力的發動,才可使用神通。所以,阿羅漢可能有神通,但卻未必每一位羅漢皆必有神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 卷三』,有這樣一段記載:「時彼長老圓滿,有大智慧,不修神通,而作是念。我雖斷諸煩惱,不修神通,同諸外道,所有神通。」「斷諸煩惱」的,便是阿羅漢,阿羅漢不修神通,便無神通。羅漢有慧解脫與定慧俱解脫的不同,大抵慧解脫的羅漢,若不修神通,便沒有神通。

另有一個例子,『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藥事 卷二』,載有一位妙賢芻尼,已證阿羅漢果,有一天沿街托缽乞食,經過阿鮏世王的宮前,王臣見她美麗,將她軟禁起來,強為她換上宮人的服裝,佩上宮人的飾物,把她送給阿鮏世王,王見其美,她遂被污了!第二天,才由蓮花色尼以神通飛至宮內的空中,對她說:「姊妹!你已破除煩惱之魔,何不發起神通,逃脫此處,而受這種凌辱呢?」於是教她如何調心,如何修神通。即在須臾之間,妙賢羅漢尼,便得神足通,乘空飛返尼僧的僧團之中(注一四)。

由這兩個例子,可以說明,羅漢並非皆有神通的。神通主要是從禪定而來的,所以有了神通的大阿羅漢,平時也跟凡夫一樣,所見不出數百公尺,日行不過百里左右,所聞不超常人的範圍,所知不越一般的領域,所有的僅是血肉之軀。如果要用神通,必須運心方得。

同時,除了聖者的神通不會失去之外,凡夫的神通,是會失去的。由於貪心、瞋心、癡心的旺盛,便會失去神通。所以提婆達多由十力迦葉教他依止世俗道,修得初禪而發神通之後,因為自傲自狂,並作無恩之言,而說:「彼十力迦葉與我何力?我自日夜,常求精進,得第一禪定力,是我自求,不關十力迦葉事。」即在言下,便失神通(破僧事卷十三)。

佛經之中又有記載,在久遠以前,有五百個五通仙人,乘空飛過一個王宮的上空,聞到宮中宮女奏樂娛樂遊戲之聲,由於一念貪著,五百個五通仙人,竟像段羽之鳥,全部失去神通,跌落在宮中,王問他們是什麼人,他們說是飛空的仙人,王令他們再飛走,他們卻不會飛了,於是被王當作賊人辦了。又有釋迦世尊在因地時,曾作五通仙人,並能指令天神不再降雨。經過乾旱十二年後,當地國王的公主,便帶了許多美女去接近仙人,仙人在淫慾的貪樂中,竟把他的神通喪失了,天也下雨了。

還有,神通的使用,在修得的神通,固然需要入定之後,始能發通,即使報得的神通,在貪、瞋、癡等重大煩惱現前的時候,也會不起作用的。比如龍的神通是由報而得的,龍能變化自如,但是龍有五時不能變化:生時是龍,瞋時是龍,淫時是龍,眠時是龍,死時是龍。

佛教不重神通

神通的境界,雖以佛教最高,佛教卻是一個不重視神通的宗教。基督徒們,總喜歡誇讚耶穌的神跡,比如耶穌使水變酒,使聾子能聽,使瞎子能見,使幾個餅幾尾魚,吃飽了幾千個人,耶穌能夠趕鬼,耶穌能在水上行走等等。其實,這些神跡,在佛教中,簡直數不勝數,除了佛陀,即在佛教的高僧,能有這些神跡的,也是不勝枚舉。但是佛教,並不重視這些(注一五),佛教多數的高僧,不以有了神通而成為高僧,乃由於他們的人格,他們的道行(道德的行為),超過了常人,所以成為高僧。在佛教史上,雖然也有好多「神僧」,高僧傳中,也以神僧列為一科,但是最受後人敬仰,並予後世影響最大的高僧,卻不是神僧,而是有學有行,有德有成,有作有為的出家人。神通的作用,雖能轟動一時,但不能影響及後世。

佛教是人的宗教而不是神的宗教,佛教學佛,是教人從人的本位上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做起,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也不主張仰賴神通度化眾生,甚至禁止弟子們現神通。佛陀曾說:「芻(即比丘)不應於俗人前現其神力,若顯現者,得越法罪。」『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 卷二』、『律攝 卷九』則說:「若對俗人現神通者,得惡作罪。……無犯者,為顯聖教,現希有事,自陳己德,或欲令彼所化有情心調伏故,雖現無罪。」可見,佛在原則上是不許弟子們現神通的。佛在僧團之中也很少用神通,佛在人間游化時,在印度境內,由南到北,由北到南,來往周遊於恆河兩岸,也絕少乘神足通的。弟子之中的目連尊者常用神通,化度眾生與折伏外道,佛也絕少明白地要他使用神通,但他所用神通,都能恰到好處,否則,佛陀也是不許的。比如賓頭顱尊者,有一次為了得到一隻掛在半空中的缽,在俗人面前現了神通,便被佛陀呵責了一頓。又有一次,蓮花色比丘尼,在佛前現作轉輪王身,也被佛陀呵責了一頓。

雖然,為了折伏凡夫的傲慢心,為了顯現佛及佛的羅漢弟子們的聖行聖德,並且因此而可化度無數的眾生之時,佛及佛的弟子們,是會現神通的。佛陀為度外道迦葉,曾現十種神通,為降伏六師外道,曾大現神通;為彰薄福善來(大弟子)的德行,便使他去以神通降伏失收摩羅山的毒龍。

但是,佛教雖有神通,並也會在必要之時利用神通,佛教卻不是一個重視神通,更不是以為有了神通為光榮的宗教。佛教的偉大,乃在有其偉大的智慧與偉大的文化,尤其是偉大的慈悲精神,並不在於區區的神通而已。

一九六三年二月寫於台灣美濃大雄山朝元寺

(香港佛教卅五期)

注一:禪定者於印度宗教一般視為最重大之事。

禪定可發神通:吾人之精神若常離外界而住安靜之狀態,不涉思慮、不加分別,自然能判斷一切而無誤。

精神既得自由而不受物慾之束縛,不受五官之束縛,則智慧自然顯發其本性。其見聞覺知之作用,遂出於肉體五官以上——精神可以自由役使肉體,即所謂神通是也。

神通或雲四如意足,或雲五神通,或雲六神通者。神通力用者終不外智慧之自在力而已,以智慧之自在力能使肉體之作用如意變化故。(境野黃洋著,印度佛教史)

注二:離欲惡不善法,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入初靜慮具足住。尋伺寂靜住內等淨,心一趣性,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入第二靜慮具足住,離喜住捨,具念正知,領受身樂,聖者於中,能說能捨,具念樂住,入第三靜慮具足住。斷樂斷苦,先喜憂沒,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靜慮具足住。菩薩如是修靜慮時,於諸靜慮及靜慮支皆不取相,發起殊勝神境智通,能作無邊大神變事。

『大般若經 卷三五,大正藏卷六·七九七頁』

注三:五眼六通。參閱『大般若經三五、四四、四五卷。』

注四:(一)四神足

1、自在三昧行盡神足:「意所欲心所樂,使身體輕便,能隱形極細。」

2、心三昧行盡神足:「心所知法,遍滿十方,石壁皆過,無所罫礙。」

3、精進三昧行盡神足:「無有懈倦,亦無所畏,有勇猛意。」

4、誡三昧行盡神足:「知眾生心中所念,生時滅時皆悉知之,有欲心無慾心,有瞋恚心無瞋恚心,有愚癡心無愚癡心,有疾心無疾心,有亂心無亂心,有少心無少心,有大心無大心,有量心無量心,有定心無定心,有解脫心無解脫心,一切了知。」

(增一阿含經卷二一「苦樂品」之七)

(二)佛說:「世俗五通非真實行後必還失,六通者,是真實行。」

像舍利弗說:「游於世谷禪至究不解脫,不得滅盡跡,複習於五欲;無薪火不燃,無根枝不生,在女無有胎,羅漢不受漏。」(增一阿含經卷四六「放牛品」五九·四)

(三)「轉輪聖王在世游化,成就此七寶及四神足,無有缺滅亦無亡失。」(增一阿含經卷三三「等法品」三九·八)

按:此四神足與羅漢四神足不同,此指顏貌端正,聰明蓋世,身無疾患,壽命極長。

注五:(一)神足比丘:「爾時世尊告諸神足比丘大目連、大迦葉、阿那律、離越、須菩提、優毗迦葉、摩訶迦匹那、尊者羅雲、均利般特、均頭沙彌……。」(增一阿含經卷二二「須陀品」之三)

(二)佛上三十三天說法時「便作是念,我今當以神足之力自隱形體,使眾人不見我為所在」,世尊在「善法講堂」「縱廣一由旬」的金石上「結跏跌坐遍滿石上」,天人圍繞聽法,而在人間的阿那律尊者「正身正意系念在前以天眼觀」「已觀三千大千剎土而不見之」。(增一阿含經卷二八「聽法品」三六·五)

注六:(一)羅漢天眼多能見大千界量同大自在天。(二)天眼四用:透視障礙,明矚微遠,能見未來。遍觀諸趣。(三)修四禪方發得天眼通。(四)佛說:「我以天眼觀眾生之類,生者終者,善趣、惡趣,善色、惡色,若好若丑,隨行所種,皆悉知之。」(增一阿含經卷二四「善聚品」之四)

注七、(一)則天武後延載元年京師有女人自稱聖菩薩,太后召見,所言皆驗,後延大安禪師入宮,試女,問心至阿羅漢地便不知,女即變作牝狐,下階而去。(佛祖統紀卷三九)(二)慧忠國師試太白山人的山、地、字、算、皆勝之。(佛祖統紀卷四一)

注八、(一)在大饑饉時,有神足的比丘皆可往郁單曰乞自然粳米,但被佛陀阻止了,為了許多未得神足的比丘不「使長者居士普懷?慢之心,受罪無量。」(增一阿含經卷三六「八難品」四二·三)(二)「計目連神足之力遍三千大千剎土無空缺處不如世尊神足之力,百倍千倍巨億萬倍不可以譬喻為比,如來神足,其力不可量也。」(同上)(三)佛說:「舍利弗比丘神力最大」,又說:「然舍利弗所入三昧,目連比丘不知名字。」(增一阿含經卷二九「六重品」之二)(四)佛又說:「所以然者,舍利弗比丘智慧無有量,心得自在。……舍利弗,心神足,得自在。」(同上)

注九:(增一阿含經卷二六等見品三四之二記載釋尊患頭痛:「今患頭痛如似石押,猶如以頭戴須彌山。」)

注一:『阿含及律中均』說這是由於波旬搗亂,使村人不供沙門瞿曇。

注一一:『十誦律 卷三六』:「石墮佛足上,傷足出血,深生苦惱,佛以精進力遮是苦已。」

注一二:『增一阿含經 卷二十聲聞品之三』:「佛在阿羅毗祠側,爾時極為盛寒,樹木調落。」「今盛寒日,萬物凋落,然復世尊坐用草蓐,所著衣裳極為單薄。」

注一三:參考『有部律藥事卷十六及增一阿含經 卷二九一六重品之二』。

注一四:『增一阿含經 卷四三善惡品四七·七』:「波斯匿王主行非法,犯聖律教,讖比丘尼得阿羅漢道,十二年中閉在宮內與共交通。」

注一五:佛說:「由禪得神足,至上不究竟,不獲無為際,還隨五欲中,智慧最為上,無憂無所慮,久畢獲等見,斷於生死有。」『增一阿含經 卷三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四三)

 

所謂「各路神仙各顯神通」,在人類之中,的確有一些人具有超乎常人的神通力,現在也有人稱為「特異功能」。事實上,兩者並不完全相同,因為神通出自於心的力量;而特異功能則屬於身體的力量,在大陸稱為氣功。

神通能力不宜任意使用,否則會產生因果失衡的不良後果。

所謂:神通,在印度分為五種,就是神足、他心、天眼、天耳、宿命通。神足通;能變化物體現象,他心通;知他人的所思所想,天眼通;知道未來,天耳通;能聞遠近一切聲音語言,宿命通;知過去世的事物現象。有幾種方式可以獲得這些神通:

過去世是天道、神道的眾生,這一世已經是人的身體,但在宿習之中,仍留有神通能力。

靈媒的神通。有些人的身心帶點神經質,就容易讓到處飄浮的靈體所附著。民間宗教所謂的「仙佛借竅」等降靈通靈的現象,從外表看起來,是擔任靈媒的人在說話,其實是靈體附在他身上,借靈媒的嘴巴行道。

修煉得來的神通。用持咒、打坐、誦經都可能得到神通。有的是由老師專門教授修煉神通的方法,有的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在修行過程中,無意間得到或多或少的神通力,有的僅得到所謂「第三隻眼」的天眼通及宿命通。在修行過程中出現靈體附身的原因,通常是由於有神經質的傾向,或者是心中有所期待,一面修行,一面希望獲得神通,飄浮於空中的靈體會借他的身體,表現神通的功力。

神通力對於社會大眾,其實是弊多利少。因為神通不能違背自然法則的因果定律,雖然以神通力能預先看到、聽到若干還沒有發生的事,但是能夠讓你提前躲避的機率很渺茫,縱然在這個時空不發生,也會在另外一個時空發生。

例如;有些大神通者預知某架飛機會在飛行中失事,因此運用他的神通力讓空難不要發生,結果這架飛機上的乘客後來仍會遇上別的空難。

神通是個人的,誰也不能違背因果,如果強行違背了因果的業力,使用神通的人也會有大麻煩。正信的佛教雖承認有神通,但並不輕易使用,尤其中國的禪宗祖師們,是不許使用神通的。

一個佛教徒,特別是禪修已有相當功力的人,多少會有一些超自然的感應力,他們使用神通,可能有幾種情況:

1、他要死了,使用神通之後,就要離開這個世間。

2、他要遠行了,使用神通之後,便離此他去。

3、有些人需要用神通力才能讓他們產生信心,不得已才用一點神通作為方便。如果常用神通,不僅不能為人類社會造福,反而會使大眾失序,也會給使用神通的那個人帶來麻煩。

目前坊間流行一本叫《前世今生》的書,這是從美國翻譯過來的,在西方社會並沒有受到特別的重視,這是因為他們的社會信奉耶穌基督教,沒有辦法接受前世今生、輪迴轉世的觀念;到了臺灣,因為民間宗教盛行,普遍相信有過去世,所以這本書很暢銷。書中的案例,是醫師通過催眠術的引導,而讓受術者見到過去世,這不能算是神通,有點像中國民間牽亡術的靈媒性質。若以正信的佛教來看,這本書仍不是佛教的東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ea6969&aid=94617415

 回應文章

水 羚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問候
2017/03/21 21:41

雅筑安好

問候您闔家平安吉祥

 

讚

 

 

雅筑 清淨蓮台(yea6969) 於 2017-03-23 09:27 回覆:

謝謝水羚師姐親切來訪

也同樣祝福您 六時吉祥 闔府安康吉祥 阿彌陀佛

                                    雅筑 合十